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狩獵(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3003 字 2023-06-03

第405章狩獵

楊凌以前每出一趟皇差,都能天恩浩盪,得到幾天假在家里歇息,不過現在休息倒是名正言順。雖說皇上允他入朝參政,可是他在朝中沒有常職。

你說他負責官吏考成吧,他不能去吏部辦公;你說他負責剿匪事宜吧,又不好讓他去兵部當差。堂堂的國公爺往那兒一坐,你讓人家一部的尚書大人往哪兒搬?

所以他這公差當的愜意,喜歡了就去拜訪一下,議議公事,不想去了就在家里呆著,誰也不能把他怎么樣。楊凌的建議正德皇帝還真當回事了,現在內廷十分穩定,杜甫這個人書讀得不多,可是為人憨厚老實,辦事特別認真,皇上下了旨意,他就讓內務府把皇宮里每日所耗一切物資拉出張清單來,逐項對照,看看哪些可以削減。

這一看可不得了,楊凌所提的,還只是他抬眼就能看著的東西,人們常把賭樓妓院稱為銷金窟,這一看皇宮大內才是真正的銷金窟,每日耗費的銀兩驚人,而許多消耗的物資都純粹是排場。

比如皇上的寢宮、書堂等等,皇上不管在不在,東西有沒有過,該更換的天天更換,獸香、紅燭日日不斷。皇宮里的太監宮女們的月例銀子雖然是有定例的,他們無法多占,可是只要和內務府的人熟,平時討要些東西輕而易舉。皇上的內庫,用光了稟明一聲就得采辦,而采辦起來內務府又能撈一筆,這一筆筆消耗省下來,一年就得幾十萬兩白銀。

坤寧宮、安慶宮、中和殿正在整修,遵皇上旨意也暫時停了,再加上削去了年節的大筆預算。戶部總算暫時攢下了點銀子,可把整天望著空空的庫房,負數的帳目發呆的新任戶部尚書劉忠樂壞了。

黃奇胤當年奏呈裁減冗員,結果被人貶到三等縣做了縣丞,楊凌的地位與他不可同日而語,但楊凌也不敢大意,現在由皇帝自已提出,並下旨執行。這就容易多了。而且以前劉瑾已經qiáng勢執行過一次,再加上現在地朝中百官可不比當年那些欺負老實皇帝弘治的臣子了,所以比預想的要容易的多。

楊廷和知道從京師開始比較困難,先選了南京下手,待那里辦得順手了,也成了循例了,再對北京裁員。這一手玩的高明,南京六部的官就算想走關系托門路也費著勁兒。等他們好不容易托著人了,聖旨也下來了。

冗員的裁減預計將為朝廷省下了大筆的俸銀,而且此事還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地效果,消息可放出去,許多混吃等死的官兒就產生了危機感。平時他們是有事就往外推、或者打官腔壓著不辦,現在是沒事做就發愁,辦事效率空前提高。

這種效率可小覷不得,那時候交通不便。訊息不靈,許多事如果不及時處理,等到想起來時也不用辦了,不是事情已經過時,就是當事人的墳頭都起了青草了。現如今吏治效率的提高,雖然不能量化,但是無形中對整個大明官僚機構來說,產生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要說反對的聲音不是沒有。不過現在當權的人有《吏治考成法》在那兒管著,他們辦事不利是要受到懲辦的,都察院、翰林院地文官們生怕自已也成為被裁減的冗員,為了盡忠職守每天瞪圓了眼珠子挑那些掌權者的毛病,誰還敢循私?執行力度一大,辦事效率一提高,被裁減的冗員連反對的余地都沒有,就只能卷了鋪蓋回家之後。站在院子里罵娘了。

那個時候又沒有上訪辦。誰敢鬧事?就算真有不開眼地,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如狼似虎。他們可是很久沒開張了。這樣一環控一環,層層監督、層層控制,事情進行的很順利。

只有驛站方面清理起來十分費勁兒,別看驛站是個小地方,楊凌管jī鳴驛驛站時,當時的閩文建閔縣令就說過,這官兒許多人眼紅著呢,是個肥差。正因為它是肥差,而且是受地方供養的,它越肥地方便越瘦。

現如今要清理驛站,驛站內部不願意,文武官員們也大多不同意,因為他們地俸祿有限,那時候交通不便,要回趟家,或者家里人往來一趟,耗費的錢實在是太多了,以前占驛站的便宜,現在非公事不許使用驛站,官員們不免有些怨言。

可是正德皇帝認准的事情,很難讓他改變。他當初認准了劉瑾是好人,就連楊凌這么親近的人也費盡心機,最後還是用計才除掉了這個jiān佞。以上種種事情產生的良好效果,使正德不需多加思考,就認准了楊凌提出的建議是正確的,所以焦芳、楊廷和等人見清理驛站阻力較大、怨聲較多時想暫緩執行,一對皇上提出,立即遭到否決。

幾位大學士一看,也只好硬著頭皮執行。為了起到效果,他們還帶頭去做。焦黃焦侍讀被紅娘子抓住,在他家里住了好幾天,臨走時倒沒碰他,只是把府上地糧食全搜羅走了,一俟公娘子離開,他就慌慌張張搭軍驛的車船回了京城,現在焦芳主動替兒子補了車馬費、餐費。

梁儲為了以身作則,明明夫人不想回娘家,偏就故意安排她回娘家一趟,自已找人雇了車馬,派家人隨從,招搖過世的繞北京城走了大半圈兒。官員們本指望他們出面替自已把這塊福利爭回來,不曾想他們倒帶頭執行了,這下子雖心中不願,可也沒人敢再提出了。

其實楊凌也知道官吏們俸祿太低,當然他們另有收入的除外,可清官就不同了。比如楊一清,堂堂的吏部尚書,又不多吃多占的,為了貼補家用,經常幫些大客棧、大酒店寫牌匾。或者哪位富人家婚喪嫁娶,請他寫篇文章什么的,賺點潤筆費,楊凌看著都覺得凄慘。

今後官員俸祿必須得有所提高才行,可眼下這事不能提,得過幾年各項新政產生了效益再說。現在雖有些怨言,用空話安撫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損及地是實際利益。不過等到過兩年得到了實惠,不需要你再去說,他們也會明白當初這么做地正確性。

楊凌並沒閑著,這些事他都有參予出謀畫策,不過他的建議也沒有全被內閣采用。楊凌曾一時頭腦發熱,提出建銀行、發國債以彌補國庫空虛,並且對鴨子聽雷、目瞪口呆地內閣大臣們仔細解釋這兩個新名詞的含義,直講的口干舌燥。幾位大臣甚至包括焦芳,都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興商重利,已經觸及整個文人集團的最高底限了,居然讓朝廷開辦銀行,甚至向百姓舉債。在他們心中簡直是不可思議,如果提出來地人不是楊凌,早被他們斥之為瘋子了。

楊凌想想也是,現在整個就是小農經濟的國家。商業還沒有完善興盛起來,百姓心中對此全無概念甚至毫不理解,這時候就開辦國家借貸,風聲一傳出去,不是朝廷有沒有信用的問題,而是朝廷信用馬上破產,誰都會認為朝廷已經過不下去了。

哪怕qiáng行推行下去,bī迫百姓把錢存進去。bī迫百姓把錢用來購買國債,只要有人傳播些謠言,而朝廷又沒有足夠的金銀備付,借貸來的錢全部投放出去抽不回來,驚慌失措的百姓們擠兌卻得不得償還時,恐怕連富紳們都要揭竿而起了。於是這個激進的主意只好作罷。

楊凌相信這些事情早晚等夠實現,不過現在要cào作顯然cào之過急。北宋年間,由於商業繁榮、商品交易發達。民間就已經出現了紙幣。但是並未形成規模和全民的信用性。到了大明也發行過寶鈔,可是不能足額兌付同面額地金銀。信譽度太低,一經發行,很快貶值,最後淪落的和廢紙一般。楊凌相信隨著大明商業的漸漸崛起,經濟的漸漸發達,信用貨幣將會提早主導貨幣市場,那時這些金融場所也必然應運而生。

楊凌走動六部的風聲一傳出去,做官地哪個不是人jīng,誰還猜不出皇上這次節流又是楊凌的主意?有遠見的知道這是為了朝廷好,從長遠利益來說,每個官員都是獲益的。眼光短淺地不免背後詬病幾句。

可他們也只能背後詬病一番,現下朝中可找不出有份量的人來和楊凌唱對台戲,楊凌又豈能自降身份去尋他們晦氣?楊凌偶有所聞,也只是一笑置之,宰相肚里能撐船,他這個國公又豈能沒有一點雅量?

與此同時,楊凌也關注著北方局勢,現如今草原戰局似乎變的錯綜復雜起來,由於戰事深入原伯顏猛可控制的地段,那是在草原腹地,所以無論是朝廷錦衣衛還是內廠秘探都很難探聽到消息。

吳傑原是錦衣衛關外的秘探頭子,那時他以皮貨商身份同關外大草原上許多部落族長關系良好,後來他tiáo至關內時便藉口老寒腿病發,要入關診治,很久沒有去關外了,現在普通的秘探難以發揮作用,吳傑便親自出馬,重拾老本行,以皮貨商的身份出關了。

楊凌通過內廠渠道也沒有打探到火篩、瓦剌聯軍、伯顏猛可和花當三方的戰況勝負,只好耐心等候吳傑地消息。

這些天他經常讓yòu娘、文心她們以禮佛的名義去皇庵中探望永福公主,自已卻不曾露過一面,只從yòu娘他們口中旁敲側擊的知道,永福公主郁郁寡歡,麗容逾發清減,尤其是一身緇袍,不著脂粉的模樣。清清俏俏的,著實叫人看了可憐。

這一日憐兒帶著盼兒,和盼兒的小跟pì蟲楊大少爺又去皇庵,等到回府剛剛進了自已卧房換衣裳,在書房聽說消息的楊凌就鬼鬼祟祟地跟了來。

院子里一株大樹下,兩個小丫環袖手站在一旁,盼兒領著楊大少爺,一人拿著個木頭棍。正撅著pì股在戲弄一個從樹上掉來地肉乎乎地紅sè蟲子。

見了楊凌進院,兩個小丫環連忙福禮道:「見過老爺」。

楊大少爺見爹爹來了,一仰臉,先嗖地一吸鼻涕,然後笑嘻嘻地對楊凌道:「爸爸,來,看毛毛蟲,大毛毛蟲」。

他地稱呼與盼兒不同。全是楊凌當初一時忘形,以後世的稱呼教他,這孩子就叫習慣了,楊凌對別人只說這是某地方言,易於發音。別人自然也無疑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