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廁紙藏秘(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5964 字 2023-06-03

第438章廁紙藏秘

楊凌眼見兩位公主離開房間,連忙一翻身從床上跳了下來,褲子上已經沾了一些米粥,他拉開褲子看看,小兄弟縮的象個蠶蛹,兩條大腿內側通紅一片,輕輕一摸就痛,燙的微微起了水泡。

楊凌吁了口氣,幸好沒有大礙,他急忙chā好房門,將衣褲脫掉,迅速換了身袍子,然後匆匆趕到「壺仙堂」,等他到了地方只見客廳上空空盪盪,桌上還放著一些茶杯,兩個侍女正在收拾,楊凌急忙問道:「怎么只有你們在這里,皇上呢?」

兩個侍女連忙福身道:「見過國公爺,皇上和天師已經出府去了,說是要和瑤王的人馬較量一番」。

楊凌一聽,急忙轉身又朝門外跑,兩條大腿內側被衣料摩擦的有些痛疼,他也顧不上了。楊凌沖出府門,見地上繪著巨幅太極圖的平坦場地上,兩隊人馬對面而立,四面八方旌旗招展,朝廷官兵黑壓壓一片,把這里圍的是水泄不通。

中間空地上以太極圖中分,左右各自站著數百人,左邊清一sè身披明黃戰袍的大內侍衛,一個個衣甲鮮明,刀槍閃亮。右側想來就是那支瑤人隊伍了,他們頭纏包頭巾、身穿青sè琵琶對襟的短布衣、束腰帶,除少數人佩有狹鋒的長刀外,大部分人手中拿的都是簡陋的長矛,想來鐵器對他們而言,也是極奢侈的物品。

正德皇帝一身箭袖輕衣,手提寶劍站在大內侍衛們前面。對面也有一人挺身而出,領先於整個隊伍,那人身軀肥大,盡管此地溫暖畢竟已是冬天,可那人上身竟只穿了個坎肩兒,黑黝黝的一身肉,肥肥厚厚地。

這人布巾纏成的帽子上還chā著幾根羽毛,手里握著一柄九環大砍刀。瞧著雖然凶神惡煞一般,可那人神sè明顯有些不安,他不看對面的正德,卻四下打量著站的整整齊齊,卻密密扎扎,以致於刀槍林立如森林一般的官兵隊伍,想來此人就是那位瑤王盤乞食了。

楊凌瞧著雙方的氣派,不象領兵打仗。倒象是兩位黑社會大佬召集兄弟們砍架似的,不覺有些好笑。他腿上兩個水泡磨的難受,這時趕到地頭見雙方還沒打起來,心情一放松才覺得扎心地疼痛,走起路來雙腿不免劃起了外八字。

他走到正德跟前。只見張天師也正站在一側,苦口婆心地勸著皇帝,楊凌忙拱手道:「皇上,您是四海之主。萬乘之尊,山野蠻夷不知天地之大,口出狂妄之言本就是個笑話,皇上一笑置之就是了,何必跟他們較真呢?」

正德笑道:「朕難得有個機會親自領兵打仗,正好親自教化這些蠻夷,昔年諸葛亮七擒七縱,讓那孟獲從此歸心。一時傳為佳話,朕今日若是讓這瑤王心服口服,從此歸於教化,又有何不好?」

楊凌皺皺眉,扭頭看看站在後邊的唐一仙和三位公主,唐一仙若是一意阻止,估計正德未必會違逆她的心意,但唐一仙十分乖巧。只有夫妻二人時不管如何蠻橫使性。都可當做二人閨房情趣,在外人面前唐一仙決不有絲毫逾越。十分注意維護正德的天子形象。

她在後宅知道消息晚,出來時正德和瑤王盤乞食已經說僵了要動手了,她一個婦人家,自然不好出面阻止,這才讓永淳趕快去促請楊凌,希望他以朝廷大臣的身份勸阻皇上。

可是現在正德皇帝已經出了府門,雙方都已擺開了架勢,此時收兵那就真的要為人恥笑了,楊凌略一思忖,說道:「皇上是一國之君,小小瑤王哪有資格和您對陣?既然皇上要領兵作戰,那皇上您就是三軍主帥,應該居中指揮,由臣來充當先鋒好了」。

「這個……」,正德有些猶豫,對面的瑤王盤乞食瞪著一雙牛眼珠子,見對方嘀嘀咕咕的,不知又在打什么主意,心里更發毛了。

他手下地勇士石頭一貴握著長刀小心翼翼地移前兩步,對盤乞食低聲道:「大王,咱們上山時也沒見對方有這么多人馬啊,你看四下的兵丁,比咱們幾個寨子男女老yòu全加起來都多,金丹寨的天長公說他是天下間最大最大的部落之王,看來是真的了,咱們已經集中了全寨所有地勇士了,可是人數差的太多,能打過他們么?」

盤乞食捏捏肥胖的下巴,懊悔地道:「鬼神是得罪不得的,天師說那些人得罪了鬼神,會給我們帶來災禍,也沒說這個大明地王是鬼神一樣的大王啊。可是我們現在罷手,會被人恥笑的。好在他們的王說過要降服我們,不會動手殺人的,這樣吧,告訴咱們的人,千萬不要傷了大明王的人,一會兒沖出去我就裝作一時失手被他們的王抓住,然後體體面面地認輸吧」。

石頭一貴咧咧嘴,退回去對豆腐三貴小聲傳達了大王的命令,然後兩人分別把命令傳達了下去。瑤人取名婚前男子都叫貴,女子都叫妹,為了區分在貴、妹前邊還要加上其他的字,一般是孩子出生後,父親第一次出門所見到的東西命名。石頭一貴的老爹出門時見到了石頭,就叫做石頭一貴,豆腐三貴的老爹出門時見到了賣豆腐佬,所以便叫豆腐。

此番瑤王領來的大多是青壯男子,成了親的要把貴字改成嗲字,但是大部分還是叫貴地青年。兩人迅速把命令傳達給一大群地貴和嗲,這邊剛把命令傳達完畢,對面正德皇帝也決定做出讓步了,他把寶劍交給楊凌,對對面的瑤王朗聲說道:「好,這第一陣。由朕地愛卿威國公楊凌替朕出戰。」

瑤王一聽叫威國公,官職里帶公,估計是天長公、頭目公一類的管事,敗在他手里也就等於敗在那位大明王手里了,於是便立即做好了戰敗的准備。

正德順手接過一面大旗,威風凜凜地一揮,喝道:「沖鋒,一舉制服他們!」

楊凌立即拔劍在手。高呼一聲:「大內地勇士們,跟我沖!」說完一馬當先,向前沖去。

楊凌兩條大腿內側都破了皮蟄得慌,為了減小兩腿的摩擦,這幾步路跑的可真夠難看,兩條腿松松垮垮的,跑的就象一只鴨子。

他雙眼盯著那位瑤王,拐呀拐的沖到太極圖附近時。由於jīng力太過集中,腳下被微微凸出的石頭一絆,竟然撲嗵一下摔在地上,手中的寶劍也咣啷一聲扔了出去。

此時身軀肥大地瑤王盤乞食揮著大刀,鐵環叮當地剛剛撲過來。那氣勢瞧著十分的威猛,看樣子只要再趕前兩步,一刀就能斬下楊凌的人頭,一見這樣危險場面。幾位公主和唐一仙按捺不住,已經失聲尖叫起來。

這位瑤王瞧著雖然只有一身蠻力,其實那狂傲只是因為在在瑤山諸部落中他的勢力最大,有值的驕傲的本錢罷了,大明四下觀戰的官兵黑壓壓、密匝匝一眼望不到邊,早把他嚇壞了,他豈敢把自已全族所有的勇士全葬送在這兒?

盤乞食本打算過上兩招,就立即棄械投降。可他萬萬沒想到明軍地這位將領還沒打居然就先摔倒了,盤乞食愣了一愣,牛眼珠子狡猾地一轉,腳下加快向他撲來,大刀嘩愣一聲剛剛舉起,然後唉呀一聲大叫,也「卟嗵」一聲摔在地上,大刀脫手飛出。摔到楊凌身邊去了。

雙方手下的兵將眼見主帥遇險。立即都奮不顧身地沖過來,雙方叮叮當當地戰在一起。楊凌萬沒料到這位據說十分了得的瑤王這么不濟事,趕緊搶過他的大刀,那刀足有幾十斤重,楊凌的腕力要揮動這樣地大刀還真夠吃力的。

幸好盤乞食大概是太胖了,摔在地上半天沒有爬起來,楊凌連忙一瘸一拐地跑到盤乞食身旁,把大刀往他肩膀上一放,沒辦法,刀太沉了,他怕架在脖子上鋒利的刀鋒就要真的割下去了,然後大吼一聲道:「瑤王已經就擒,你們還要頑抗么?」

那些瑤兵雖然勇猛,可是對面這五百人都是大內地侍衛,別看平時不起眼,可是把他們放到江湖上,那可個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那些瑤人就算全力反抗也根本不是對手,何況瑤王事先還下過『不要傷人,找機會投降』的命令。

他們本來就被打的落花流水,這時一見瑤王被擒,立即紛紛棄械投降。正德皇帝手中的大旗剛剛揮動了兩下,一見這場面不禁愕然道:「打完了?」

楊凌叫人將瑤王押起來,一瘸一拐地走到正德身邊,覆旨道:「回皇上,皇上神威無敵,瑤王兵馬一觸即潰,咱們已經大獲全勝了」。

正德不知道這瑤王根本就是被四下雄壯如山的「啦啦隊」給嚇的主動投降,一聽這話不禁哈哈大笑,他笑完了又覺的有點遺憾:諸葛亮可是七擒孟獲,我這才一擒,這樣哪行啊?」

他想了想,對那瑤王喝道:「你這小小蠻王狂妄自大,非要與朕地天兵一戰,如今你可服了?」

瑤王連忙點頭,一迭聲地道:「服了,服了,大明王天下無敵,小王服了」。

正德皇帝一聽大怒:這廝也太不配合了,怎么這就服了呢?真是慫包蛋一個。他恨恨地瞪了眼盤乞食,恨不得上去踢這胖子幾腳,他把手一揮,冷笑道:「只怕不見得吧?」

「啊?」

「朕看你是口服心不服,方才是你不小心摔了一跤,作不得數,朕現在就放了你,咱們再打過」。

這一下那苗王和楊凌都傻了眼,正德不管那套,立即叫人放了瑤王,要與他重新一戰。而且這一次要親自上陣。楊凌苦勸不止,想想這支瑤人隊伍看著雖然不象想象的那么厲害,但是上千人戰在一起,刀兵無眼,實在是太危險了,便提議道:「皇上,既然這樣,那不如雙方各出十人。畢竟瑤王已有輸誠之意,免的人馬太多照顧不周傷了他性命」。

正德皇帝只要有仗打就行,人多人少倒不在乎,立即點頭應允了。瑤王糊里糊塗地被放了回去,他硬著頭皮帶出九名武士站在yīn陽魚前准備再輸一回。

這邊正德皇帝死活非要親自出戰,楊凌無奈,挑選了九名武功最高的大內侍衛,暗暗囑咐他們至少有三人片刻不得離開皇帝左右。其余六人負責迎敵,又吩咐軍中神箭手暗自作好准備,一旦仍有不妥,有人試圖對皇帝不利時,那就顧不得是不是單打獨斗了。先把他射成刺猥再說。

楊凌跑前跑後,直到正德皇帝等的都不耐煩了這才安排好,正德皇帝領著九大侍衛走到前面立定,探手挽了個劍花。威風凜凜地喝道:「兀那瑤王,且看朕親自……」。

「轟」地一聲吶喊,正德還沒說完,只見三個侍衛成品字形護住了他,另外六人龍騰虎躍,南拳北腿,一眨眼的功夫,對面的九名勇士全部摞倒。六柄明晃晃地綉春刀嘩啦一聲全都架在了瑤王盤乞食地脖子上。

瑤王兩眼發直地看著正德,正德地眼睛也有點發直,得了楊凌授意的杜甫立即振臂高呼:「吾皇神勇,戰無不勝!」

四下數萬官兵齊聲高呼:「吾皇神勇,戰無不勝!」,那聲音氣壯山河,把瑤王嚇地一哆嗦,連忙就勢認輸道:「小王認輸。小王認輸了」。

正德覺得無聊。他一擺手,很大方地道:「放開他。這一次朕是出其不意,勝之不武。你去准備准備,咱們再重新打過」。

楊凌一聽氣的臉都青了,那位想輸都不行的可憐瑤王又被放了,回到本陣與大家一商議,這樣的打法實在是沒辦法再進行下去了,還是老老實實認輸得了,瑤王便帶著石頭一貴、豆腐三貴恭恭敬敬地趕回來,取下佩刀雙手舉過頭頂,單膝跪地道:「大明地王,小王認輸了,願意歸順大王,再不敢有一絲一毫反意」。

正德正等著再戰,一聽他要認輸,不禁蹙起眉上下打量起他來,楊凌等人見正德繞著那位可憐的瑤王轉了三圈,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禁面面相覷,卻見正德陡地後退兩步,大喝一聲道:「來人,把他們給我拿下!搜身!」

身邊侍衛如狼似虎,呼地一下沖了上去,把三個嚇傻的人給抓了起來,然後在身上胡亂搜索,把他們懷里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掏出來扔了一地,最後從瑤王盤乞食懷中搜出一柄兩指長的小銀刀。

正德哈哈大笑,十分得意地道:「朕就知道,你這廝是口服心不服,你是假意投降,暗藏利刃要行刺朕么?」

瑤王望著那柄小銀刀欲哭無淚,楊凌的鼻子都快氣歪了,他正想上前,卻見正德一擺手道:「朕知道你被朕識破了詭計,心有不甘,哈哈,你放心,這回朕還是放了你,咱們再堂堂正正打過,一定讓你心服口服便是了」。

盤乞食已經快崩潰了,想他縱橫金丹山,諸寨大王誰不敬他三分,向來只有人降他,從來不曾他降人,想不到今天遇見了正德皇帝,欲求一降而不可得,堪稱獨孤求降了。

他可不想再被人當猴耍了,盤乞食「卟嗵」一聲納頭便拜:「英明神武的大明王啊,盤乞食這回是真的服了,心服口也服,求求你,你就讓我降了吧」。

楊凌實在不能容忍正德胡鬧下去了,連忙道:「陛下神勇更甚諸葛武侯,他老人家來回放了七次才降伏孟獲,皇上剛柔並濟只用了三次就讓瑤王誠心歸順,實在是比諸葛武侯還厲害地多。我看這瑤王在皇上一雙慧眼之下,已經沒有什么伎倆可施,他是誠心歸順了,皇上開恩,你就……你就允許他降了吧!」

正德見此情景,問道:「你是真的肯歸降了?那好吧,朕就准你降了。從此安份守已,在朕的治下,金丹山中任你逍遙,切不可再容納反叛,以免自誤!」

「是是是,小王遵命!」盤乞食眼淚都快下來,他現在總算如願以償的投降了。

楊凌生怕正德皇帝又反悔,連忙揮手讓侍衛們放開他。然後自地上拾起他那一堆破爛,笑吟吟地遞回他手上,說道:「當今皇上仁慈,對你們一向寬宏大量,你肯幡然悔悟,沒有……,咦?這是什么?」

他把那堆東西遞回瑤王手中時,發現其中有一本破破爛爛的小冊子。里邊地字跡竟是漢字,照理說瑤王恐怕連漢字都不認得,這是什么東西?

他抓在手中隨手一翻,竟見及其中有當今朝中一些大臣地名字,不由驚奇詢問。這位瑤王連忙畢恭畢敬地解釋一番。原來這書冊竟是從寧王世子那兒得到的。

本來他收了寧王世子大批金珠玉寶,待他如上賓,可是聽了張天師的話,知道此人將會給整個苗寨帶來巨大地災禍。便聽從天師之言,親自押送他上龍虎山交還人犯。

擒拿世子等人時,瑤王從他身上搜出這本書冊,瑤王覺得那紙張柔軟,正好用來方便,於是一路上便將這冊子當成了廁紙,想不到正德懷疑他是假投降真行刺,把這冊子搜了出來。

寧王世子逃命之時。把攜帶的金銀財寶為了收買瑤王都交了給他,身上卻藏著這樣一本記載著朝廷大臣名字的書冊,此物必然十分重要,楊凌的臉sè慎重起來,他匆匆一翻,總算看出了其中門道。

這本瑤王的『廁紙』上所記載地,竟是寧王這么些年來交通往來的朝廷、地方官員們的帳簿,誰收過他多少禮。為他做過什么事。上邊都記載地清清楚楚,只是前邊二十多張已經被扯掉了。

一共不到五十頁的反賊名單。居然被這位瑤王擦pì股用掉了二十多張,楊凌抬起頭,無奈地望向這位黑黝黝的胖漢。盤乞食見他神sè,忙討好地道:「這紙張十分柔軟,如果威國頭目公喜歡用,那小王就把它送給你了!」

瑤王降服了,寧王世子等欽犯也交給了官兵。楊凌回到天師府,和正德皇帝仔細翻閱書冊,發現越往後所記載的官員官職越大,其實這也符合規律,最先容易被收買利用的官員總是官職較小易收買地,官兒越大,這胃口也就越大,要想把他們喂飽了,讓他們為寧王辦事自然就不那么容易。

這樣看來,前邊的二十多頁雖被瑤王用掉,可是上邊記載的也不會有什么能夠影響大局地官員。另外,這本帳冊記載地是寧王交通朝廷和地方大員地證據,可是那些官員並不見地都是投靠寧王肯隨之造反的人。

許多人只是厚利之下為他行個方便,比如寧王以剿匪等名義購買兵器、糧草時給他開開綠燈,有的只是和他關系較好,如果有地方官員彈劾寧王府橫行不法、逾制逾期矩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未予追究地。

楊凌生恐正德一怒之下按冊索人,再依口供大索天下,造成一片恐怖。現如今寧王已經伏法,國家正待全力發展的時刻,許多官員同寧王府的往來未及於亂,一律嚴懲對朝廷政局造成的破壞太大。

但是其中有些官員已經投靠了寧王,只待寧王起兵,兵馬到了他的轄區便會里應外合,配合造反的叛賊一黨,亦或違律為寧王提供大量便利的人員,比較南鎮撫司錢寧,曾經在寧王厚利引誘之下,竊取了佛郎機炮的研制圖紙提供給寧王,這樣地官吏就得以法嚴懲了。

在楊凌勸解之下,正德怒氣稍斂,他吩咐楊凌把冊中所載官員分門別類進行整理,這件事雖秘而不宣。但是必須的秘密進行處置。有些官員要逐步進行貶謫,有些雖未涉亂但是與寧王關系密切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員為了安全起見必須tiáo換職位,此外就是把那些已經觸犯刑律的官員繩之以法。

楊凌仔細甄別直至深夜,多多少少有所涉及的官員太多,就連楊廷和大學士也收受過寧王地厚禮,要是依著朱元璋那樣的株連方法,這位大學士怕也得人頭落地、滿門抄斬了。現如今正德皇帝雖不會采用如此酷厲的方法,但是可以想見。待朝廷政局再穩定一些,楊大學士必然被逐出內閣,換上一個閑職。

楊凌心情煩悶,他把整理地宗卷鎖好,一時沒有睡意,便推開房門走了出去。夜間空氣清冷,天上繁星閃爍,楊凌背著雙手。慢悠悠地踱在長廊下。

長廊下每隔幾步掛著一盞燈籠,在夜風中輕輕地搖曳著,天師府內除了皇帝地住處沒有安排固定的警衛,外圍巡弋地兵丁倒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十分的嚴密。楊凌走到廊角。仰臉望著天上閃爍地繁星,暗自思忖著朝野地方將要發生的一系列人事變動,長長地吁了口氣。

如今皇帝巡幸在外,這些事不能馬上處置。要想平穩地解決這件人事危機,首先得等皇帝回到京師,回到天下的權力中樞,置身於京營數十萬大軍的保護之下,其次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以雷霆手段迅速解決,以免有些手握重兵的地方官員狗急跳牆,再生出事來。

楊凌正在思忖著。忽地眼角黑影一閃,楊凌定晴一看,只見一道纖細的人影兒匆匆走過右邊假山旁的曲徑長廊,扭頭回顧了一眼,這才匆匆向前行去。她那回眸一望,清冷的月光照在她地臉上,楊凌窺的真切,正是小天師張符寶兒。她手中好象還端著什么東西。

楊凌好奇心大起。這個小姑娘半夜三更不睡覺,鬼鬼祟祟的在做什么?楊凌立即翻身跳過護欄。在花草叢中小心翼翼地追了上去,他追到一個月亮門兒,在門口側身停了一下,然後悄悄探頭向內張望,見張符寶走到一座殿閣前,又謹慎地回頭看看,然後推開房門一閃身走了進去。

天師府是一座王府規格的建制,大小院落層層相連、環環相套,許多房屋用來祭祀神靈或有重大舉動時舉行各種儀式所用,平時都是閑置的。楊凌心道:「半夜三更,她一個小姑娘跑到這兒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