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應變(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4002 字 2023-06-03

第410應變

清晨,yòu娘早起梳妝打扮,又去看望兩個孩子,楊凌則箭袖青衣,自去後院習練拳腳。先打了一趟「十段錦」,再使一套「真武兩儀劍」,額頭剛剛冒出一層細汗,就見yòu娘穿著一身雪白的武服短打扮,提著棍子出現了。

楊凌立即做了個收手勢,長劍還鞘,施施然迎上去和愛妻打了個招呼,便趕緊溜之大吉了。他一直擔心娘子會忽然性起,要和他較量一下武功。

其實……..他並不怕yòu娘,也不在乎勝敗,他只是擔心武當山上那些坐在松樹下修身養性的老道長們會被他這個不肖弟子氣的走火入魔。

用完了早膳,在書房里就江南墮民的移民政策、優惠待遇、分批移民的步驟和安排又仔細推敲了一遍,擬出了一個初步的條陳後,便著人持了自已的貼子去見焦芳,請閣老散了午朝後來,下午來府上商議要事。

然後他就陪著兒子、女兒在後花園里玩起了捉迷藏。直到天將晌午了,估計永福公主縱有什么早課、雜事的也該全辦完了,現在當是清閑的時候,他才回到房間,重新穿著打扮。

腰圍錦織抱肚,系以犀角玉帶,盤髻束發,頭戴四方平定巾,雖非王侯的正式打扮,卻既大方休閑又不失庄重。一切收拾停當,楊凌來到前廳,高管家見國公爺要出門了,忙著人喚來一眾家將護衛。

楊家對門兒還挺熱鬧,橋這邊還好些,過了橋那邊是幾十丈寬的空曠場地,全是平坦的大青石地板。當初為了運送各種石料、木材維修園子,魏彬從官道上引下來一條路,修的平平整整,穿過皇庵門前徑直又向前去,左邊是那道河流,河邊植有高樹,右邊是高大的皇庵圍牆,中間的路既寬又平。

兩里地外楊家那十多畝地和近山的地方。蓋起了大片地房屋,里邊住的是當初應聘來蓋房子的流民、工匠,現在皇庵蓋完了,一些人繼續去其他地方討生活,一些流民則去了關外闖世界,還有一些則留在了這兒,在那里建起了一座由移民和工匠組成的小村庄。

好在皇庵這么龐大,斷不可能讓公主殿下和陪同公主出家的那些宮娥們去剪枝栽草、打掃偌大的庭院。管理園林和栽培花草,這些事都需要下人做的,所以這些人在這里並不愁沒有活計。

由於這個新村庄的存在,這條路上就不平靜了,人來人往地很熱鬧。自從永福公主遷至皇庵後。京城許多王公大臣、豪門世家的女眷如果要敬香禮佛,都會選擇來這里,畢竟皇庵雖多,可是公主在此出家修行的可就這么一座。

出於獵奇心理也好、出於想敬獻香油討好皇帝的心理也好。亦或純為能來逛逛平時根本沒資格進去的皇家園林……..皇庵,反正這里的香火特別的旺盛。

永福公主在後殿修行,前殿交給了從其他庵堂邀來的一位真正地尼姑慧清大師及她的一眾弟子,這川流不息的香客都是出手闊綽的豪門貴介,香油錢源源不斷,可喜壞了慧清老尼,老人家每天都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楊凌的衛隊過了橋頭一瞧。嗬!這個熱鬧。皇庵門前車水馬龍,進香地、賣水果賣茶葉蛋的、賣香的卜卦的,還有測字畫畫兒地,人來人往磨肩接踵。

劉大bàng槌腆著大肚子,把蒜頭鼻子一皺,有點兒不樂意了:「公主殿下脾氣好,不在意這些,可也不能這么亂吶。要是萬一藏個刺客。措手不及的,怎么保護國公爺?」

他把綠豆眼一瞪。大手一揮,喝道:「來呀,把這些閑雜人等都給我驅散了」。

「是!」幾個jīng壯的漢子立即沖上前去,高聲喝道:「散了散了,都閃開些,皇庵重地,誰允許你們在這兒擺攤子的?繳稅?繳了稅也不行,統統回避,威國公爺要入庵探望公主殿下,全都回避!」

楊凌剛走到橋面上,一看這陣式差點兒沒背過氣去,他氣急敗壞地把劉大bàng槌叫過來,兩只眼睛瞪著他,一雙腿哆嗦著,恨不得一腳把他踢橋下邊去:「你……..你喳呼啥呀你?唵?你生怕人家不知道是咋的?」

劉大bàng槌納悶地撓撓頭,說道:「國公爺,俺是為了您的安全,這些擺攤賣貨的都占道了,太擁擠了,俺……..俺知道國公爺愛惜百姓,可咱們也不能這么慣著他們吶,再說也就趕開一小會兒」。

楊凌哭笑不得,他有氣無力地翻了翻眼睛,道:「大bàng槌啊大bàng槌,這……..這是尼姑庵吶,本國公又未攜帶女眷,我個大男人跑尼庵來拜的什么佛,上地什么香?你這么大呼小叫的……..你……..你……..你不知道人言可畏啊?」

劉大bàng槌一拍腦門:「哎喲!對啊,唾沫星子淹死人,閑得無聊瞎扯淡的人多著呢,咱得注意點兒是不是?明白了明白了,對不住啊國公爺,俺……..俺忘了,俺這就去」。

劉大bàng槌追回去大叫一聲:「都滾回來!」然後把人馬都召集回來,匆匆囑咐幾句,那些家將們回頭看看楊凌發黑的臉sè,馬上都象霜打的茄子,蔫了。

再瞧他們,雖然布成一道防線護著楊凌,卻一個個鬼鬼祟祟的,也不敢說話,要有人和他對個眼神都趕快扭頭避過去,好象生怕人家知道他是誰似的。

他們剛剛喳呼完,唬得那些鄉民抱著茶葉蛋鍋、搬著測字攤子正要躲避,現在卻又變成這副模樣,好象要去做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似地,楊凌站在橋上。目睹此情此景,一時悲從中來。

劉大bàng槌興沖沖地跑回來:「國公,沒事了,俺叫他們pì都不許放一個,沒人再……..,咦?國公爺,你喘地好厲害,這手怎么啦?是抽筋嗎?」

「國公爺。您別不說話啊,你光哆嗦哪成啊,您......這是要拔劍嗎?要不俺幫您拔得了」。

楊凌噎了半天,可算順過氣兒來了,他抽搐著兩只手道:「好、好好,快幫我拔出來,我、我一劍捅死你個王八蛋!」

楊凌覺得自已很冤,當初怎么就收了這么個活寶當侍衛?

劉大bàng槌覺得自已更冤。比竇娥還冤,最近怎么盡是好心辦壞事啊,一門心思為了國公爺,結果又挨國公罵了……..

楊凌現在是退也不是,進也不是。猶豫了半晌,他才硬著頭皮,擺出一副無比光明磊落的模樣,在小商小販、進香地官宦女眷、測字算命地神棍們注視下。不快不慢,四平八穩地走向皇庵。

進了大門,楊凌依然帶著『平靜』的微笑,帶著一副『坦然』的表情,繼續不急不緩地向前走。

門兩側綠的微帶黑赫的高大梧桐下,是兩圃金黃的菊花,四周的喧囂不見了,一切都忽然變得寂靜下來。靜的仿佛那花枝在風中地搖擺聲都聽得見。

楊凌雖然眼珠都不轉,卻感到好象所有香客,尤其是那些官宦、豪紳的夫人們,都在用意味深長的目光看著他。

秋風颯颯,金黃的菊瓣吹落在他的腳下。「這些整天悶在後花園里的小姐太太們,一定會充分發揮她們的想象力,不用到明天,也許下午。各種版本的謠言就要出來了。想到這里。楊凌忽然覺得嘴里有點兒發苦。

菊花落,滿地黃。他地笑容很受傷……..。

「那個家伙一直沒來看你呀?」永淳坐在炕沿兒上,雙手扶著炕面,一雙腿子悠盪著問道。

「什么那個家伙?人家是國公,你是皇家的公主,得注意談吐」,永福公主嗔怪地瞪了她一眼。

「好好好,就你向著他,我叫姐夫您愛聽了吧?」

「說什么呢你」,永福稍顯蒼白的臉頰頓時一片暈紅,走過去作勢欲打。

「呵呵,少來了姐,你愛聽呢對不對?從小的姐妹,別看我小,你可騙不了我」。

永福羞的無地自容,只好負氣地在她旁邊坐下,幽幽地道:「你就知道tiáo侃人家!唉!你讓姐姐怎么辦呢?我也只能做到這個份兒上了,總不成對他說……..說人家不計較名份,就是願意跟著他?

其實......我原來只是......只是愛慕他吧,可是現在靜下心來想想,嫁給他還真地比招個駙馬這一生要快樂的多。姑姑她們的情形你也不是看不到,嫁了駙馬,其實就是守活寡,困在十王府內和幽禁差不多。

我寧願不要公主的名份,和心愛地人常伴一起的時間反而要多的多,也更加隨意自由。那個人是他,我更加心甘情願了,可是......,唉!秀亭,你還小,你不懂的,這種話你讓我怎么說的出口?」

「為什么要你說?」永淳杏眼圓睜:「我就不信他姓楊的看不出姐姐對他的情意,他是男人,就不能有些擔當?」

「你叫他怎么擔當?」永福哀怨地道:「我是帶發修行了,也除去了公主封號了,可是無論怎么樣,我都是先皇的女兒、當今皇帝地妹妹,這層關系是脫不開的,楊凌……..姐姐相信他對我並非沒有情意。可他早有了妻室,他對我敢有一點念頭?」

永淳眼珠一轉,說道:「要不……..我去對皇兄說,讓皇兄給你賜婚?反正你現在沒有公主封號,那些大臣們不能多嘴。你這些日子獨自住在外邊,母後也很牽掛你的,我看母後的意思已經有些後悔了,如果現在對她提出來。她也不會反對的」。

永福握住她地手,怨聲道:「皇兄允許我做到這個份兒上,已經極是難得了,皇家最起碼的體面還得顧吧?要皇兄主動賜婚?群臣就算不能阻止,可是誰能堵住他們的嘴不讓他們暗中笑話?就算我不在乎,皇兄地臉面也不顧了?」

永淳焦燥起來,憤憤然道:「讓他求婚他又無膽,皇兄賜婚又覺沒臉。左也不成右也不是,那要怎么樣嘛?你就這么耗著,真地終老尼庵不成?再過兩年就成了老姑娘了。」

永福公主眩然欲淚,忽然一轉身撲在床上嗚咽起來,永淳公主一扭頭。見姐姐抱著枕頭抽抽答答著,只翹著個渾圓的小pì股在炕頭上,氣得她舉起手來,直想在這溫吞水似地姐姐臀部上狠狠抽一巴掌。

她咬了咬chún。恨恨地放下手,然後咬著薄薄的嘴chún,眼珠子嘰哩咕嚕亂轉,不知打起了什么主意。

過了一會兒,她忽然眼睛一亮,然後也一轉身,趴到姐姐旁邊,貼著她地耳朵嘀嘀咕咕地說起來。

永福的抽噎聲漸漸停止了。聽到後來她忽然驚呼一聲,說到:「你瘋了?這種主意也想的出來?不行不行,我才不要,人家羞也羞死了」。

「哎呀我的好姐姐,反正你是非他不嫁了不是么?早晚一樣的嘛」。永淳公主不耐煩地翻了翻眼睛。

永福公主羞的嚶嚀一聲,拉過被子掩住了臉,一迭聲地道:「不好不好不好,我才不要那樣。會被他看輕了的」。

永淳難得見姐姐如此羞態。不禁吃吃笑著去扳她肩膀,湊到她耳邊說起了悄悄話。永福公主扭著嬌軀,又怕聽,又想聽,兩個人時說時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