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瞎貓工作組(1 / 2)

把圖像放大,是南京市,蛛網一樣的城市坐落在綠sè的原野和丘陵之間,黃濁的長江在這里分岔,再放大,是秦淮區,密密麻麻的建築物,墨綠sè的護城河像一條彎彎的帶子,再放大,是梅花山庄,整整齊齊的紅sè屋頂,像是立起來擺好的麻將,趙博文就站在大屏幕的前頭,用手隔空放大屏幕上的地圖,放大似乎沒有盡頭,能從亞歐板塊一路放大到某個小區的居民樓樓頂,看到樓頂上一只曬太陽的橘貓。

「喔,好神奇。」白震贊嘆,「這就是你們的建模?」

「這是谷歌地圖。」趙博文說。

「這里是03,這里是03,信號暢通。」老趙按住對講機,「一組切換地圖。」

「收到,切換地圖。」對講機內有人回答。

大屏幕上的地圖切換,原本清晰可辨的地圖突然變成誰也看不懂的藍綠紅三sè細密網格,這才是計算機組花了大力氣完成的建模,過去的近一周里icom725電台徹夜工作,遙測衛星每隔一個小時從南京市上空掠過一次,一晝夜飛掠偵查二十四次,中繼星一共傳輸了40gb左右的壓縮數據,遙測衛星的設計壽命只有160個小時,滿打滿算七天時間,截止到12月24日,哼哼號遙測衛星已經耗盡了它生命的七分之五。

據說搞定這一套系統一共花了六個億,而嫦娥四號上月球溜達一圈總成本也就五個億,這六個億里有四個億是遙測衛星的成本,老白數著都心疼,一顆壽命160個小時的衛星花四個億,平均每秒鍾燒掉七百塊錢——就算是把人民幣扔進火盆里燒都燒不到這么快。

這打的是衛星嗎?

這打的是人民幣碎紙機。

但好在錢沒白花,該拿的數據人們已經拿到了,計算機組用這些壓縮到高損的數據重新構建起了一個末日年代的秦淮區,並粗略構建了一個大眼睛的行為模型。

如果說之前他們一直陷在戰爭迷霧里,兩眼一抹黑,那么從此刻開始,他們才算是開了全局地圖。

趙博文站在茶幾邊上,舉起一只手,好讓攝像頭可以捕捉到自己的手勢,他的五根手指在空氣中靈活地敲擊著一塊看不見的鍵盤,隔著幾米的距離,他可以cào縱屏幕上的南京市城市模型。

老白看著好奇,也偷偷地伸出手去揮了揮,但攝像頭沒搭理它。

「媽的,這東西滴血認主了?」

老趙的另一只手握著對講機,目視地圖,口中下令:

「這里是03,輸入坐標x參數,117.05791。」

「輸入坐標y參數,32.69723。」

「標定坐標,東經120°21′10.6372。」

「標定坐標,北緯32°41′50.0559。」

「顯示地形等高線文字標注。」

「顯示高程點數據。」

在老趙的口令下,大屏幕上的線條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雜,圖層一層一層地疊加,它不僅沒有變得清晰,反而變得愈發混亂,眾人更看不懂了,站在老白的角度上,他只覺得趙博文在面對一團亂糟糟的毛線。

「這是建模?」白震問,「看不出來有模型的樣子,圖上那么多跟芝麻似的白點是什么?」

「這就是建模。」老趙說,「白點是數字,是秦淮區里每一棟建築物的海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