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運籌(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5006 字 2023-06-03

第377章運籌

碧波湖中盪漾,湖心亭紅柱青瓦,四角飛檐,猶如一只展翅欲起的燕子。高大巍峨的主殿,有前堂、照壁,回廊,中堂,四合院的園藝花園,後堂,後花園,附園,房屋鱗次,曲苑回閣,十分的豪華。

門前寬闊平坦的青石板地面,下設排水溝,通往威國公門前不遠的那條水渠,渠上一橋飛架,連結著兩座府邸。做為一座庵堂,這漢白玉築基,高達數丈的門牌樓顯得太誇張了點兒,不過魏彬魏公公說了,這是從玄明宮那兒拆下來的現成材料,總不成再敲碎了做成小的,勞民傷財所為何來?

昔日八虎之一的魏公公如此憂國憂民,楊凌還有什么好說的?只好由得他去。皇庵門前的石獅子也是從玄明宮搬過來的,高大無比,騎在馬背上還看不到獅鬃,因為它的基座就很高大。

這座皇庵還未完工,還可以看見工匠們搬運著東西進進出出的。門口旁移植過來的千年銀杏樹下,坐著三個人,旁邊放著張桌子,桌上擺著茶壺茶碗。三人都是普通的青布衫,坐在小馬扎上正邊喝茶邊聊天兒,瞧那模樣該是工頭兒一類的人。

出入的工匠有的負責樓亭、有的負責殿宇,有的負責假山,有的負責花草,各有統屬,不認得三人也屬正常,不過經過三人面前時便也格外的賣起力氣來。

三個人,一個是花白胡子的老人,面容清瞿和善,一個是年輕的公子,鼻直口方,目似朗星,還有一個白白嫩嫩。臉上不笑也帶著三分笑意,雖然年過五旬,下巴卻光溜溜的不見一根毛兒,看起來就象一個很慈祥的老太太。

一個粗袍窮漢在周圍轉悠了半天,才鼓起勇氣湊過來,陪著笑小聲道:「三位爺,這兒……..還招工么?」

他瞧著那不長胡子的老頭兒最是和善,所以這話也是對他說的。不料那位挺和氣地沒胡子老頭兒臉子刷地一拉,板著臉道:「嗯!這兒都快完工了,不再需要用工了」。

「哦哦,謝謝老爺!」那人肩膀塌了下來,滿臉失望地道。

見他轉身欲走,年輕人忽然笑吟吟地道:「二哥,你是山東人?」

山東人見了面,如果是陌生男性。不象別的省份叫大哥,而叫二哥,據說是因為山東家喻戶曉的兩個大人物,一文一武都排行老二的關系。這兩位自然就是孔夫子和武松。

那窮漢見這位公子喚他二哥,不禁又驚又喜。還以為是個山東老鄉,連忙陪笑道:「昂,俺是山東人」。

他說著眼中已放出希翼的光,希望這位公子能看在老鄉的面上給他安排個活計。

「喔……..。山東哪地兒的呀?」

「東昌府聊城的」。

「聊城地呀,呵呵,請坐,咱們聊聊」。

那窮漢不敢就坐,陪笑道:「不了,俺就站著回公子爺的話兒好了」。

那公子便也不再qiáng求,微笑著與他聊了一陣。原來這窮漢祖上也是山西人,太祖時候移民山東的。

青衣公子便哈哈一笑道:「呵呵。若非胡大海和那東歸雁,二哥你應該還住在山西老家呢吧」。

窮漢一聽也樂了,說道:「可不咋地,這么說公子爺您也是咱們老鄉了?」

青衣公子但笑不語。

原來昔年山西移民不願背井離鄉,卻被qiáng迫遷離,因此怨恨朝廷,明明是由於戰亂導致人口銳減,這些移民百姓們卻編了個故事。說是朱元璋手下大將胡大海當年在河南討飯時因面目丑陋。很少有人肯施舍他,反而多加辱罵。胡大海在河南受盡當地人欺侮。於是懷恨在心。

後來他投靠朱元璋,屢次戰功,成了大將軍。朱元璋登基後封賞眾將,胡大海只求允許他去河南報仇,朱元璋便下旨允許他去河南,殺一箭之地的人負仇。

胡大海到了河南見天上一行大雁飛來,便心生一計,他一箭射中大雁尾部,大雁帶箭而飛,它飛到哪里,胡大海就殺到哪里,大雁從河南飛到了山東,胡大海就將河南山東一帶殺光燒光,導致赤地千里,百姓一空,朝廷這才不得不移民山東。

百姓們借這個故事,發泄他們對朝廷的不滿而已,可是這移民和胡大海、東歸雁的故事,畢竟是犯忌的事兒,雖說官府對這種傳說寬松的很,並沒人去理會,但是大家伙兒也只是私下說說,沒人敢擺到台面上來,而且這故事只有山東當地百姓才知道,這青衣公子和他這么開玩笑,那一定是老鄉無疑了。

他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那窮漢頓時親熱了起來,態度也隨意多了,便順勢搬了那馬扎坐下,和青衣公子攀談起來。

白衣軍鬧山東時,他便攜老扶yòu回了山西,可是雖說父祖輩時常提起那兒,畢竟已離開百年有余了,哪里還有一戶親戚?又去投靠何人?再說趙燧正在山西,那里也不安寧,於是他又全家逃進京來。

青衣公子笑道:「趙瘋子呀,聽說他在山西沒有四處攻城掠寨,而是逃進了中條山招兵買馬,可有此事呀?」

「是地呢,趙瘋子可不象流里流氣和楊瞎虎,他也不到處搶劫,不搞什么攻城拔寨、流動殺掠的事情,也不靠開倉放賑來吸引飢民,聽說他在山里頭開府建衙,練兵習武,還招納四方流民耕種,現在紅娘子軍也去投靠他了。

要說這人,說他是匪不象匪,說他不是匪又常和官兵對著干。俺總覺著這么整不那么對勁兒,俺還有老婆孩兒,所以就沒跟著去瞎鬧騰」。

青衣公子哈哈一笑,說道:「二哥,你這么做是對的。嗯……..京師里頭流民太多了。要找點兒活可不容易。山東那邊倒是已經恢復了平靜,可是今年春上鬧白衣匪,到現在早誤了農時,要是流民都回山東,衙門也沒那么多賑糧周濟呀」。

「昂,說的是呢,要不俺咋沒回去呢?」窮漢說完,哭喪著臉道:「可是回去沒生路。留在京里又找不到活干,俺這老婆孩兒,一大家子的人,可咋活呢?」

「我給你指條活路,你看怎么樣?」青衣公子沉吟了一下道:「朝廷現在在遼東開作坊、建牧場,有多少人要多少人。那地方地黑土地肥的呀,灑把種子下去,秋後就有個好收成。山里好養活人吶。野jī狍子肥兔子,有時候在草踝子里走著就能驚起一群。你在這整天靠打打零工、乞討些吃的能頂一輩子嗎?要我說不如闖關東,說不定能混出個樣兒來」。

「闖關東?」窮漢一聽,頓時猶豫起來。

青衣公子輕輕嘆了口氣,說道:「你要是打算靠打零工、要口飯活命。其實也能熬得下去,可你地孩子怎么辦?讓他長大了繼續走你地路?在那里種地、打獵、在船廠、皮甲作坊、牧場做工、甚至在互市場里做些小生意,也算是個正當的活兒,熬上幾年給孩子掙份家業出來。娶媳婦兒、再生個胖孫子,不好么?

那里是朝廷支持的地方,去了就先給房子、給份口糧,而且不用你自已一路走去,北門口兒設了『志願移民署』,去報個名兒,官家管著用船送你們去,一路還管吃管住的。你說呢?」

為了孩子,這個理由徹底打動了那窮漢,他思忖片刻,一拍大腿道:「你說的對,俺自已能要飯,可不能讓孩兒長大了還干這個。公子說的是北城門?俺……..俺五個孩兒呢,衙門肯管俺們么?」

青衣公子一下被逗笑了,說道:「放心吧。你盡管去報名。朝廷這點飯還是管的起地,不過到了地方可就得靠自已了。掙錢地門路多的是,不肯吃苦可不行」。

窮漢把xiōng脯拍的嗵嗵直響,感激地道:「公子爺你放心,俺有力氣,也不惜力氣。俺這就去報名,要是俺將來混出個名堂,一輩子記您的好兒」。

望著匆匆離去的窮漢背影,青年公子微微地笑了。

駛往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官方移民,此時已經開進了黑龍江。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是大明朝廷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衙門,管轄范圍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而有庫頁島。其境內地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達斡爾等族人民,多以漁獵為生。但均是大明子民。

北方諸衛,被女真三部、朵顏三衛分割地支離破碎。奴兒干地區被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與沈陽衛隔開,沈陽衛與遼東衛被建州女真和朵顏三衛隔開。

現在這些部落勢力尚弱,而且對大明還沒有反叛之心,各個衛所之間尚能彼此聯系,一旦這些本地部落漸漸qiáng大起來,而且起了異心,幾大軍事駐地立即就會被分割孤立開來,圍而殲之。

楊凌移民第一步,就是向大明最北方地奴兒干都司移輸漢人,漢人移民的大量增加,在改變奴兒干都司境內種族構成比例地同時,必將大大增qiáng朝廷在此地區地影響。

而且奴兒干都司緊挨著的就是女真三部中最落後的海西女真,他們只懂得狩獵和打漁,jīng通農耕和養殖的漢人移民,要同化這些女真三部中最落後最原始地族群,實在是再容易不過。

一畝土地能打多少糧食?一畝草場才能養活幾頭牛羊?落後的人並不傻,他們不會有太多的考慮,反而最看重這些實際利益,一旦意識到農耕的好處。這些天生驍勇善戰的馬上戰士在兩代之後就會大明最憨厚忠誠地農民。

這里,早就有關內百姓為了求生費盡周折來到這里,但是官方的大舉移民,這還是第一次,此後,將絡繹不絕……..

氣勢磅礴的黑龍江上,十余艘大船正乘風破浪而行。左側,是一望無際地大平原。在微風吹拂下,綠波起浮,草浪如同大海般波盪。右側,是無窮無窮的原始大森林。

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從遠方望,象是在大平原上鼓起的一個個綠sè的蘑菇包,走近了看,觸目所及都是十丈以上地巨大樹木,松樹、樺樹。柞樹,楊樹……..密密匝匝,有的需要六七個人才能環抱過來。

船上的人歇腳方便時上過岸,他們看到從未有人踏進過地原始大森林中,到處開滿了鮮花、長滿了野菜。蜜蜂、蝴蝶上下飛舞,蘑菇、榛子、粟子,各種野生地果樹數不清,有時一不小心還會踩到一窩窩的鵪鶉蛋、野jī蛋。

這里地獵物很多。最讓他們感到喜歡的就是狍子,這里地狍子從來沒有見過人,它們看到了不是tiáo頭就跑,而是站在那兒傻乎乎的看,人提著bàng子走到跟前,就可以一bàng子把它摞倒,狍子因為他們的到來,得到了一個可愛的綽號:傻狍子。很多年之後。有人用它來形容同類。

這條大江里的大魚他們也沒見過,銀灰sè地魚,長著紅sè的斑點,一張大嘴長著尖銳的牙齒,但是它的肉味很獨特,非常鮮美,據載運他們地當地船民說,這種魚只有這兒有。叫大麻哈魚。

船到江心了。隨著浪頭的激烈撲打,船顛簸的厲害起來。船老大赤著雙腳。象只螃蟹似的出現了,他踩著被陽光曬的暖暖的甲板,晃著光溜溜的肩膀走到船頭,猛地一轉身,沖著船艙里喊道:「船上有山東人嗎?」

遼東衛屬山東管轄,所以最早有條件通過遼東遷居關外的大多是山東人。時日久了這里就留下一個傳說,傳說黑龍江原來叫白龍江,江里住著一條脾氣bào燥地白龍。後來來了一個新的龍神,是一個叫禿尾巴老李的山東人,他打敗了白龍,把這里當成了他的洞府,這里才改名叫黑龍江。

所以行船至此,不管船上有沒有山東人,都得這么大聲問一句,船上的人不管是不是山東人,都得高聲回一句『是』,這樣禿尾巴老李一聽是他的老鄉來了,就能保佑船上的人順風順水不翻船,這是行船的規矩。

船艙里地志願移民大多是山東人,此外還有河北人、河南人,但是聽了船老大喝問,他們立即異口同聲毫不遲疑地答道:「有!我是山東人!」

船上還有幾個和尚、道士以及兩個西洋傳教士,大明在京師建立了西洋教堂地消息已經通過各國使臣傳了出去,分散在呂宋、東瀛乃至南洋的許多傳教士立即高高興興地趕赴大明,這兩位就是自告奮勇要去北大荒傳道布施地。

開船時就這樣問過了,入河口時又問過,他們已經知道這個規矩了,幾個和尚道士微笑不語,他們倆個金發碧眼的洋和尚卻頗知道入鄉隨俗的道理,於是也怪腔怪tiáo地跟著喊:「我們也系,我們系山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