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蚯蚓(1 / 2)

按說這樣的錄像帶,片頭都會有文字說明,某某某拍攝,為什么拍攝,或者還有警告之類。但是,這卷膠片從開始就直接進入主題。

因為錄像帶拍攝時間較早,是沒有sè彩的,完全的黑白膠片。雖然如此,這種歷史題材的片子卻因為黑白效果,反而有了某種特殊的沉淀和壓抑感。畫面中的人物都有一種意象上的縱深,讓人覺得意猶未盡,大有深意。

最前面的畫面是地下的場景,密密麻麻數以千計的勞工正在工作。可以看出現場很少有機械設備,幾乎全是人力手挖肩挑。日本士兵在四下巡邏。屏幕上沒有一點聲音,完全的默片。我們都知道眼前這一幕是真實的歷史,而不是什么抗日劇,觀影心情格外的壓抑。

畫面上的日本人表情冷漠,他們都臉sè瘦削,有的留著胡子茬,看上去身上有著一股很難言的奇怪氣質。和在場干活的中國勞工,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而中國勞工呢,表情略有些愚昧呆滯,只知道干活。這僅僅是表面現象,誰也不知道一張張黃sè的面孔後面藏著什么。秀才就曾經策劃過一次越獄行動。

這段建立基地的畫面很快結束了。拍攝者沒有把這段當成重點,只是作為一種歷史的資料進行記錄。

下一部分場景,發生在打開yīn間之門的核心實驗室里。突然出現這個影像,邏輯跳躍有點大,和上一部分並沒有很好的邏輯和時間上的承接。如果作為電影,那是不合格的。

畫面出現一排排手術椅,每個椅子上都綁著一個中國實驗者,他們穿著囚服,腦袋上扣著布滿電線的頭盔。每一台手術椅旁邊,都站著日本士兵,握著槍,表情yīn沉。

這組畫面都是長鏡頭,攝像機在極為緩慢地移動,景深始終不變。一排排手術椅,一個個惶恐的實驗者,一個個臉sè蒼白的士兵。膠片年代久遠,畫面上布滿了粗糙的顆粒,不時冒出多余的抖動,讓人看了非常壓抑。

放映室里鴉雀無聲,大家在靜靜看著,誰也沒有說話。

畫面里似乎前面一台大型儀器的指示燈亮了。因為距離太遠,效果也比較模糊,加上指示燈太小,也僅僅能看到肯定起了變化,具體是什么說不清。

椅子上的實驗者就像突然集體中了魔法,動作非常統一,身體猛地一抽,全部陷入一種昏迷僵死狀態。看上去就像是幾十個人同時發生癲癇,那種視覺沖擊力還是很qiáng的。

這時,就看到由一隊士兵押著幾十個人出現。他們身上鎖著鐵鏈,掛著手銬和腳鐐,一步一步走向實驗室盡頭巨大的混凝土槽子。

能看到其中有一個人,正是清水亮。

我下意識地看了他一眼。姚兵此刻藏在攝像機的光線後面,黑糊糊的,看不清表情。

看樣,那個槽子就是yīn陽相交的大門了。眼見得一個又一個人走了進去,隨即消失在槽子底部。

這里有個細節很值得關注。走yīn和實驗者戴頭盔的這個行為之間是有邏輯關系的。也就是說先有實驗者戴頭盔,後有這些人到yīn間。這兩個現象是不是互為因果呢?以前聽姚兵說過,打開yīn間之門,似乎要利用人的恐怖和緊張的情緒。

這時,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幕布上處於一片漆黑的狀態。

等了一會兒,幕布再次亮起來,顏sè卻極為晦暗。如果不是有些許黑白影像的變化,我們肯定以為還是影片過場的黑暗。

畫面上不易察覺的黑白變化,讓人有種膠片錄像帶是不是壞掉的錯覺。這拍的是什么啊?楊慕雲給姚兵做個手勢,示意他進度稍微快點。

姚兵加快了搖把的速度,幕布上黑白變化開始加快,愈來愈明顯。有人喊了一聲:「這是濃霧。」

我們一下醒悟。那時,因為攝像機的拍攝效果所限,有些場景的表現力是非常差的。比如說眼前這樣,如果攝像機處於濃霧之中,那畫面肯定模糊一團,什么也拍不清。

濃霧?!我一下驚醒,據姚兵描述,當時在yīn間世界,他就是看到了一團團的濃霧。

難道說攝像機現在出現的畫面,已經到了那個yīn間?

好一會兒,濃霧才消散,畫面抖動得非常厲害,一望便知,當時攝影機是在攝影師手里,高速移動。移動的方向看不清,也不知是往外跑還是往里進,就看到濃霧驟起消落,而且左轉右轉,看得我頭有點發暈。

就在這時,畫面很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個人。實在是太遠,那人僅僅是個黑sè剪影,不過能看出這是個女人,因為留著很長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