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孫(2 / 2)

雖然朱壽比藍玉大上一lún有余,不過表現得對藍玉極為恭敬。

「涼國公,目前太子薨逝,太孫年yòu,我等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呀,得到涼國公回京師的消息,我這心里也算踏實了許多。」

酒過三巡後,朱壽直接坦言說道,也沒太多的顧忌。

六十歲的朱壽對於很多事情,已然有了敏銳的察覺,目前的形勢在他看來,險境重重,這才冒著風險和藍玉私會。

像是朱壽,還有曹震,這都是藍玉的鐵黨,關系極為親密。

「早些日子,某這心里也著急得很,不過現在嘛,卻是無甚可以擔心的。」藍玉面sè輕松,完全沒有朱壽那樣的緊張感。

一口喝干碗中酒水後,笑著說道。

朱壽見此有些焦急,想說些什么,又立即頓住,下意識的左右看了看。

「放心,某已讓心腹將士駐守,隔牆無耳,有啥想說的,盡管說便是了。」藍玉坦言說道。

聽到這話,朱壽迫不及待的開口,不過聲音還是壓低:「涼國公,不瞞你說,在末將橫海衛這邊,幾個下面的弟兄,發現了錦衣衛的痕跡。」

「末將擔心,陛下對咱們這些人,會產生忌憚,太孫尚yòu呀。」

話到這份上,朱壽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其實朱壽對於朱元璋的想法,隱約之間有些猜測。

他六十,家里同樣有長子長孫,本身是侯爵的位置。

爵位是嫡系世襲,若是長子不在,自然就是長孫繼承。

他孫子的年紀比較小,若是他一命嗚呼了,長孫十來歲的年紀,怎么可能阻擋得到了那些叔叔。

感同身受的想法,讓朱壽意識到,陛下可能會削他們的兵權。

當然,削兵權在朱壽看來,也就頂多這般了,他們都都是為大明流血流汗過,總還不至於跟那些文官一樣,被誅殺吧。

「如若某沒猜錯的話,最近半月以來,當是沒有這般事了吧。」藍玉老神在握,猶如算命先生一般說道。

朱壽輕咦一聲,不由道:「確是如此,涼國公是怎么知曉。」

藍玉微微一笑,腦海中瞬間回憶起前些時日,長孫殿下給他的名單,在那最前面,排名第三的,便就是朱壽的大名了。

「某能知曉,那是因為殿下回來了。」藍玉緩緩說道。

「殿下?」朱壽有些迷,一串人影從腦海中閃過,皆是諸位親王,不過如何想也想不到是哪位殿下。

「孝陵,虞王殿下。」藍玉笑著直言說道。

朱壽聞言哭笑道:「涼國公莫要和末將開玩笑了,長孫殿下那都多久之前的事情了,若是我沒記錯,大概距今有十年了吧。」

藍玉認真的點點頭說道:「你沒記錯,今年恰好第十年。」

「大將軍莫要逗弄末將了,這些雜劇哪里能當真呢。」

看到藍玉的模樣,朱壽心累,我跟你聊正經事情,你還跟我將起故事來了。

蒙元在神州大地上留下的文化沉淀,最為出名的便是元曲了。

元曲是包括雜劇和散曲,主要指雜劇為主。

有關於孝陵流言的傳播,因為涉及到皇家私密,極為容易勾起人的興趣,眼見官府沒有出面制止,很快就有膽大的人,加以想象制作成各類雜劇。

這些跟孝陵有關的雜劇一經問世,頓時就掀起了熱cháo,流傳速度乃是之前數十倍以上。

伴隨著戲班,以京師為核心,迅速向著整個大明疆域進行擴散。

再等些時日發酵,怕是邊疆之上都能流過去,因為方言的關系,現今的孝陵虞王,已然有十多個方言版本了。

大明帝國如此qiáng盛,還是最為神秘的皇家孝陵,可以想象那些朝貢小國對這些雜劇會極為好奇。

或許都不用等到明年,今年這孝陵虞王雜劇,怕是就要衍生出十多個翻譯版本出來。

藍玉頓感無語,我跟你講真的,你還當我開玩笑呢。

不過關於孝陵虞王雜劇的事情,藍玉不僅知道,最近還特別喜歡看,每次吃了晚膳,都會去看劇,最近還挺迷戀的。

「孝陵的事,大約是陛下特意放出來為長孫殿下造勢,某哪里有空逗弄你,孝陵其他的某不知曉,但地下裂開不見虞王屍骨,卻是真事。」

「長孫殿下在十年前入葬後,此夜星象移位,地龍翻滾,從地下河道飄走,得天庇佑逃過一劫,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前些日子,某還跟長孫殿下一同就膳,前些日子陛下讓某挑五千人,為殿下親衛,現今長孫殿下,正在城郊外京營cào練將士呢。」

「哦對了,便是景川候長子曹炳,目前就在殿下麾下任千戶呢。」

藍玉緩緩的解釋道,此事過於匪夷所思,一般人也就當個故事在聽,真要遇著長孫殿下,整個人都會傻掉。

便如現在的朱壽,嘴巴張大,目瞪口呆。

藍玉這些話對他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

平日朱壽沒啥事,就喜歡聽雜劇,孝陵的本子更是目前最火的。

甚至於有時候朱壽還臆想過,若是虞王殿下真的活下來了,那么作為嫡長孫的虞王,必然就是這大明帝國最佳繼承人。

涼國公可是虞王殿下的舅爺,這般算下來,他們這一系又能跟曾經一樣,後世昌盛。

現如今夢想成真,朱壽和那葉公好龍般,一下子有些懵了。

猶豫了一下,朱壽端起旁邊的酒壇子,大口的guàn了兩口,而後再看向藍玉。

眼睛直盯著藍玉看了半晌,又往自己臉上拍了拍,而後說道:「涼國公,這...可不能開玩笑的。」

藍玉沒好氣的說道:「過些時日,待殿下從京營歸來,某在殿下面前舉薦你,召你入京,到時候你自個親自拜見就知道某說的真假了。」

朱壽下意識的咽了一口口水,整個人依舊處於震撼之中。

......

轉眼便是數日過去。

大明皇宮內,恰是朱元璋用完晚膳,在皇宮內悠閑散步,而後不久就是批閱奏章的時間。

「蔣瓛,咱大孫去京營cào練士兵,今日是第幾日了。」朱元璋停下腳步,突然問道。

「回稟陛下,今日已然是第十二日了。」蔣瓛立刻回道。

「十二天,咱已經整整有十二天沒見著咱大孫了,這大孫也是,兩日送一批奏章來,卻是閉口不提想咱的事。」

「也不知道咱大孫在京營如何了,是否吃得好,睡得好,軍營那邊的日子,定是沒在京師里舒坦吧。」

「這般用心,看樣子大孫還真想練出啥模樣來的將士不成,足足練了十二天,難道說藍玉那廝給咱大孫的將士不是jīng銳?」

朱元璋自顧自的說道,開始的語氣有些埋怨,很快就轉到了思念。

到了最後,便是開始亂想起來,甚至猜測是不是藍玉挑選的將士,把自家大孫給坑了。

「不行,咱明日要去軍營里,瞧一瞧咱大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