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披星戴月(3)(1 / 2)

「你就別問了,總之對你沒壞處!」雲淺月擺擺手,催促道:「將手諭拿來!」

「你個小丫頭,別被人賣了!」夜輕染冷冷打量了少年一眼,忽然足尖輕點,頃刻間坐在了雲淺月身後的馬背上,「我送你出城!」

「那感情好了!」雲淺月一笑,雙腿一夾馬腹,離開了兵部。

一行人很快到了東城門,夜輕染吩咐人打開城門,對雲淺月道:「路上小心!」

「回來請你去醉香樓大吃一頓!」雲淺月丟下一句話,一馬當先出了城。

少年、凌蓮、伊雪三人跟在他身後。

夜輕染目光一直追隨著那抹淡紫sè的身影,直到剩下一個黑點,才收回視線,看了一眼城外聚集的流民,目光露出悲憫嘆息的神sè,須臾,擺擺手,守城的士兵即刻關上了城門。

雲淺月這才看到了城外的景觀。

從城門延長到十里地都是排著隊的流民,人人衣衫襤褸,有老有少,骨瘦如柴,一雙雙眼睛露出飢渴和期盼。她知道老皇帝吩咐了人開倉施粥,但每日也就那么一次而已,一個人能平均那么一小碗,也是吃不飽。

連京城外都匯聚了這么多流民,那么路上還有多少流民在遷移尋食,只為了活著。她心中忽然升起一種悲憫,這個皇朝已經千瘡百孔風雨飄搖到了這般的境地嗎?

容景和夜天逸分頭治水,他們都有能力,有才華,有手腕,有實力讓這一場治水成功。但下一次再下大雨再發大水呢?或者下一次下大雪呢?多少次拯救也不如從根本上整治。官員的腐朽和wū穢一日不肅清,一日就繼續腐朽走向衰敗,就如腐朽了的東西,治表不治里。只有皇朝上下清明,清官多,百姓才安,即便遇到了天災**,也能盡快地動員百姓們齊心協力去解決,而不是靠一兩個人的手腕來拯救。

「小姐?」凌蓮見雲淺月馬速漸漸放慢,出聲輕喚。

雲淺月回神,見少年不滿地看著她,她定了定神,低聲詢問,「前兩日我吩咐你給三公子傳話,支援受災的地方,三公子做了吧?」

「小姐的吩咐三公子自然照做了,不過流民太多,受水災的地方太多,照顧不全。只能盡力而為,能救多少百姓救多少。」凌蓮壓低聲道:「紅閣也暗中做了。」

「能盡一份力總是好的。」雲淺月加快馬速。

少年和凌蓮、伊雪的馬術自然極好,但不及雲淺月,有些吃力地跟在她身後。

從京城到河谷縣途徑大小八個城池,四個大城,四個小城,其余村庄可忽略不計。

道路坑坑窪窪,都是水漬,但好在大雨已經停了一日,路上有三五結伙的流民走過,也有馬車壓出的轍印,四人騎的都是日行千里的寶馬,雖然路不好走,但也不影響速度。

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官道兩旁的良田,里面全是水,谷物和麥種本來應該是接穗的時候,可是全被埋在水里,水多的地方都看不見谷物,水少的地方倒塌一片,而且沒有排水處,田里的水排不出去,遠遠望去,一片慘淡。

雲淺月行了百里之後眼睛已經看得麻木,她走時根本就沒打算中途會打尖和落宿,所以來到下一個城池曲城並沒做停留,拿出了上次從南凌睿手里搶回的容景的一塊令牌,守城的城門士兵有人自然大開方便之門,於是她帶著三人徑直向下一個城池淮安城而去。

少年也想快些到達目的地,自然沒有意見,跟著雲淺月身後,連聲也不吭一聲。

傍晚十分,四人來到了淮安城。淮安城算是大城,距離京城大約兩百五十里地左右,水災情況比曲城要重一些,但顯然比曲城恢復的情況要好,晚上都有官員帶領著士兵在疏通道路和排水,城外的農田里也有士兵和百姓忙活著挖溝排水。顯然容景去洛水城的沿途對各個城池都做了治水的措施。先重後輕,應該以救治人命為先。這一點從她所過之處沒有看到一片鬼哭狼嚎的凄慘情形上能體會出來。良田沒有可以再種,人死了就活不過來了。

「受得了嗎?受得了我們吃些干糧,繼續趕路!」雲淺月回頭對少年詢問。

少年咬著牙點頭,「受得了!」

雲淺月看了凌蓮和伊雪一眼,二人立即拿出干糧和水。

四人騎在馬上簡單地解決了一頓飯,之後再次快馬加鞭前往下一個城池荊洲縣。

道路上都是水,本就艱難,又是夜里行路,所以馬速自然沒有白日的時候快。凌蓮、伊雪拿著夜明珠,將四人方圓幾丈之內照得明亮。

走了一段官道,雲淺月轉上了一處荒山的山道。

「黑燈瞎火你要走山道?」少年畢竟不及雲淺月,已經露出疲憊之sè。

「這條路最快,走一夜的山道可以多走出一百里地。你說走不走?」雲淺月回頭問。

少年的話頓時哽住,咬牙道,「走!」

雲淺月向山道走去,走山路自只能牽著馬走。夜晚荒山靜寂,涼風入骨,但四人都是膽子大的,到也沒什么可怕。不過山路本身就不好走,再加上大雨過後,山石松軟,時不時腳底打滑,但因為四人都有武功,也不覺得太艱難。

走了大半夜,開始少年還數著走了幾座山頭,到最後實在沒了力氣,也不再數了。但沒喊累,沒喊休息,依然咬著牙跟在雲淺月身後,凌蓮和伊雪也是腿疼腳疼,但她們自小被七大長老帶入紅閣後經過嚴格的訓練,倒是比少年qiáng很多。而雲淺月身姿一直筆直,不喘不噓,讓三人看著不由佩服。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雲淺月忽然停住腳步,對身後擺了擺手,「藏起夜明珠!」

凌蓮、凌蓮立即收起夜明珠,警醒地豎起耳朵,少年也察覺出有異狀,屏息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