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白登山下(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3488 字 2023-06-03

第207章白登山下

楊凌回到欽差行轅,將與花當使臣交涉的過程對正德敘述了一遍,正德聽後劍眉一挑,冷笑道:「花當到底是北元後裔,一貧如洗卻野心勃勃。昔日夾在大明、韃靼、瓦剌之間,他還安份,如今剛剛聽說可以勢壓其余兩部,就立刻做起重建蒙古帝國的美夢了。」

他振衣而起,說道:「你今日與朵顏三衛交涉的很好,無禮的要求就要回絕,大明豈肯受制於人?我大明朝國勢之尊勢邁前古,馭北虜驅西番,無漢唐之和親薄幣,無大宋之稱臣割地,亦無以兄弟事敵國之禮,小小花當要娶朕的御妹……哼!

和不喜歡的人同床共枕那日子實在難過,朕是深受其害啊,豈肯讓御妹也身受其苦?朕是男人還可以再尋真心喜歡的女子,若是永福所托非人,她該怎么辦?

朕這個皇帝雖然胡鬧,也知道疼妹子,若是永福想嫁,只要情投意合就好,朕不管他是王侯勛卿還是布衣白丁。若她不願嫁,就算花當拱手讓出三衛土地,朕也不用妹子去換!」

楊凌微笑道:「皇上,人的野心總是隨著權力的不斷擴大而增長的,原來的花當,所圖不過是遼東一隅,如今聽說可以統一草原,站得高,貪婪的目光望得自然也更遠。

蠻人野心,皇上說的甚是。即便他們不是游牧民族,轉而學習漢人的耕織,也改變不了他們侵掠的本性。他們偏於草原一地,上有羅剎諸國,左、下、右三面被我大明諸衛包圍,一旦統一草原無法提供人口膨脹的需要必定要外侵,所以臣才規勸皇上趁三部內耗盡快平定北疆。將整個草原納入大明疆域,為後世子孫留一個鐵打的江山」。

正德意氣飛揚地點點頭,笑道:「不錯,朕要留給子孫後代一個鐵打的江山……」

他忽爾想到一事,不禁羨慕道:「對了,楊侍讀,聽說yòu娘姐姐已經有孕在身,不知幾月產子?」

一提起此事。楊凌眉宇間也溢起喜氣,微笑道:「大約八月中旬,桂花飄香之際」。

正德呵呵一笑,眨巴眨巴眼睛,一拍大腿道:「好,如果是男孩我就認做義子,如果是女孩我就認做義女,這事兒可得先定下來。誰也不許和朕搶!」

他拍手笑道:「真想知道被小孩子叫爹爹是什么滋味兒,一定很好玩」。

楊凌一怔,皇上要做自已孩子的干爹?想想好象也沒什么壞處,再說正德開了口,誰好拂他地面子?

楊凌輕笑道:「小孩兒若不長到一歲左右。哪會開口叫人。皇上身qiáng力壯,年紀又如旭日東升,將來一定也是子孫滿堂」。

正德眉開眼笑地道:「呵呵,但願如此」。

他擺擺手道:「這個先不談了。來來,咱們聊聊花當會盟的事,你認為花當對我們開出的條件會不會答應?」

楊凌毫不猶豫地道:「一定會!首先,花當和伯顏他們本來就紛爭不斷,伯顏在咱們這兒吃了虧,必會掠奪花當以補充糧食。再者,女真三部對大明依靠極深,他們是誠心投靠大明的。朵顏三衛內部。花當的控制力也不及伯顏對韃靼部落的控制力,這樣優渥的條件各部落首領必定心動,花當不能不考慮這些現實。」

苗逵也已來到驛館,他和張永都是內監中熟知兵事的人,又曾深入大漠,對蒙古三部甚是了解,聞言說道:「皇上,據奴才所知。昔日地元帝國分裂成三部。韃靼是黃金家族直系,一向不把其他兩部放在眼里。瓦剌是僅次於黃金家族的第二大勢力。而且也先任太師時曾雄據韃靼之上,野心其實也不小。

滿都海征伐瓦剌,打敗他們後喝令他們的首領房屋不許稱宮殿,在家中許跪不許坐,貴族們吃肉都只准用手撕,不許使用刀子,這種恥辱已經令他們對同族韃靼的仇恨遠遠超過對大明的敵意。

所以依奴才之見,待伯顏、火篩內亂一起,便集重兵從哈密衛方向對瓦剌施以攻擊,把這頭困虎驅入韃靼草原,為了牧場和牛羊,他們不會放過韃靼內亂這個好機會,必定毫不猶豫參予其中,或三足鼎立,或加入一方討伐另一方,以奴才估計他們極有可能會選擇火篩為盟友,這樣可以大大減輕東線壓力,讓我軍從容布置,按照楊大人的計劃,出兵收拾殘局,再順勢吞掉朵顏三衛」。

正德眼睛一亮,興奮地道:「楊卿以為如何?」

楊凌欽佩地看了一眼苗逵,拱手道:「實是妙計,只是不知瓦剌是否尚有實力與韃靼一戰?」

苗逵喜道:「奴才深入大漠時,曾向西進入瓦剌地盤,稍一交戰,便發現他們的部落中丁壯極多,顯然這次伯顏征召各部落出兵大同,瓦剌派來的都是老弱病殘,根本是只打算為伯顏搖旗吶喊,他們地實力雖尚不足以對付伯顏,但火篩若反了,哈密衛再施以壓力,那時戰局便不由他不按照咱們的設想去走了」。

正德哈哈大笑,拍案道:「妙極!眾卿謀略未必qiáng於朝中那班大臣,可是他們只知守成,不知走出去的重要,僅這一點,眾卿就比他們高明多多啦」。

真正的談判一向是在局外進行的,等到端上台面雙方首腦會面時,不過是做做樣子簽署文件罷了,雙方地特使通過得勝口頻繁往來,大明與朵顏三衛的秘密談判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秦漢隋唐時良馬產地河套、祁連、張家口、呼倫貝爾等地,如今只有張家口、承德一線在大明控制之中,這里適合養馬。但是由於韃靼時常來劫掠,所以馬政荒廢多年。

馬匹在冷兵器戰爭中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騎兵的速度和沖擊力是步兵難以比擬地,若雙方實力相當,騎兵一方可不待步兵方結陣完成,在其沒有形成防御縱深時就把步兵一沖而散。

若步兵一方人多勢眾,騎兵可晝伏夜出反復襲擾,並大踏步後退。拉長步兵方的補給線然後從容斷其糧道,在步兵疲憊不堪糧草斷絕時包圍聚殲,即使步兵防守反擊得勝,騎兵也可隨時遠遁,步兵方根本無法追擊。

所以,步兵對騎兵,只有小勝而敗必全軍覆沒,在平原上簡直難以和騎兵野戰。中原軍隊一般擅車戰。但戰車的沖擊力雖qiáng,遠程奔襲卻易損壞,而且密集的車隊在戰場上難以轉向和掉頭,靈活性遠不如騎兵,只能用作決戰沖擊和防守中的反沖擊。

如今火器的運用還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楊凌估計內廠的新式火槍取得最完美的效果、大批量生產、裝備軍隊並訓練士卒熟練使用,至少也得五年時間,這些事急是急不來地,就算現在馬上出現最現代化的兵器。光是訓練教官、然後再訓練軍隊沒個一年半載也根本不可能。

同時在沒有大量先進、輕便的火炮裝備軍隊之前,在沒有現代運輸設備出現以前,對北方民族作戰,尤其是主動進攻,馬匹有著決定性作用,楊凌深知這一點,所以大明一方的談判焦點就集中在這一項上。

朵顏三衛能拿出手的除了毛皮主要就是戰馬,這倒不必擔心他們有所側重。但朵顏使者提出三衛富者不過十之一二,貧民占了七八,大明方應多出口些米面鹽茶等物,減少瓷器、綾羅等奢侈品。

楊凌應允,並趁機提出大明可以出口糧米、食鹽甚至部分銅錢和鐵器和硫黃、焰硝,但是大明一方要購買馬駒,由朵顏三衛派人教授養馬,並開放三衛的部分牧場。

通過貿易獲得馬匹之類的軍用物資。較之漢族地區放牧孳生更為便利。而且花費實際上更少,在朵顏三衛的地盤劃定幾個區域養馬。可以用來培養優秀地汗族牧民,等到一旦將朵顏三衛取而代之,馬匹供應不致發生問題,朵顏三衛禁不住明廷給予地優渥條件,最終也予以答應。

出口的硫黃和焰硝數量有限,而且屬於一次性消耗品,蒙人既沒有多少相應地火器,也沒有最優良的配比方子,少量出口軍械既顯示了大明一方地誠意,實際上也把朵顏三衛的軍事發展部分cào控在明廷手中,這些方面的問題只有朵顏三衛攤子鋪開才會一一bào露出來,他們現在自然難以發現其中弊病。

雙方就進口駝絨、貂皮、人參、馬匹,出口鏵鏟,耕牛、種子,米鹽、布匹、鐵鍋等物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均達成了雙方滿意的結果,最後就開始討論互開馬市地地點。

這一次,明廷十分慷慨,除了永樂年間設立的開原南關,開原東關、廣寧衛三個馬市,又增設撫順、白土廠、寬甸、叆陽、清河五個關口,開市時間設為常市,由明廷派兵駐扎,評定物價、收稅治商。

一切談判事宜皆以洽談議定,已是七天之後了。此時火篩一部仍在關外sāo擾,但攻勢愈來愈弱,已經毫無戰意,伯顏大軍自平順一帶北返,卻未與火篩部匯合,似有就此偃旗熄鼓返回大漠之意。

明日就是大明天子會見朵顏三衛,親口訂下攻守盟約的日子。雖然關外的韃子沒有什么異動,楊一清仍如臨大敵,親自鎮守得勝堡,並命令山西沿線二百多處關隘、烽燧、衛所全面戒備,重兵雲集,王守仁親率兩位游擊將軍守在關外,機動作戰,監視火篩部的行動。

太原衛張寅的兩萬兵馬做為備軍,固守在山yīn縣廣武堡,隨時候命。杜人國鎮守大同城。許泰領七千騎兵伏於大同城內,一俟白登山報警,立即飛馬馳援。

白登山上建了迎客亭、會盟大帳,白登山四面山坡下隱藏了七十門毒火炮。

這些毒火炮可以發射開花彈,可以發射霰彈,一炮射出百余枚鐵子,射程不遠,但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轟聲如雷,殺傷力及輻射范圍都很大,特別適用於野戰轟擊對方密集的作戰隊形,有效地抑制其瘋狂的攻勢。

伯顏地大軍仍在長城以外,有數萬大軍阻擋,楊一清親自坐陣。楊凌倒不擔心他們會攻進來,只是彌勒教神通廣大,竟能在北京城集中兩百名悍匪夜襲高老庄。楊凌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糾集數千狂熱的教徒奇襲白登山,因此在四野土地中埋設了五百枚機發地雷,事先都做了暗計,一旦使用不上,還得原樣取出。免得開春誤傷百姓。

花當地人馬約定自飛狐渡開關迎入,這是一個小關隘,自外而內是奇險難渡,自內而外卻無險可憑。一沖即破,選擇此處入關,就打消了花當的疑慮。

飛狐渡關隘左右是連綿陡峭的險峰,飛鳥難渡,光禿禿的石壁上難設伏兵。山脈綿延如龍,與大同西面草原隔絕開來,成為天塹,伯顏的大軍斷不可能翻山越嶺自此處入關。如果繞過數十里山脈從盡頭殺入,設在遠處的烽燧早早便可發出警訊,封閉關隘,但是為求保險,在關隘原有官兵地基礎上,楊凌還是把荊佛兒地一千兵馬也tiáo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