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人形自走炮馮盎(1 / 2)

老李同志聽後也是微微一笑,對於這種事情,老李同志有著空前的信心,不喜歡和大唐建交沒有關系,那直接把整個國家打下來,也就不存在建不建交的問題了。

「對了,朕今日來不單單是為了看麗質來了,朕要給你說一個人,不知道這個人你聽說過沒有。」老李同志突然話鋒一轉,問道。

「皇上您說,只要是有名氣的人,那臣還真沒有不知道的。」張楠也是笑著回答道。

「你可知道我大唐有一越國公?」老李同志看著張楠道。

「越國公?皇上您說的是馮盎?「張楠想了想,實在是想不出來朝廷里面還有一個越國公,這在長安城里面找不到,就要往外面想,這在外面的國公,也就只有遠處在嶺南的馮盎了。

不得不說,馮盎也是一號人物了。

古代有一句話,叫做流放嶺南,也就是說,犯了錯的官員,雖然最不至死,但是皇上不樂意看見他了,就要讓他滾得遠遠的,其實如果被判流放嶺南,那也就和下了死亡通知單差不多了。

原因無他,蓋因為嶺南那個地方實在是太落後了。

嶺南古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漢初,它是南越國的轄地。所謂嶺南是指五嶺之南,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

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

長期以來,是天然屏障,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系,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

這一點一直到了開元年間時期,張九齡在大庾嶺開鑿了梅關古道以後,嶺南地區才得到逐步地開發。

現如今的嶺南和大唐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互通的。

武德五年的時候,馮盎接受李靖的檄文,率領部屬歸順大唐。

李淵同志在馮盎的轄地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越國公,任命馮盎之子馮智戴為春州刺史、馮智彧為東合州刺史。不久,李淵又改封馮盎為耿國公。

至此一直到老李同志上台的時候,馮盎都沒有來過長安城,搞得老李同志一度以為馮盎以及要反叛自立了。後來還是在魏征的力諫之下,老李同志才是打消了自己的疑慮,否則在貞觀元年的時候,老李同志估計就要發兵打到嶺南去了。

按理說在貞觀五年的時候,馮盎應該來長安城和老李同志談笑風生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由於張楠的小翅膀煽動的實在是太過分了,一直到了現在,馮盎才是傳來了消息,說他要入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