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夕(1 / 2)

「承乾,你可是大唐的儲君,怎么能以身犯險去戰場呢?」長孫皇後苦口婆心的勸道。

「母後為什么不可以呢?我是儲君,也是大唐的一員,為什么就不行呢?」李承乾反問道。這一反問可是把長孫皇後的耐心全部耗光了,本來可以好好交流的事情,長孫皇後看李承乾是鐵了心了要上戰場,於是便動用了自己當母親的特權,對著李承乾說到:「你說什么都不行,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出征,你不能踏出東宮一步,從明日開始虞世南先生還有孔穎達先生lún流來給你上課。」

李二聽見長孫皇後都這么說了,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再糾纏不清了,於是便說道:「行了,承乾你就好好的在東宮念書吧,朕可是會不定期過來的。」李二說完,便給張楠使了個眼sè,示意張楠可以跟著一起走了。張楠沒有辦法,只得給李承乾投出一個自求多福的眼sè,跟著李二還有長孫皇後出了東宮。

一出東宮,李二便看著張楠說到:「清泉,你說朕不讓承乾上戰場,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呢?」

張楠聽完,默不作聲,這種事情怎么說呢,站在當父親的角度上來說,自然是對的,因為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戰場上出了什么意外,可是站在當皇上的角度來說,自然是做錯了,這不僅是對李承乾的打擊,也是對軍校的一個打擊。不過張楠沒有選擇解釋,因為李二肯定是清楚答案的。

看見張楠默不作聲,李二也沒有多問,而是說到:「隨朕來御書房吧,朕已經差人去讓此次出征的將領們在御書房等朕了,你也去聽一聽吧。」李二說完,便背著手往御書房的方向走去,張楠則是快步跟上。

等到李二到了御書房,御書房中的將領們皆是給李二行禮,張楠大致瞅了一眼,這大唐能叫的上號的武將可是全部都到了,看來李二這次是真的要打的突厥亡族滅種了,尤其是那個跑到李二面前勒索的頡力可汗還有突利可汗,張楠看李二這個架勢,就差給這兩個人修書一封寫上洗干凈脖子等朕了。

「諸位愛卿,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突厥人屢犯我大唐的邊境,我大唐邊境百姓不堪其擾,朕每聞此事,寢食難安,所以此次決定出兵突厥。代州都督張公瑾也已遞了折子給朕,列舉了出兵突厥的六條理由,朕且說與你們聽。」

張楠看見李二這個樣子,這算什么,得了便宜還賣乖嗎?不是都謀劃了一年了嗎?這為了給打突厥一個名分,居然列舉了六條理由也是沒誰了。

不過李二可聽不見張楠的心聲,而是拿起奏折交給劉炳說到:「將這六條理由念與諸位將軍們聽。」

劉炳接過折子,清了清嗓子,緩緩念到:「頡利可汗奢華殘bào,誅殺忠良,親近jiān佞,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離,此其二;突利、拓設、欲谷設均得罪頡利,無地自容,此其三;塞北地區經歷霜凍干旱,糧食匿乏,此其四;頡利疏離族人,委重任於外族,胡人反復無常,大唐軍隊一到,必然內部紛亂,此其五;漢人早年到北方避亂,至此時人數較多,近來聽說他們召聚武裝,占據險要之地,大軍出塞,自然內部響應,此其六。」

劉炳念完折子,趕緊將折子放到李二的書案上然後退到一邊。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李二坐在椅子上眯縫著眼睛問道。

「臣等願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將軍們皆是異口同聲的說到。

「好,既然如此,朕可要給你們派發任務了,准備好之後,即刻出征,不得耽誤。」李二一拍桌子說到,雖然此時的草原也下了雪,可是遠沒有到雪災的地步,不過等到大唐的將軍們帶著士兵們到草原之後,估計也就差不多了,按照李二的想法,那是要爭取在貞觀四年來臨之前結束戰爭的。

「代國公李靖,鄂國公尉遲敬德何在?」李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