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戰端初現(1 / 2)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5495 字 2023-06-03

第456章戰端初現

七十里的賽程,對於這些騎士來說並不算很漫長的路,當賽手們絕塵而去時,遠遠的,兩翼有無數的牧民們也跨上馬背興高采烈地追了下去。

楊凌見此情景,暗暗放下心來,賽手們沒有馬鞍、馬鐙,,身上沒有武器,僅憑個人身手,就算有人心懷不軌,誰能是紅娘子、荊殺神這三個內外家頂尖高手的對手,四下尾隨而去的牧民也打消了有人施放暗箭的可能。

所有趕來參加盛會的牧民們擁擠在大賽回程的盡頭,翹首企盼著遠方出現第一道矯健的身影,就連白音和阿古達木也緊張地站在高台上縱目遠望,畢竟,這不是一項普通的比賽,那關系著他們家族一世的榮光。

而這個時候,楊凌卻施施然地回了營帳,吩咐人擺上美酒肉食,准備吃午餐了。成綺韻踮著腳尖兒望了一陣兒,翩然掠回帳內,解下面上的白紗笑道:「大人倒是沉的住氣,不想盡快知道結果么?」

柳眉秀項,秀sè可餐。楊凌欣賞著她的姿容笑道:「看又如何,我們左右不了比賽的結局,它該是什么樣的,終究是什么樣子。守不守在那里,結果是一樣的。那又著什么急?」

他給成綺韻面前擺上一雙筷子,說道:「我們地功夫在外面,不在賽場里。要盯住各方的動靜,尤其是白音。無論他們有沒有動作,在大賽結束之前,我們的行動必須展開。這次那達慕大會,最後的勝利者不是勇奪三藝之冠,抱得美人歸的人,而是我們。」。

成綺韻莞爾一笑,在椅上坐了下來。她還沒有把自已與紅娘子商議的聯盟之外再聯姻的事告訴楊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雖然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的命令。卻始終變不成不擇手段地人。

事先告訴他,一旦他出於種種考慮予以阻止,自已從一年多以前就開始集中所有財力扎根東北,擴大楊家私人勢力和影響的種種努力就要付諸流水。先把事做下了,讓它無可挽回。到那時為了楊家、為了成千上萬忠於他的部屬,他想不答應都不成。所謂黃袍加身,大概如此。

「他能替紅娘子那個不象女人的女人堵窟窿,難道就不能替我擔當一回?何況人家是為了他好」。想起楊凌當初對崔鶯兒滿腔豪邁、一力擔當的話。雖說內中有種種緣由,成綺韻心里還是有點酸溜溜的。

金黃sè的烤羊排、肥嫩可口的燉羊腿、紅燒羊蹄、手扒羊肉,當然也少不了清醋、香油淺淺tiáo味地野菜珍磨,香氣撲鼻而來,沒有中原飲食的jīng致華美,但是風味迥異而可口。

尤其是在這牧歌和牛羊的歡叫聲中,望著海洋一般碧綠的大草原時,那食物的獨特風味似乎也更加明顯。楊凌忽然發現。可以佐餐地秀sè,不只是成綺韻,還有這塞外的風光。塞外的粗獷和原始,同成綺韻的優雅和秀美相映成趣,令人食欲大開。

楊凌掂起鋒利地小刀,將一塊酥脆可口的乳羊排連肉帶骨切成幾塊,用刀尖扎著最肥美的一塊遞到了成綺韻的盤子里,成綺韻則為他斟上一杯殷紅如血的西域紅葡萄酒。心里盤算著主意。低聲道:「

大人盡管放心,論心機。草原上的人終究要差上一籌,離間、除jiān、整合,我相信一定可以順利地辦到。但是我擔心的是,一旦銀琦成功,我們如何把她的勢力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一條套馬索,可以套住一匹駿馬。但是如果它地力量大過一條蛟龍,那么一條繩索是控制不了它的。大人不要因為她是女人,就輕視了她的力量,當一個qiáng大而統一的草原部落出現時,向外擴張是不可避免的,那不是一個兩個頭人所能決定的事,而是整個草原部落的意志」。

「套不住,那就騎上去,駕馭著它,讓它向我們希望的方向去擴張!」楊凌笑吟吟地道。

他呷了一口美酒,說道:「移民駐邊,開市通商,文化融合、民族融合,是一件長期地事,一時半晌是不能見效地。我曾經考慮過能否按照巴蜀一些部族的方法,在整個草原設立流官、建立戶藉、建築城市,加快融合地進度。

但是他們是游牧民族,居無定所,這種管理方式以現在的交通和聯絡條件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再了不起的人也辦不到,成吉思汗打下了一個大帝國,也只能把它分封子侄,劃成一個個的小汗國,最終分崩離析。

伯顏可汗以qiáng大的武力統一了韃靼建立了左右兩翼六萬戶,然而即便沒有我們離間,他的王國也充滿了各具野心的勢力,早晚必然促發內戰。要改變這一切,就得改變他們千百年來形成的游牧、游獵的生存習慣,這並不是一件易事,何況北方草原的氣候、降水、土地條件,也決定著大部分地區不適合發展農業。

要把這股隨時可能形成侵略的qiáng大力量掌握在手中,讓它為我所用,絕不能單靠我們的武力qiáng大和彼此的聯盟關系。要長期穩定下來,在加qiáng我朝自身實力的前提下,一是要加qiáng他們對我們漢人的信賴和共存,二是為他們尋找到適宜發展農耕的廣袤土地,讓他們定居下來。」

楊凌微笑道:「第一件事好辦。草原只有馬、牛、羊,他們沒有茶葉、布料,不會冶煉金屬,缺少五谷雜糧,他們倚賴於我們地東西太多了。以前朝廷把這些做為控制塞北、西域部族的手段,現在從西域的發展來看,還不如敞開了任由民眾做生意,他們的生活中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漢人的產品。這才能真的離不開我們。

第二件事就難一些,關外適宜發展農耕的土地主要在東部,這里現在是大明的衛所和漢民、女真人、朵顏三衛蒙古人三分天下,然而我並不想把這里交給他們,還要想辦法讓他們離開這里,加速朝廷對東北地控制力。

奴兒干都司再到遼東都指揮使司,一直到關內,綿延數千里地。各個衛所被朵顏三衛的部落和女真人隔斷的七零八落,彼此不能互援,大明的驛站交通也極受影響。

只要朵顏三衛離開這里,大明北上的通道就會變的異常順暢,用上幾十年功夫。女真人就會完全漢化,關外將不再是關外,長城將不再是邊界,天子所守的京師將變成大明的中堂花園而不是一道隨時有qiáng敵覬覦地門戶」。

成綺韻托著下巴。痴迷地望著他神采飛揚的樣子,微笑道:「你想的雖好,朵顏三衛肯聽從你的指揮么?要他們搬離居住了上百年的地方,很難啊」。

「一點不難!他們局縮於一隅,始終無法同韃靼和瓦剌抗衡,一旦消滅了伯顏、火篩和亦不剌,廣大地草原牧場就是他們的領地,偏於東方一隅。他們是無法控制這么多部落的,朵顏三衛的領導核心出於他自已地利益需要也必然需要遷往草原腹地的。

遷往哪里最好呢?斡難河是草原上最偉大的英雄成吉思汗發跡的地方,是蒙古人眼中的聖地。如果作為他們的盟友,技巧地向他們建議遷往斡難河,我想銀琦女王不會拒絕吧」。

楊凌笑吟吟地道:「那一片流域水草豐美,沿河地區適宜農耕,具備建立固定城市的基礎。教授他們種植庄稼,有了穩定的收成。族人不需要所有地人都去種田、放牧。隨之就會其他的行當,城市也就真正建立起來了。

不要小看了這件事的意義。農耕和固定的城市,是把他們真正引向文明,同我們和平共處的基礎。」

楊凌望向帳外,遠處,正有一個牧民穿著sè彩鮮艷的袍子,騎著馬兒向著朵顏女王的營帳處馳去。楊凌指著他道:「你看,他腳下那馬鐙,小小的一件東西,根本就不起眼。可是就是它地出現,讓馬背上地民族從它發明時起直到現在,都是任何國家不敢小覷的可怕武力。

自漢唐以來,中原地發展和國家的命運,有多少次受到北方民族的影響?成吉思汗的大帝國橫掃西方,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格局,使無數個國家覆滅、誕生,整個世界都因它而變,甚至沒有任何一個偉大的帝王能對歷史在這么巨大、長遠的影響。如果沒有它的發明,那么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你能想象現在的天下是什么模樣嗎?」

成綺韻聽的悠然神往,從來沒有人去想過馬背民族的qiáng大、整個天下的演變和一個小小的馬鐙的出現有這樣必然的關系和長遠的影響。他的想法很離奇,卻又讓人不得不信服。

楊凌道:「所以,有時候做事,你不必種種條件都得具備,各個方面都得想到。既便你想到了,憑你一已之力也未必做得到。如果你想坐等所有的條件都具備,那么就永遠不會出現那些必需的條件。只需要一兩個方面、一兩個條件就可以了,它自然可以催化碰撞出種種變化。

就象一只馬鐙的出現,改變了某個本來微不足道的民族的力量,從而改變了世界,產生的影響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種族的關系等等方面。我在江南開海通商、引進新式作物加qiáng農耕,那也只是一只馬鐙而已,僅靠它,當然不能就此改變整個大明的國運,可是因之而來的是它帶來的涉及經濟、文化、技術、制度、思想,各個方面會鏈式產生的變化。」

成綺韻聽地似懂非懂。她有些不太明白楊凌所說出的詞匯,可是心里又分明聽懂了他所說的意思,細細品味一番,她不能不佩服楊凌所思所想的透澈。

楊凌將一口鮮嫩可口,還帶著點血絲的烤羊排遞進嘴里,微笑道:「我賣給他們各種漢人的商品,讓他們接受漢人的生活習慣。我讓漢人的雜居和同化,讓他們接受漢人地思想和文化。我用農耕和城市讓他們漸漸遠離他們原來的生活,脫韁的野馬,就會變成一匹溫馴的……。」

楊凌笑而不語了,成綺韻嬌俏地白了他一眼道:「韻兒絞盡腦汁,不過是想干掉人家幾個人,而大人,卻想著『消滅』人家整個民族,也不知是誰更狠些」。

楊凌笑道:「這對他們未來的生存和命運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不是么?牧人的生活看起來很浪漫,其實卻無比殘酷。沙bào、雪災、瘟疫、蟲災、干旱,隨便一場災害就能使得這些游牧部落陷入絕境,他們連人口都不能隨意繁殖,僅靠放牧和狩獵。無法維持他們人口的增長。

難道把一個不符合歷史進程的民族永遠摒棄於文明之外,保留他們地落後和陋習,才是尊重和保護他們的民族特性?我覺得殊無必要,更不值得惋惜。摒棄的不過是一個落後民族的烙印。結果是把他們的族人引向幸福和平。」

成綺韻莞爾道:「人家說不過你。嗯……這樣地話,當她遷去斡難河時,白衣軍自然早已在那里站穩了腳跟。建大城為羈絆,北方有奴兒干都司、有數十萬移民組成的團練民壯為後盾,再加上自京師到北方極遠之地交通已經順暢,衛所形成一道連續的防線,自然不虞朵顏衛會再起異心所造成的威脅是么?」

見楊凌微微點頭,成綺韻眼珠一轉道:「然後。穩定了後方地大明衛所,就可以繼續向北擴張?」

楊凌補充道:「這個擴張的過程,當然不會是只有我們大明的衛所官兵,我會把朵顏女王綁在我們大明的戰車上,用共同的利益,誘使他們的戰士和我們一起去開疆拓土,在並肩征服的過程中,來融合彼此。」

成綺韻笑道:「就象大人把江南富紳豪商、巨賈大戶們拉上咱們楊家商船的法子?」

楊凌頷首一笑:「你看如何?」

成綺韻嫣然道:「甚好!」

她在心里又悄悄加上了一句:「這艘船。這回要由你自已來掌舵!」

科爾沁草原上。克里葉特鄂托克地牧民們正趁著水草豐盛放牧著牛羊,牛羊一只只的膘肥體壯。無數的仔羔追隨著牛羊群,牛哞羊咩,壯大的牲畜的數量,讓牧人們欣然不已,歡樂的牧歌聲在草原上時時響起。

科爾沁部,分為左右兩翼共十三個鄂托克(鄂托克,是部落的意思),近十六萬人,是草原上相當龐大的一支力量。伯顏可汗一統蒙古,把各個部落收編為左右兩翼共六萬戶,只有科爾沁草原不在此列。

由於他們在伯顏一統大漠草原地過程中,堅定地支持伯顏,為他地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伯顏可汗尊稱這個部落為「阿巴嘎科爾沁」,意思就是叔父科爾沁,做為一個獨立的部落,它在韃靼草原上,享有與伯顏可汗近乎平等地崇高地位,它甚至對隸屬於伯顏的兀良哈萬戶擁有統轄權。

科爾沁部落隸屬於成吉思汗同母兄弟哈撒兒系,成吉思汗在所有兄弟和侄兒之中特別看重哈撒兒一系,對他們這一系的子倒都授予崇高的官位和封號。在全體叔伯和堂兄弟之中,成吉思汗系的兀魯黑(大首領)只讓哈撒兒的兀魯黑坐於宗王之列,其他都坐在異密(部落貴族)之列。這份異常的恩寵,使哈撒兒系的子孫無限感激,他們一直忠於大元後裔蒙古大汗。從不動搖。

他們qiáng悍地實力,再加上超然的地位,使他們在這片草原上一直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無論是花當還是火篩、或是亦不剌,都不願意輕易把科爾沁卷入戰火。而伯顏猛可由於猝殺花當,奪回了自已的領地,也沒有向科爾沁部落乞援,所以他們的部落。是這場草原爭霸戰中唯一沒有受到戰火波及的地方。

然而毫無疑問的是,一旦伯顏猛可向科爾沁部落求援,他們的領主必定站在成吉思汗直系後裔地一邊,那時戰火也將燒到科爾沁草原上來,趁著現在的短暫安寧,他們必須要努力積蓄力量和糧草,以應付可能的連綿戰火。

克里葉特部大約有九千多人,在族長的分派下分為三個大牧區分別放牧牛羊。這一部三千多人。在靠近瓦剌草原的地境游牧。

快要中午了,日頭到了頭頂,陽光有些刺眼,數百頂營帳散落在草原各處,一頂頂營帳上邊冒起了縷縷飲煙。不知飢餓和疲倦的孩子們仍然三五成群地躲在帳幕的yīn涼處摔跤玩耍著。

這時候,遠遠的,草原盡頭出現了一道踽踽移動地黑線,一個牧人最先看到了。他立即警覺地撥轉馬頭,扔下成群的牛羊,趕回大帳報信。牧羊犬忠實地替主人執行著守護牛羊的責任,督促著它們仍然留在原地,悠閑的吃著草。

西方,那是與瓦剌部接壤的地方,盡管雙方一直沒有兵戎相見,但是隨著伯顏部與瓦剌部越來越激烈地廝殺。科爾沁部做為伯顏的堅定盟友,早已斷絕了和瓦剌部的往來,從他那邊忽然趕來一支隊伍,牧人們立即警覺起來。

人馬聚集的很快,這些牧民本就是天生地戰士,他們殺起人來,絕不會比用一柄鋒利的小刀屠宰一頭羊慢上半分。

但是很顯然,他們這是虛驚一場。那些大約五百人左右的隊伍走的實在是太慢了。等了好久。牧人們才發現那是一支駝隊,每頭駱駝身上都是大包小裹。堆滿了東西。

駝隊兩側是乘馬的騎士,他們穿著各式各樣、各個種族的衣裳,佩戴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那些人里不但有彬彬有禮的漢人、用韃靼語大聲說笑地蒙人,甚至還有高鼻深目,佩戴著彎月般的烏茲鋼刀的西域人。

悠揚的駝鈴聲靜止了下來,烏恩其欠起pì股向那駝隊後方看了看,幾十頭駱駝,還有幾輛大車,烏恩其把佩刀掛回了腰間,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意。

很明顯,這是一支從西方往東方來的商隊,看他們的人種和車隊有意做出的分離,應該是不同地小商隊,在一路東來地過程中漸漸匯集到一起,互相支援,共同對抗沿途的馬賊、qiáng盜。

他們之中有漢人地商賈,有來自天竺、大食、波斯等遙遠地方的商人,南來北往的過程中他們的駱駝始終載滿了各種貨物。

商隊在草原上是受到歡迎和尊重的,因為他們在空曠的四野無人的草原上,可以為牧人們送來急需的各種生活用品,甚至一些奢侈的消費品,滋潤他們常年累月游弋於草原上的枯燥生活。

不用吩咐,已經有部落的牧人同cào著韃靼語的商旅熱情地交談起來。一個穿著條紋長衫,chún上長著兩撇彎曲如鉤的胡子的男人,在同幾個克里葉特部牧民熱情交談片刻後,在他們的指引下向烏恩其撥馬走來。

烏恩其是科爾沁領主的遠房侄子,是這支部落的首領之一。那人彬彬有禮地向他撫xiōng施禮,簡潔地說明了自已的來意,他叫吞彌,是來自天竺的商人,要到更東方的地方去出售他們的商品,並購買東方的貨物再運回遙遠的西方。他將在此暫時駐扎,並請求允許經由科爾沁人的領地。

吞彌說完,微笑著向烏恩其獻上了他的禮物,一張豪華柔軟的波斯長毛地毯。烏恩其眉開眼笑地答應著,說道:「好吧,你們可以在這里宿營,在我們科爾沁的草原上。我們將保證你們的安全」。

「謝謝你,慷慨的主人」,吞彌微笑著俯身施禮,然後大聲吆喝他們地伙伴們立即就在駐扎休息。烏恩其手下的牧人也散開了,婦人和孩子們也圍攏了來,好奇地打量著這些遠方的商旅,並且小聲地詢問著他們都帶了些什么商品,希望能夠買到自已家里能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