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鳳欺游龍(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2582 字 2023-06-03

第199章鳳欺游龍

「通知皮貨行,彌勒教的刺客還未露面,他們在城里應該還有人,密切注意所有生面孔,不,等等,偵緝方向錯了!彌勒教在各地開設香堂,信徒甚多,大同是大城,應該有他們的秘密分舵。

查本地人!彌勒教陝西造反失敗是四年前的事吧?就查四年前開始至今所有大戶人家有過可疑舉動的,或者曾有外鄉人長期在他們家中居住的,尤其是有道士出入過的」。

「是!」

「李家集前天剛剛有人收買了一批牲畜寄放在那兒,今日便有韃子翻山越嶺准確無誤地趕來,一定有細作通知消息,也要查,同時官府也有查,查查那個商人的來路,和什么人有過交往,以及這些人中誰有能力出城北向」。

「是!」

「今日觀白登山,易攻不易守,尤其山頂凸凹不平,怎能讓天子在那里與人會盟?唔,找個理由,就說大同官兵在那兒殲滅上千韃寇,本官為彰揚其事,要在山頂築亭立碑,趁機平整土地,在四面八方架設隱秘火炮,緩坡上多挖陷馬坑,埋鐵蒺藜,只留出一條登山口」。

「是!」

「收斂被殲的韃子,發現他們的肩飾、馬鞍、蹄鐵、帽盔甚至兵器,多有出自中原的,顯然有人走私,若走私茶鹽等物賺錢也罷了,竟然出售軍械,罪無可赦,給我查!」

「是!」

「韃靼主力已移往平順、壺口一帶,火篩作為韃靼第一猛將,居然滯留不足,還派人劫掠糧草,貌似要長期駐留。最大的可能便是我們的分化之計奏效,伯顏已對他起了疑心。

按理說他們不可能知道皇帝出巡的消息,不過皇上安危是天大的事,小心為上,命令太原衛指揮使張寅急速揮軍北上,以為策應,斥候探馬密切注意火篩一切動向!」

「是!」

「對了,張寅是走的武定侯郭勛的門路才做地官。此人統兵本領如何?雖說大同守軍足以應付伯顏大軍,不過他是我唯一的備用棋子,若是個庸才緊要時刻不免誤事」。

「回稟廠督大人,前方主要將領按您的吩咐卑職都認真查過,張寅此人是山西大姓張家的人,雖是遠房,不過在族譜上是德字輩,輩份蠻高的。

他原為山西代州兵備道。cào練鄉兵、修鑿城池、設法儲糧、廣修山寨、統兵有度,四方盜賊莫敢侵擾代州,甚受地方稱道,他到任太原衛後,整肅軍紀、cào練士卒。倒也得法」。

「嗯,那就好。對了,今日大同軍中那個號稱鬼王的荊佛兒驍勇善戰,堪稱一員猛將。可惜我看他頂多做個千戶,打仗只知沖鋒在前,一隊士兵讓他帶成了游兵散勇。

看他作戰氣勢可怕,要真碰上有章法的將軍,只須略施小計,就能誘他中伏、全軍覆沒,此人放在得用的地方是個人才,放錯了地方就是個禍害。回頭著人去探探他地口風,可願加入內廠,如果有意思,我向楊總制、杜總兵要人」。

「是!」

「另著人注意楊虎等人動向,若一路返回霸州,暫不必動他,他們肯從此洗心革面最好,若是繼續從事山賊這份有前途的職業也無妨。若是不肯返回霸州。必是賊心不死,見即格殺!」

「是!」

「受傷的弟兄。延聘郎中好生將養,死去的兄弟入棺埋葬,記下名姓,回京後好重重撫恤」。

「是,大人!」

「嗯,就這樣,你們先下去吧」。看著部下一一退了出去,楊凌長吁一口氣,坐回椅上,捧起茶杯揭開蓋來,湊到chún邊吹了吹水上翠瑩寶的浮葉。

熱氣盈面,忽想起在洞中和紅娘子香chún一觸間的柔軟銷魂,楊凌不覺心中一盪,臉上浮起略帶些壞壞的笑。

這個楊虎執迷不悟,屢次三番要殺我,明知受了彌勒教利用,還是不知悔悟,竟然一直追到大同來,這次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么?

熱氣炙到額頭腫起的肉疙瘩上,感覺一陣疼脹,楊凌忙移開了杯子,輕輕撫著硬梆梆地額頭想道:「他的娘子雖不讀書,倒還懂些道理,唉!可惜了,一朵鮮花,chā在......」。

就在這時,門哐當一聲打開了,一個輕盈的身影攸地閃了進來,急惶惶地道:「表哥,大bàng槌說你受了傷,快讓我瞧瞧」。

楊凌抬頭一看,只見一個身著水田衣的簪花少女急沖沖地走了進來,嬌俏可人的臉頰上滿是焦急之sè,後邊一國之君地正德皇帝鬼頭鬼腦的象她的小跟班兒似的也跟著跑了進來。

楊凌不由開心地笑了,唐一仙現在不必象在王府中時那么守規矩,不知怎地,給她挑地綾羅綢緞不喜歡,卻偏好穿這些輕便簡單的衣裝,這水田衣猶如現在的乞丐裝,蠻似合這個叛逆期的女孩兒穿戴,雖不高貴,倒真的更增幾分俊俏。

看見楊凌額頭正中腫起的紫紅sè肉疙瘩,唐一仙心疼地蹙起了秀眉,她輕輕捧住楊凌的臉,伸出一只纖巧的玉手,輕輕地撫在他地臉上,撅起小嘴兒輕輕地吹著氣兒,柔聲問道:「表哥,怎么正撞在這個地方,再偏一點兒就傷了眼睛,還疼么?要不要請個郎中?」

楊凌抓住她柔膩的手腕,笑道:「不妨事的,大哥今兒本想引一位活佛出來,卻不料下錯了誘餌,錯招來一頭猛虎,這也罷了,大哥正想擒虎,偏又跑出一群餓狼,唉,真是亂七八糟。至於這額頭的傷,呵呵,不提也罷」。

唐一仙純真善良、乖巧可愛,看到她對自已的關心體貼,楊凌心中暖暖的,雖無血緣關系,他現在卻真的感覺到和唐一仙有種親昵無間的感情,那絕非是因為她被自已地仇家傷害落難地愧疚。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唐一仙被他地話逗得笑起來,她笑眼彎彎地道:「表哥在說什么啊,我是有聽沒有懂,剛剛兒的還想等大哥回來帶我和小黃上街走走呢,看你現在這樣子,唉,我還是在家陪你吧」。

「小黃?」楊凌低頭瞅了瞅,沒看見她腳下跟著條小狗。忙問道:「小黃在哪兒?驛館里沒有狗吧?你在街上撿的?」

「呃?」唐一仙愣了愣,然後毫無風度地看著正德捧腹大笑,正德皇帝啼笑皆非,他白了眼放肆大笑的唐一仙,指了指自已的鼻子道:「回稟大人。小黃就是在下,在下就是小黃」。

楊凌唬了一跳,不過看正德皇帝一副樂在其中的模樣,他也不好再說甚么。唐一仙笑地俏臉生暈,她對正德皇帝揮了揮手道:「去,到後院井口敲些冰來,再拿塊毛巾,我幫表哥鎮一鎮,早些把淤血化了」。

「哎!」正德答應一聲,顛兒顛兒的就要跑出去,楊凌連忙喚道:「慢慢慢。不必了不必了,額頭發脹,冰塊一鎮反而疼了,讓它慢慢消吧」。

正德一聽頓住了腳步,唐一仙俏眼一瞪道:「那就去找驛丞要些獾油來」。

正德剛要轉身,一聽這話連忙又折了出去,楊凌揚著手無奈地張了張嘴,唐一仙已扶著他道:「哥。你坐著。真不知道你從哪兒找的這笨親兵,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什么都得我教他,不過......他脾氣倒不錯,整天笑嘻嘻的倒不討人厭」。

楊凌干笑兩聲,心道:「不知這算不算是謗君?」

正德哪知道驛丞住在哪兒,其實這驛丞也早被趕出去了,整個驛館完全都是楊凌的人,他跑回自已院子一通咋唬,手下的侍衛頓時作鳥獸散,不一會兒還真找來六七罐獾油,正德忙喜孜孜地用衣襟兜了,急急地跑回楊凌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