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平倭主帥(1 / 2)

其實就姚廣孝來說,對於現在的朱英,段位太低了。

或許之前有些忌憚,畢竟身份不一樣。

但是現在嘛,簡直不好太簡單。

隨便整一下,就不是姚廣孝能夠承受得住的,哪怕燕王朱棣,也不可能保得下來。

姚廣孝看上去慈眉善目,實則道心如鐵。

目前的姚廣孝對於大明來說,還是非常低tiáo,除了在儒釋教的圈子較為出名外,也沒什么特殊的地方。

最初見到姚廣孝的時候,朱英就想拉著他一起共謀大計,可惜未能如願。

而今天宴席過後,朱英的心中,已然是對姚廣孝對了殺心。

這個禍害不死,總是會想盡辦法冒泡。

想要弄死姚廣孝,只需跟老爺子說一聲,那就是必死的局。

只是這般人才,就這么死了,著實有些可惜。

思索間,朱英突然就笑了。

「真是魔怔了,連姚廣孝都壓不下去,還談何征伐天下,這樣的禍害,丟到海外去,豈不是更好。」

「一身本事,也不能浪費了,好歹還能發光發熱十幾年。」

「至於願不願意,這個可就由不得他了。」

朱英反應過來,現在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身份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老爺子還能活挺長時間的。

有了一兩年的時間,在老爺子的幫助下,大明的兵權若是還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干脆自裁以謝天下得了。

比起曾經的地獄難度開局,現在的大明對朱英來說,簡直不要太過於簡單。

「倒是一個好計謀,真就天時地利人和了。」

朱英回想起方才在宴席上,朱棣的請求。

以朱棣好面的心態,這樣的計策只能是姚廣孝想出來的。

他也能感受到,朱棣當時的一些不適,就像是自己的屬下,突然變成了自己的上司,這樣地位的轉換,朱棣一時間還沒有tiáo整過來。

不像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一般,之前沒有太多的接觸。

而這個計策,只能說姚廣孝的時機把握得太過於jīng准了。

現在的朱英,最為在乎的就是名聲。

畢竟身世無論如何,都存在一定的質疑,在現在還未入宮公開身份的情況下,好的名聲對於朱英本身有很大的加持。

一旦拒絕,姚廣孝這等人,自然會有更多後續的安排。

京師不同邊疆,終究是文人治理天下,文人一張嘴,黑的都能給你整成白的。

qiáng壓固然可以,但其中損失的對比,相對來說是虧損的。

「不就是想當平倭主帥,擁兵養寇自重嘛。我成全你,可是誰又規定了,平倭的主帥,只能是一個人。」

「北元戰役的時候,晉王當年輸過燕王,想來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氣吧,若是還來一次,那么你能不能重現當初呢。」

書房里,朱英冷笑著說道。

那一次也是燕王朱棣,最為出名的一戰,在那等功勞光環的照耀下,晉王朱棡顯得像一個小丑般。

雖然當時晉王朱棡,是接到了朱元璋的諭旨,這才離開去迎接太子朱標。

「明天去找三叔聊聊,想必他會很願意,去沿海平倭,和燕王再來一次。」

........

燕王府。

朱英走後,朱棣和姚廣孝在書房里密談。

「大侄子這關好過,但是父皇那里,怕是沒這么簡單。」

朱棣皺眉說道。

「殿下放心,只需朱英開口,陛下那里,或許有些波折,但想來問題不大。」

「東南沿海倭寇這次的情況,比以往要更為困難一些,不是一般的大將,無法執掌。」

「況且陛下現在的心思,也不會將這等功勞,放在其他勛貴身上,不管如何說,殿下都是陛下親子,定然要比外人可信。」

姚廣孝安慰道。

「若是不能,該當如何。」朱棣沉聲問道。

姚廣孝聞言,深思片刻,說道:「現在陛下尚在,不能打草驚蛇,也唯有退回北平,靜候時機。」

說出這話,姚廣孝也是無奈。

不管他再怎么合縱連橫,陛下鎮壓天下,誰也翻不起半點浪花。

以陛下的性子,任誰展露出絲毫威脅,都會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而且太子薨逝,朱英出現,這京師的頂尖權力圈子,又將迎來新一lún的洗牌。

為了皇位穩固,陛下絕不會手軟,有一個殺一個,有一千殺一千。

便是qiáng行出頭,哪怕是燕王殿下,怕也只有削除王爵,幽禁京師。

「就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嗎。」

朱棣心有不甘的問道。

對於皇位,他早就垂涎已久,不然大哥還沒有去世的時候,朱棣也不會收留姚廣孝了。

而現在時機來了,眼看他離皇位那么近,卻又是再生波瀾。

原以為弄個假的,沒成想假的還變成了真的。

這個大侄子,可不是一個好糊弄的人,比之侄兒朱允炆,要更加難對付。

朱棣現在都有些後悔,自己當初為什么偏要將朱英帶到京師來。

現在好了,反而給自己,在皇位的前面加了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