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朱棣的野望(1 / 2)

滴血認親從三國時創立,一直被奉為圭臬,沒有人懷疑。

在大明如今,這就是最有信服力的親子鑒定。。。

尤其是對朱元璋這等,從底層貧民走到現在的人,更加不用多說。

朱元璋並非是沒想過滴血認親,只是在此之前,他和大孫之間,一直都是以大孫抗拒為主,從戀愛的角度上來講。

認親這個事情,在朱元璋和朱英兩人來說,完全是朱元璋的一廂情願。

當時的朱英,可是意在安南,手下都已經派過去了,局勢也是非常的不錯,到京師也不是奔著尋親來的。

屬於被朱棣半脅迫的方式,而後又因為朱高熾說起火器,引發了朱英的興趣,這才選擇留在京師一段時間。

最近朱元璋和朱英之間關系的清晰,發現的時間也不到半個月,此事就這般耽擱下來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其實可以從朱英身上,比如胎記之類的記載進行驗證。

實則在皇室,若是沒有特別明顯的胎記,是不會進行記錄的,尤其是在大明初開,當時朱雄英出生的時候,也才大明立國第七年。

外憂內患,整個大明疆域里一片混亂,宮里的一些細致布局,也就沒那么多講究。

其中的關鍵是,大明帝國的皇室繼承,主要來源於唐宋的漢人制度,而非是蒙元。

蒙元統治也有九十八年,世家基本上被屠殺殆盡,這中間算是斷代了,也沒人會來告訴朱元璋,這個皇帝要怎么當。

漢人禮儀制度的恢復,多是秉承儒家文化,而後加上朱元璋自己的研究琢磨,重新制定。

僅僅二十五年,就說將整個大明漢人文化完全的復興,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多數的老人,包括目前四五十歲年紀的。

實則還是在蒙元的文化影響下長大。

元末混亂之初,不管是朱元璋,還是陳友諒,張士誠等人,也沒心思搞什么漢文化復興。

哪怕是現在,朱元璋也承認蒙元是正統。

這種極為官方的承認,實則引發了很多漢人的不滿,在大多數的漢人看來,蒙元是外來人,是蠻夷,連百年國運都沒有,怎么能是正統。

很多人甚至私底下議論,朱元璋是因為受到蒙元文化的影響,這才會如此。

然而,當真是朱元璋受到蒙元文化的影響嗎?

仔細的查詢一下,有關於蒙元,哪有什么文化可言,除了入侵,游牧民族qiáng大的騎兵隊伍,漢人的文化,受到侵襲了嗎?

更多的是隨著蒙元的主宰,許多其他區域的文化加入,本身的蒙元在統治神州大地後,被漢文化所同化。

別的不說,至少蒙元皇室的禮儀,基本上都是借鑒宋朝來施行的,曾經那般的大帳放在神州大地的城池里,好像有些上不得台面。

朱元璋之所以承認蒙元正統,實則也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而不是貿然決定。

首先最為直觀的好處,就是能夠讓朱元璋擺脫韓宋朝廷的影響,當年的朱元璋,可是曾經擔任過大宋吳王。

韓宋對於蒙元,是否認其正統地位的。

其後,便是承認蒙元正統,更加有利於接受蒙元的遺產,甚至是整個蒙元帝國,飽含其他四大汗國在內。

要知道朱元璋傳檄昭告,最遠已經到達了西域察合台,那邊可是從來沒有屬於過唐宋。

深層次的來說,大明承認蒙元正統,也是能夠加qiáng地區統治的合法性。

這為接管屬於蒙元但不曾歸屬於宋朝的疆土和民眾建立了合法性基礎。

大明所轄疆域不止包含兩宋故土,如果直接繼宋而不承元,將會削弱大明統治遼寧、甘肅、雲貴等地的合法性。

在大明建國之初,正值壯年的朱元璋野心可還是挺大的,不止北宋故地,甚至不止漢唐故地,他想接手的,是整個蒙古帝國的盤。

而且在中原胡化的問題上,也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要知道當時南方漢人和北方漢人之間的割裂,已經是非常的嚴重。

那已經不屬於南北矛盾的問題,而是很多人認為,南北雙方的漢人,已經是屬於兩個族裔。

特別是朱元璋這種「南人」班底出身的朝廷,對於北方漢人地區的統治可是存在極大的認同危機。

在後世的普遍認為,是蒙古人征服了漢人,建立了蒙元皇朝。

但在當時的普遍認為,是蒙古人帶著北方漢人,征服了南方漢人。

尤其是曾經,遼朝與北宋的南北對峙與金朝、南宋、西夏的三國鼎,立致使華夏族群關於大一統的歷史記憶出現了斷裂。

一度生活在不同政權下的華夏族群分別擁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記憶。

這對大一統的文化影響最為根深蒂固,朱元璋從深層次上,就是要消滅這樣的影響。

所以朱元璋直接否認了遼金正統,建立了漢唐宋元明的皇朝譜系,讓所有神州後裔的人民,對於自己的歷史正統溯源,更加的清晰。

朱元璋的這一手cào作,不僅僅是影響了當時,更是影響到極為深遠的後世,哪怕是在朱英這等穿越過來的人腦海里,漢唐宋元明,已經是揮之不去的記憶。

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忽略,曾經遼,金,西夏國度所產生的影響力,給人一種偏遠小國的感覺,不會有人覺得他們是正統。

從這方面來看,朱元璋承認蒙元正統的概念,雖然受到一部分的詬病,但深層次的意義極為巨大,尤其是對於大明的統治來說,有很長的意義。

最大的好處,就是意味著大明對於曾經蒙古帝國所有統治過的區域,都有合法收回的理由,這便叫:師出有名。

蒙古帝國有多大?

只說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三千五百萬平方公里,東起朝鮮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俄羅斯諸公國,南達爪窪中南半島。

版圖最大時期面積甚至超過四千五百萬平方公里,是現在後世版圖的四倍有余,占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

要知道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在內,也不過四千四百萬平方公里。

這也就意味著,朱元璋的在承認蒙元正統後,大明作為後續繼任的皇朝,對於所有蒙元帝國征服過疆域,都有合法統治的理由。

派兵出征的時候,那不叫侵略,那叫收復疆域,而且是非常有利於統治其他少數民族。

現如今的朱元璋治下,搞的就是民族大團結,所有的民族不分高低貴賤,都屬於大明皇朝,所有向蒙元朝貢過的國家,也必須向大明朝貢。

比如朱元璋若是去攻打安南,他就會告訴將士們,安南本就屬於咱們大明的領土,我們是去收服安南,解救在那里的百姓。

對於華夏文化來說,這樣的師出有名,是非常必要的,胡亂的入侵,只會被自身的漢文化所否認,從而冠上bào君之類的名頭,在很多方面都會遭到反對。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這般,在原歷史上,哪怕是後世的滿清帝王,順治,康熙,都將朱元璋當做自己所崇拜的偶像。

尤其是康熙,已經是朱元璋的小小小小迷弟了,不僅是六次南下去南京孝陵親自祭拜朱元璋,更是為其立碑『治隆唐宋!』。

哪怕是在後世,那塊碑也依然存在著。

並不是普通的祭拜,作為滿清皇帝,康熙本人在朱元璋的陵墓前,那可是三跪九叩。

這其中當是有作秀的成分,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到了滿清時期,朱元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依然是極為qiáng勢。

自古殺開國忠臣者,無比背負罵名,唯有朱元璋,不管是漢人,亦或是其他民族,凡生存在神州大地上,對其皆是保持極為崇高的仰慕。

寧妃關於滴血認親的事情,在朱元璋看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這有助大孫名正言順的繼承自己的皇位。

關於滴血認親的結果,就朱元璋看來,那絕對是板上釘釘,沒有任何問題的。

滴血認親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合血法,便就是清水碗里滴上兩滴血液,相融便是親人。

還有一種叫滴骨法,滴血在先人的屍骨上,若是能夠滲透進去,便是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