第135章 急中生智(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4737 字 2023-06-03

第135章 急中生智

畢春緩緩起身,眼光一垂,淡淡地道:「下官恭賀大人平步青雲、位極人臣。聞聽大人要視察龍山衛,卑職不敢怠慢,正著力整頓軍務,靜候大人到來,只是不知......大人未予通報凌晨入營,先制我親軍,才命卑職晉見是何道理?」

楊凌向兩旁掃了一眼,只見二十多位將校肅立兩旁,大氣都不敢喘,但人人都豎著兩只耳朵,顯然對他的來意甚為關心。

他淡淡一笑,今日突襲龍山衛,有丁僉事為內應,出其不意未動一刀一槍,就解決了畢春,他提著的心已放了下來,所以神態極是從容。

楊凌好整以瑕地向柳彪看了一眼,柳彪立即上前一步,大聲喝道:「內廠廠督、奉旨欽差楊大人巡視江南,接龍山衛指揮僉事丁將軍舉報,查龍山衛指揮使畢春伙同副使陸季雲克扣軍餉、qiáng買屯田、虛報兵員、軍械損毀,多方營私舞弊以中飽私囊,致使民怨沸騰、將士苦不堪言,罪證確鑿。

江南一切軍政不法事,欽差大人巡視期間,皆可輯察過問。現奉聖諭,著畢春、陸季雲即行罷黜,即日遞解回京領罪。」

堂下頓時一片嘩然,他們早就覺得今日欽差突兀入營,如此兵戈相見,絕對不是好事,想不到果然是要捕人,而且正副指揮使竟被一股腦兒拿了。

陸季雲聽的一哆嗦,和畢春兩人都是又驚又怒。指揮僉事丁林沒想到柳彪竟當眾說出他來,臉上不禁一陣紅一陣白的:明明是欽差想辦畢春,偏偏說是接到他的舉報才來查證,這下子他可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畢春驚怒道:「大人何出此言?下官一向盡忠職守,這分明......分明是丁林與本官不合,挾怨報復、血口噴人。大人不可聽信他一面之辭呀」。

丁林聽了橫下一條心,跳出來道:「畢都司,你干過什么自已清楚,你和陸副使狼狽為jiān,貪墨軍餉不是真的么?軍餉按律該由我這個僉事官掌理,你憑甚么一手把握?你去北地時這財權也交給姓陸的,生怕我沾了邊......」。

楊凌擺手制止,說道:「本官當然不會依據風聞治罪。你要證據?」

他直起腰來,說道:「來人,把證據呈上來!」

當即有四個番子,兩個捧了厚厚一摞文書,兩個抬了一口箱子走進帳來,楊凌指著那文書帳冊道:「這一卷是官兵的花名冊,冊上人數6539人,本官現在若是讓官兵唱名報進。逐一勾挑,若是人數上下相差百人,本官也不算你冒領空餉」。

畢春聽了頓時面如土sè,相差百人?相差千人都不止啊,朝廷地餉銀可是按這個人數撥付的。楊凌如何知道?怎么口氣如此篤定......

一定是丁林這個狗賊告密!他惡狠狠地瞪了丁林一眼,那神態恨不得撲上去一口咬死他。

楊凌又指著另一冊文書道:「軍中每個兵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按份征糧。是為衛所屯田之制,現在土地大部被你等高級將校瓜分,只有一些貧脊荒蕪的土地還在兵士手中,你們巧取豪奪,致使兵士無以為生,不得不脫離軍籍,亡命他鄉,這也是丁將軍誣告?要不要本官逐一查證?」

畢春臉sè蒼白。雙手發抖,原來那種不卑不亢的桀驁氣質已全然不見。

楊凌吁了口氣,輕輕揮了揮手,前邊兩個番子捧著帳冊左右一分,後邊兩個番子將箱子放下,取出一個盾牌來。

那盾本是以硬木裹以鐵皮制成,但是瞧那盾面已然銹蝕,盾木顏sè陳暗。有些cháo濕的綠苔痕。也不知多久沒有上漆保養,兩人如同表演一般。一個持盾,另一個抽出自已腰間朴刀,一劈一迎,刀落盾破,如同切菜一般。

虧得兩人早有准備,使刀的力量拿捏的好,使盾的手中盾牌剛一破裂立即松了手,順勢又從箱中捧出一個地雷來,楊凌冷笑道:「軍中火器,必須保養得宜,你將朝廷撥付維修維建火器房地銀子做了何用?這神鴉火雷十顆中有兩顆炸得響么?」

畢春仰天長嘆一聲,閉上雙眼再不發一言,陸副使猶如被割破喉嚨的公jī一般,咯咯地也不知說些甚么,忽然撲地跪倒在地,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楊凌嘆息一聲,扭過頭去道:「除了你的親兵衛隊,我大明這支衛軍和叫花子有甚么區別?更別提你......你對敵倭寇時趁火打劫......那般無恥無良的行為!」

他一擺手,立即沖過來四個番子,將畢春和陸季雲按翻在地,綁了個結結實實拉出帳去。大帳中靜悄悄的,一些你吃魚我喝湯的將校駭得兩股戰戰、臉sè青白。

楊凌臉sè一緩,對眾將道:「我知道你等多少也有些不法行為,不過大多是為形勢所迫,恐為上官所忌,不得不內斂應承,如今本官已剪除首惡,被迫脅從者本官便不予追究了。」

二十多名將校聽了喜出望外,嘩啦啦甲胄亂響,登時跪了一地,磕頭謝恩道:「末將等多謝楊大人開恩!」

楊凌笑笑,目注丁僉事道:「丁將軍!」

丁林一震,慌忙出列道:「末將在!」

楊凌道:「軍中不可一日無帥。如今龍山衛所以你品秩最高,這份重任還要你暫時多多擔待,待京中有了上諭再各司其職」。

丁林喜出望外,連忙跪下道:「卑職遵命!」

楊凌點了點頭,伸出手指道:「畢春的大過,就是你的大功。他克扣軍餉、虛報兵員、qiáng買屯田、軍械壞損,你知道該怎么做了?」

丁林怔了一怔,抬頭瞧見楊凌凌厲地眼sè。心中不由一凜,慌忙答道:「末將明白,末將馬上將克扣的軍餉發放於士卒,重新丈量田畝悉數歸還,清點兵員上報都指揮使司,重新招慕部隊,並維修維護軍械......」。

楊凌似笑非笑地道:「很好,本官回頭會派員看你做的如何。如果有人阻撓牽絆,自有本官為你作主。光做了這些還不夠,你們還要好好帶兵,倭寇再來時,能大戰一場,把他們趕回海里做魚鱉。

別學畢春那樣,只會追著人家pì股後面圖他們拋下的那點財物,那都是老百姓賴以活命地血汗。喪良心吶!」

丁林和下邊二十多名將校面紅耳赤,滿頭大汗地道:「是是是,末將遵命」。

楊凌起身說道:「丁將軍,你要約束好自已地軍隊好,好了。本官要馬上帶案犯回城。」

楊凌決意動手前已就此事派人和丁林磋商過,畢春、陸季雲只要被捕,群龍無首之下,就算畢春的親軍一時不服於他。不過要他們公開反抗還是沒有那個勇氣的,何況丁林多少也有些私人,丁林是有信心彈壓的住地。

楊凌也想過征tiáo龍山衛剿除袁雄,可是如果現在征tiáo軍心不穩的龍山衛所官兵,亂軍之中畢春的親信是否會暗中偷放了他可就難說了,為安全起見,楊凌決定只要龍山衛目前能保持穩定就是大善,也不敢奢望他們能起甚么作用。

龍山衛將佐連忙站起退至兩側。四十名番子將楊凌護在中間魚貫而出,出了中軍大帳,瞧見關受應和鄭大鵬兩個熟識地朋友呆立在門外,兩輛臨時拼湊的囚車上,五花大綁的畢春和陸季雲一臉的茫然,見到他出來才攸地低下頭來惡狠狠地瞪著他,那目光恨不得一口將他吞掉。

楊凌昔日和關受應、鄭大鵬稱兄道弟,如今見了他們模樣。心有不忍。所以腳步停了停卻沒有過去攀談,只是低聲對跟上來的丁林道:「龍山衛所中畢春地親軍戰力最qiáng。宜撫不宜壓,不要難為了他們,對他們施以恩德,將是你的得力臂助」。

丁林哪敢不依,忙滿口應承道:「是是是,大人放心,小的xiōng懷雖比不得大人,但是幾個親兵也還容得下地,決不會難為了他們」。

楊凌點了點頭,緩步走出中軍,閔文建和鄭百戶率著三百名健卒也撤了過來,兩旁是一座座營帳,種千總的兵仍持刀端槍對各個營帳嚴密戒備著,就在這時遠遠一座營帳中有人高喊:「我要見欽差大人,我要見欽差大人」。

楊凌抬頭望去,只見一座營帳中跑出一個士兵,海寧衛軍已將他攔住,幾個脾氣bào燥的士兵將他踢翻在地,飽以一頓老拳。四周的氣氛頓時有所sāo動,楊凌手下的親軍職責所在,持著連弩地士兵已警惕地平端起矢頭鋒寒地勁弩。

楊凌冷冷地道:「不過一個人,還怕他反了天不成?帶他過來!」

海寧衛兵一通bào打,那人赤手空拳不敢反抗,生怕被人誤會是刺客冤死,只是抱頭護住要害,大叫道:「我與大人有舊,不要打我」。

聽了楊凌親軍喝令,那些海寧兵才停了拳腳,將他提起來,反剪著雙手押了過來。

楊凌一看那人,雖然鼻青臉腫,可那眉眼分明便是馬昂,不由大吃一驚。抓捕畢春袁雄、布置人暗察莫清河,其中需要策劃cào心的事太多,他竟然忘了馬昂還在畢春軍中。

楊凌連忙迎上兩步,吩咐人道:「快放開他」,說著上前抓住他手,上下打量道:「馬兄,果然是你」。

馬昂剛剛被人打了一頓,可是見楊凌對他十分親熱,受寵若驚之下全然忘了身上痛楚,忙陪笑道:「欽差大人,我......小地......」。

楊凌連忙道:「馬兄不要這么說,你我相交已久,一向兄弟相稱,如今這般稱呼可愧殺小弟了」。

馬昂聽他這么說,頓時心頭一陣狂喜。看來楊凌並沒忘了妹妹啊,自已地妹夫是內廠廠督了,哈哈,這下子可是一步登天了。

自從馬憐兒開罪了畢春,這門親事告吹以後,畢春極不待見他,本來他是得寵的親兵,而且已升任什長。可是卻被畢春尋個由頭貶成了大頭兵,最後趕去養馬。

成了微末的小兵,又遠離了畢春眼前,畢春倒是不曾再詰難過他,可以以他心高氣傲的性子,又讀過詩書、一身武藝,卻同十幾個大字不識的老馬夫混在一塊兒養馬,平素被人呼來喝去地。那日子實在不好過。

後來漸漸聽說楊凌在京師飛黃騰達,馬昂不禁又驚又喜,自家妹子果然有眼力,這個楊凌還真不是池中之物。原來他覺得自已妹妹相貌才情都是上上之選,嫁個驛丞做妾不但虧了妹妹。也丟盡了馬家的臉面。

現在可是患得患失,生怕楊凌進了京,天子腳下人中之龍,眼界兒過高不再喜歡自已妹妹。他原打算等楊凌來巡視時報名求見。探探楊凌的口風。

可是今日楊凌竟是突然出兵,控制了龍山衛才直入中軍大帳,他一直等到現在,卻見畢春和副指揮使陸大人被綁上車子,楊凌馬上就要離開,馬昂生怕就此一別更無機會見他,干脆大叫著沖了出來。

楊凌見馬昂古銅sè地肌膚愈加的黎黑,可是原本氣宇軒昂的氣勢全然不見。衣著......也著實有些寒酸,不禁詫異地道:「馬兄,你不是在軍中任親兵么?這是......?」

丁林見自已軍中一個小卒竟然認識欽差大人,心中十分驚訝,可是馬昂自打一進龍山衛就是馬夫,他連見都沒有見過,也叫不出他名字來,不禁好奇地看著兩人。

馬昂見指揮僉事丁林畢恭畢敬地站在楊凌身後。旁邊那位大人自已也認得。竟是昔日jī鳴縣令閔大人,趁機大聲說道:「大人。自從舍妹與你私訂終身,畢春遷怒於我,還沒到龍山衛,就將我貶為馬夫百般折辱啊。今日見了你,我總算是得出生天了,舍妹自與大人一別,在金陵老家一直等著你......」。

楊凌臉上一紅,慌忙攔住這大嘴巴,說道:「馬兄,馬兄,如今畢春犯案,不日就將被我遞解進京,丁將軍已暫代指揮使,我想丁將軍一定不會再虧待你的」。

丁林聽說這是欽差大人的大舅子,頓時滿臉堆笑,連聲說道:「正是,正是,末將正缺一位親軍隊長,還未找到合適地人選,如果......」。

馬昂聽了有點兒著急,楊凌和畢春可不同,水漲船高啊,你堂堂的內廠廠督也好意思讓自已的大舅子在衛所當個小小地親軍隊長?

他急忙道:「大人,聽說內廠甫開急缺人手,如今南疆戰事極少,軍前效力不如......」。

閔大人攔過話頭兒道:「大人,鹽兵如今損失極重,我麾下三個把總只剩一個,急缺一個將官。馬昂允文允武,我一向知之甚深,不如請大人斡旋一下,讓馬昂到我麾下如何?」

他說著已走上前來,拉住馬昂手臂笑道:「世侄,多日不見,你可更見穩重壯實了」,說著湊近了他飛快地輕聲說道:「蠢材,當著這么多人你讓大人如何循私?先去我軍中待著,只要令妹跑不出楊家地門,你急甚么?」

馬昂一呆,這才察覺自已太過性急,他既已點出楊凌的身份,再讓他當眾安排自已前程確實不太合適,忙閉上了嘴。

楊凌松了口氣,轉向丁林說道:「馬昂是我地故人,此人文武才學做個馬夫確實屈才,閔大人為國效力抗倭殺敵,目前折損了大半人馬,士卒易招,卻急缺將官,丁將軍可肯放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