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張楠的大名(1 / 2)

除過老李同志的心腹們在昨天晚上的時候收到老李同志的消息,今天要陪著老李同志一起去游長安,而那些沒有受到老李同志消息的大臣們就只能夠乖乖的去上班了。

當然,這里面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張楠。

張楠恨不得現在就趕緊飛奔回府,因為他根本就不用上班,但是奈何老李同志已經是下了死命令,如果今天張楠不來上朝或者是提前開溜的話,老李同志就要親自上場打折他的腿,所以為了自己的腿著想,張楠還是乖乖的跟著老李同志出了皇城。

馮盎來的時候時間還尚早,所以老李同志的第一站便是選擇了東市念報的地方。

沒有花多少時間,一行人便是來到了東市念報點,此時的報點早已經是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因為老李同志穿的是便服,所以老李同志也只能是站到外圍聽一聽。

此時念報的工作還在進行。

「最新政策,大唐皇家書院再一次擴大招生,請所有百姓家有適齡孩子的盡快送去書院讀書,報名時間,三月十四日至三月二十日。」

「天工部再一次制出優質耕犁,經過實驗畝產提升更多,不日將能全國推廣。」

「超市今日所有果蔬類商品打折,欲購從速,購完即止。」

「.…..」

「李公嚇了一跳,拔腿就走。邊走邊同頭看,那東西四腿動了起來,漸漸地隱入牆壁中去了。又有一次,李公見牆壁上豎著一根白sè細長的木杖,非常光滑干凈。他走近用手一扶,木杖便軟綿綿地倒下,像蛇一樣彎曲地鑽向牆內,一會兒也看不見了。」里面念報人的聲音傳來,聽的外面的百姓是如痴如醉。

「皇……老爺,這個是做什么的?」馮盎站在人群外面聽了半天,也是大致搞清楚了百姓們都在這里是在聽什么,但是他對於百姓們大清早的不去干活,反而是聚集在市集之上感到很奇怪。

「哈哈,這個地方是給百姓們聽報的地方,《大唐日報》上面可不僅僅是只有這些好聽的故事,一些朝堂上的惠民政策以及朝堂內發生的事情,百姓們都是可以通過這個《大唐日報》來了解,這樣朝堂也不是高高在上,讓百姓們遙不可及的東西了。」老李同志解釋道。

「可是朝堂上指定的政策就在街上如此喊叫,這……」雖然老李同志說起來是一副驕傲的語氣,但是馮盎還是覺得朝廷定的東西,就這么傳到民間豈不是會被民間的人說三道四的。

尤其是剛剛站在他不遠處的兩個農夫還在討論老李同志指定的最新政策。

「越國公此言差矣,《大唐日報》是百姓們了解朝堂的一個窗口,我們大唐制定的政策百分之八十都和民生有關,最後這個政策還是會落實在百姓們的頭上。如果百姓們真的對某一個政策敢到不滿或者是覺得不妥的話,這樣的議論能夠反饋百姓們最真實的想法。」張楠站了出來說道。

「同時,這個東西也是一個很好的監督,以前指定的政策派發下去之後,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官員並不能很好的執行,但是有了《大唐日報》提前告知之後,百姓們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即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政策,這樣那些官員們也不敢推三阻四的不干活了。」張楠繼續說道。

聽見張楠這么說,馮盎才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