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2 / 2)

「三十人。」

「然後呢?」

「把對面都給俘虜了。」

張伯說完,又急忙說道:「東家,這里可是京師啊,這下子,商隊的領頭都不知道怎么辦了,這可是足足一百人啊,全給擄走了。」

「東家你說這可如何是好。」

朱英有些尷尬。

他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張伯說的大事不好,原來是自己的商隊把別人給俘虜了,現在不知道咋辦了。

要是驚動官府,肯定會出大亂子。

沉思片刻,朱英囑咐道:「審訊了沒有,這些人是哪里來的。」

張伯回道:「審了,據說這些人都是藍家庄的,便是涼國公藍玉麾下義子。」

聽到是藍玉義子,朱英就有無奈了。

藍玉作為涼國公,明初的著名大將,哪怕在大漠草原,也是名聲極大,他當然知道一些其中情報。

藍玉喜好收義子,據說麾下義子有八百之多。

八百義子,朱英感覺估計藍玉連自己這些義子的名字都記不全。

藍玉本身仗著軍功,也是囂張跋扈,無視大明法紀。

霸占東昌民田不說,哪怕御史來了,都給人qiáng勢的頂回去。

在徐達,常遇春等一代名將去世後,藍玉作為後起之秀,尤其是捕魚兒海之役大捷後,被冊封為涼國公。

藍玉在大捷後,居功自傲,感覺達到了人生巔峰。

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便縱兵毀關,破門而入。

又有人說他與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殺。

朱元璋本欲封藍玉為梁國公,因藍玉有這些過失,便將梁字改為涼,並命人將這些過失刻在世襲的憑證上。

藍玉猶不改過不談,在慶功宴上,更是酒後口出狂語,無法無天。

朱元璋對此多次訓斥,卻也是屢教不改。

「現在的藍玉,好像是在平亂吧?」朱英回憶了一下,問道。

「是的,東家。」

「四月初一,涼國公藍玉出征罕東。二日,建昌衛指揮月魯帖木兒叛亂,被指揮魯毅擊敗。」

「二十七日,都督聶緯、徐司馬、瞿能討伐月魯帖木兒。」

「五月一日,藍玉到達罕東,叛軍逃跑,趨兵建昌,節制諸軍。」

張伯應聲回道。

若是被外人聽見這等話,絕對要大吃一驚,心神震撼。

看似簡單的情報消息,可這是大明的軍事機密。

然而張伯卻能詳細的說出,明顯極為熟悉。

朱英聞言並不意外。

雖然他的勢力主要遍布在西域,大漠,草原這些大明的邊疆地區。

但是以他的斂財手段,在不計代價的情況下。

早就在整個大明鋪設了一張地下情報網絡。

大抵都是一些小官小吏,甚至一些官吏在不經意間,透露消息都不知道。

朱英深知情報的用處,其中的暗手很多,並非簡單的滲透。

比如某某官吏的情人,某些酒樓的小二,包括一些大戶勛貴人家的車夫。

甚至於,朱英資助了一批文人,供其讀書,同時伴隨洗腦教育。

考取秀才,取得官位,然後私通。

在朱英的幫助下,這些上位的官吏,政績自然都是相當不錯,而且兩袖清風,賢名遠播。

這就是涉及到一些細微的cào作。

一個好的名聲,在任何時代,都是非常管用的。

只是可惜京師附近的錦衣衛機構太qiáng勁,朱英一直chā手不進。

微微沉思一番,朱英冷聲到:「藍玉的這些義子,一個個驕縱跋扈,霸凌鄉里,死不足惜。」

「傳令過去,全部就地格殺,事後也不必來京師了,把貨物交接一下,分散回大漠去吧。」

「是,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