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場外之戰(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3978 字 2023-06-03

第147章 場外之戰

身為內務府大總管,平時的采買已不需要馬永成親自出來洽談,但是今日的買賣大了點兒,京城最大的『成記』綢緞庄本來一直是供應皇宮大內所需絲綢的,可是昨日卻突然傳出由於運費增加,要加價一成。

這一來馬永成從中收取的折扣一年下來少的何止萬兩,把個老馬氣得bào跳如雷,可這家店背後真正的主子是成國公朱剛,馬永成有財無勢,還真不敢和他鬧翻了,是以一大早就坐上轎子趕赴『成記』,想探探朱家的口風。

馬永成下了轎子,端著架子走進店去,他是成記最大的主顧,雖說店大壓客,可是老板也不敢怠慢,忙笑嘻嘻地將他迎進內廳客房。

馬永成會在官帽椅上,翹著二郎腿,舉杯呷了一口香茗,皮笑肉不笑地道:「成掌櫃,咱家和你做生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么價錢說變就變了?

要說呢,你這批絲綢應該是內廠楊大人的官船幫你帶回來的吧?咱家給你算了一下,恐怕運費不但沒漲,還省下至少五萬兩呢,這貿然加價從何說起?不知是朱老公爺的意思呢,還是你掌櫃的自作主張?」

成掌櫃陪笑道:「我老成哪有那份膽子哪?自打皇後娘娘和兩位貴妃進了宮,馬爺照顧咱們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多,老成巴結您老還來不及呢,怎敢胡亂加價呀?」

他壓低了嗓門,低聲道:「加價不過是幌子,其實........是有人想見見馬爺,所以才這么說,勞煩馬爺辛苦一趟,小的可是過意不去」。

說著成掌櫃向他手心里塞了張條子,馬永成瞄了一眼。見是張三千兩的銀票,頓時滿臉堆歡,哈哈笑道:「瞧你,有事兒招呼一聲不就得了,不看你的面子,咱家也不敢不給朱老公爺面子呀?呵呵呵,是誰要見我呀,要往宮里供奉那也好辦。咱家點頭就行了。不過丑話咱可說在前頭,那可都是給娘娘們用的,要是東西太拿不出手,還是不要來現眼的好」。

「哈哈哈,馬公公,不知我拿不拿得出手?」門簾兒一挑,楊凌笑吟吟地走了進來。

馬永成大吃一驚,霍地一下站了起來。那茶水竟灑了一身,他驚訝地叫道:「楊........你怎么........你不是還在江南么?」

楊凌向成掌櫃擺擺手,成掌櫃會意,哈了哈腰道:「二位爺慢慢聊著,老成出去招呼客人」。

成掌櫃一出屋子。楊凌的臉sè就沉了下來,他向馬永成冷冷一笑道:「我在江南?我若再遲回幾日,就只能等著給你收屍了,馬永成。你已死到臨頭了,還不知大禍將至嗎?」

「楊凌已到了什么地方?」范亭向眼前一個番子問道,神sè間有種興奮之意。

張壽聽了番子回答,不由一怔道:「天津衛?他要在天津衛停船?混帳,他地官船拐到了內海,為什么不早早稟報?范公公,你說楊凌這是何意,莫非........他對我們的行蹤已有所警覺?」

范亭哈哈笑道:「內廠也有耳目嘛。要是絲毫沒有察覺,那才真的奇怪了,不過那又如何?這個蠢材,他在朝中毫無根基,唯一的倚靠就是皇上,他不速速回京向皇上乞援,卻還聲東擊西玩什么疑兵之計,真是自取死路」。

戴義假意低頭啜茶。心中微微有些驚慌:「楊大人在搞什么鬼?難道吳大檔頭沒把我的消息傳遞給他?我已經說了錦衣衛同東廠合謀。他跑去錦衣衛的老家,這不是找死么?不對呀。楊凌沒有這么蠢........」。

張壽見他臉sè凝重,不禁問道:「戴公公也覺得不對勁了?」

戴義心中一驚,忙說道:「是啊,一個人有了危險,第一反應就是找最可靠、最能幫得上他的人才對,他東游西逛,跑去天津衛做什么?」

張壽搖了搖頭,輕輕擊了擊掌,一個檔頭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張壽問道:「派去監視威武伯府的人可曾發現什么異常?」

那個檔頭畢恭畢敬地答道:「回張爺,沒有絲毫動靜。卑職不但對楊府出入地人、楊府上下人等的神情多加注意,連楊府采買的菜蔬肉食也派人每日查問,楊凌如果回府,就算他掩飾的好,楊府上下也不會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

張壽點了點頭,沉吟片刻道:「不管他回不回府,如果他來個金蟬脫殼暗暗回京,必定要進宮見皇上的,派至九門的人要嚴加戒備,注意一切出入皇宮的人。還有,叫皇上身邊的幾個小崽子給我提起十二萬分地小心,不管皇上見了誰,說些什么,都要及時回報」。

「是」,那檔頭應了一聲,匆匆退了出去。

王岳正半倚在炕頭上,人年紀大了jīng神頭兒就不濟,這會兒功夫他已瞌睡了一陣。

老王岳揉了揉眼睛,顫巍巍地坐起來道:「瞧你們如臨大敵的樣子,王瓊不是被他殺了么?如今外廷上下想必也該得了消息了,還會有人站在他一邊?先帝爺在的時候,就最聽納百官的諫言,當今皇上年yòu,是個沒主意的,還能架住山一樣壓過來地奏本?只要皇上的旨意一下,楊凌還不是束手就擒么。」

這位王公公無能無才,毫無野心,可是也正因如此,才會被弘治帝委以重任。他待人寬厚、從不專權,有他這個名義上的頭領鎮在上邊,范亭、張壽這些各有野心的人才能和睦相處。彼此不起爭端,所以這些人對他倒是極為尊敬。

聽了王岳地話,范亭呵呵笑道:「不能不謹慎吶我的爺,當今皇上可比不得先帝,先帝只不過遲了兩次早朝,就被百官一頓訓斥唯唯喏喏地下詔自責。可當今皇上呢?經筵停了、午朝停了,早朝愛去不去,百官進諫如同雪花。他是置若罔聞,左耳入右耳出,何時在乎過了?」

他說著眼睛微微眯了起來,yīnyīn一笑道:「至於朝中百官........只有御使台、翰林院地一些書呆子才真的相信什么誅除jiān佞、維持正義。

那班久經官場的老jiān,真正在乎的是他們影響不了皇帝、控制不了皇帝了,他們自以為正確的國策和政策很可能因為這些皇上肯聽從新寵的話而廢止,可偏偏這些新人,他們又不屑結交。只好想辦法把他們除去」。

張壽微笑應道:「正是,內侍之中,引領皇上游樂地人不只是八虎,楊凌雖然極盡讒媚,未立寸功平步青雲。可也沒有做出大惡,他們再惡惡得過莫清河、袁雄之流么?

外廷如此處心積慮,是因為他們發覺楊凌不是他們的同路人,而皇上也不再能被他們控制。鏟除楊凌和八虎,不是因為他們為非作歹地太厲害,而是發出一個訊號:讓那些有野心排擠文官、影響皇帝的人都遠遠的滾開,讓皇帝見識到他們的力量,乖乖按著他們的擺布去做一個『好』皇帝」。

李榮和何大春兩人的見識遠不及范亭、張壽,聽了這些分析非常不耐煩,李榮說道:「管他們出於什么目地,只要和我們目標一致就好。現如今楊凌掌了司稅監。咱們下邊那么多人吃什么?喝什么?老范那兒還好些,零敲碎打地總能撈些好處,我這里可是日漸拮據呀,只要早些收拾了這小畜生就好」。

范亭嗤笑一聲道:「目光短淺!你還不明白么?如果以我們為輔,以百官為主,讓皇上下旨斬了楊凌和八虎,那么外廷就會聲勢大噪,皇帝就要完全掌握在他們手中了。

楊凌和八虎就成了我們地榜樣。我們就成了他們利用之後地一把刀。隨時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如果........楊凌先死在我們手里........那就不一樣了」。

何大春這才會意。不禁說道:「如此看來,不管外廷請不請得下來旨意。我們都必須搶先除掉楊凌和八虎了」。

范亭頷首道:「正是,外廷利用我們,我們何嘗不在利用外廷,沒有他們的威嚇和支持,我們擅殺楊凌和八虎,就要小心皇上的懲治,如今卻沒有這份擔心了。

你看著吧,王瓊被殺的消息一進京,就是三大學士也彈壓不住激憤地言官翰林們,他們原想等個最好的時機再動手,堂而皇之地成為誅殺jiān佞的最大功臣。可是本來隨在他們身後受其指使的百官這回卻要推動他們立即請旨殺人了。哈哈哈哈........」。

王岳見他得意大笑,忽地驚道:「范亭,王瓊不是你殺地吧?」

范亭見大家都以狐疑的眼光看著他,不禁變sè道:「公公,這話也就咱爺們在這房間里說得,要傳出去那還得了?我若有膽子暗殺王瓊,那還不如直接派人暗殺楊凌,何必還要借助外廷之力鎮懾,以免皇上降罪呢?」

王岳放心地道:「那就好,那就好,這種事千萬做不得,要是給外廷撈到絲毫把柄,他們抄蔓摸瓜的功夫可不比咱們差呀,想當初李廣倒台,外廷看不慣的內監,全被歸為李廣一黨,哎!收拾的那叫一個干凈」。

就在這時,一個檔頭匆匆奔進來道:「稟公公,第四撥探馬傳回急報」。

范亭動容道:「快拿來我看!」

他拆開訊報火漆封口,匆匆看了一遍,冷笑道:「楊凌果然不蠢,竟用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剛剛傳來的消息,船行過半,他的官船便在午夜靠岸。下去四十余人,取旱路直奔京城,目下已到了滄州地界」。

李榮急問道:「確定么,可曾看到楊凌本人?會不會也是他的疑兵之計?」

范亭猶豫一下道:「楊凌坐地是八驥的車轎,速度不比單騎快馬慢上幾分,探馬不曾見過楊凌下車,不過偶在沿途市鎮歇息、購買食物,我們的人確曾聽到車中有人吩咐行止。暗觀隨行之人神態恭謹自然,若是隨意找個小卒冒充,那些番子離開軍營不久,個個桀驁不馴,不會絲毫不露馬腳」。

戴義心中暗驚,他接過信來看了看,替楊凌說項道:「那也未必,聽說楊凌治軍有方。在海寧抗倭以一抵百,軍紀嚴明。那些兵卒若受了他嚴令,誰敢因車中沒有廠督就隨意放肆?

楊凌身邊最信任地一個千戶、兩個百戶既然都在船上,那就可疑了。他若真的棄舟就車,怎能不把親信帶在身邊?」

范亭笑了笑道:「他一向形影不離的那個女婢也在車中。聽說那美貌女婢與他關系暖昧,平素便常在夜間出入他的房間。那小小車轎只容坐卧,肩踵相接,他舍得讓自已心愛的女人和別地男人耳鬢廝磨十余日么?」

戴義聞言不禁啞然。何大春著急地道:「如此豈不甚好?如今王瓊一死,楊凌已是千夫所指,京中百官是再不敢有人敢維護他了,現在可速速派人攔截,趁他人單力薄將他除掉最好!」

張壽目光閃動,說道:「正是絕無可疑,瞧來才更起疑,他既然有此舉動。分明對我們地行動已有所察覺。他是秀才出身,有這個魄力只領著幾十騎護衛回京?

依我看,人還是要派的,不過張綉那邊也要他回天津衛早做准備,兩邊撒網總能網住他這條大魚,至於京里........就交給朝中百官去折騰吧」。

河北霸州,近天子之地卻多盜賊。

三四十騎護著一輛八驥地車轎疾馳在茫茫荒野中,此時天sè微明。馬兒都噴著熾熱的鼻息。顯然一夜之間已不知行了多少路,荒郊上長滿蘆葦。只是比起落雁灘來稀疏了許多。

車轎不大,在疾行中顛簸不已,但是坐椅上都鋪了厚厚的褥墊,雖然搖晃不已,倒不致把人顛散了架兒。高文心和一身男裝的成綺韻對面而坐。

成綺韻穿著與楊凌相同的服裝,五官修飾斯文英朗,一對箭眉、面如美玉,遠遠望去,倒與楊凌有五分相似。車頂懸著一盞魚油燈。兩人中間是一張磁石的棋盤,兩人正在布子下棋,已下了二百一十四手。

高文心執黑先行,雙方都以星小目開局,初時高文心尚穩扎穩打足可一戰,可惜中盤眼見對方一條大龍在劫難逃,欣喜之下苦心竭慮布了一著妙手,想一舉屠掉對方這條大龍,結果大龍氣長,自已只顧著眼與此未慮其他,大龍還不曾絞殺,便已處處失著。

高文心瞧瞧自已已全盤崩潰,左下角黑棋無根,上方活棋受壓,右方雖可一搏,但若把它做大,自已中盤苦苦掙扎的大龍就要被成綺韻吞了,實是再無搏勝之力,瞧了半晌只得推秤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