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鋼鐵五年計劃(1 / 2)

「不知清泉這個所謂的規劃能不能說的再詳細一點。」房玄齡站出來說道,比較張楠說的這個規劃似乎和自己的關系比較緊密,所以房玄齡問道。

「自然可以。」張楠笑著說道。

「所謂的規劃,意思就是個人或組織制定的比較全面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和考量,設計未來整套行動的方案。」張楠面不改sè的把從系統中查出來的名詞解釋緩緩的念了出來,此話一出,滿堂皆驚,因為實在是太專業了,李二一臉驚奇的望著張楠,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哦,這么說,就是計劃嘛,也就是所謂的謀而後動。」李二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

「對,沒錯,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臣才問皇上,對於未來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張楠說道。

「這個自然是有的,怎么會沒有呢?這修建軍校,提升我們大唐的國力,這不都是計劃嗎?」李二反問道。

「這個自然也算是計劃,只是太缺乏規律性,臣有一個計劃,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清泉說便是,朕對清泉你的想法還是很感興趣的。」李二說道。

「好,那臣可就說了。這個計劃,臣把它暫時定名為『大唐雄起計劃』,主要分為內政,商業,軍事,科技三個方面。」張楠說完頓了頓,發現所有人都是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仿佛大家對張楠的這個「大唐雄起計劃」十分的感興趣,於是張楠繼續說道。

「首先談談科技這一方面,所謂科技,例如這個連發弩,就屬於科技的一部分,不僅僅是這個連發弩的結構,這個弩的材料,鋼材的打造,都屬於科技的一部分,敢問皇上,我大唐一年的鋼鐵產量有多少。」張楠問道。

「這......如果加緊提煉的話,一年我大唐的鐵產量大概在千萬斤左右吧。」李二想了想說道。(唐初一年鋼鐵產量大概為5000噸,1噸=1000kg,1kg=2斤。)

「不夠不夠,遠遠不夠,這實在是太少了。鐵幣、鋼鐵武器、農具、鹽鍋、釘子、船錨和盔甲哪一樣不都需要鋼鐵的供應,皇上還記得我給你說的工業嗎?」張楠搖了搖頭說道。

李二點了點頭,示意自己還記得。

「鋼鐵號稱工業糧食,對於工業來說,沒有足夠的鋼鐵產量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談。」張楠說道。

「哦,這還少嗎?不知清泉認為這鐵到底多少才算多呢?」李二奇怪的問道。

「額,這個,我算算啊,這個我引入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啊,這兩千斤,咱們算為一噸,我覺得至少鋼鐵的年產量要到十五萬噸吧,至於是多少斤,這個,皇上原諒臣的算學不好,算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