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1 / 2)

朱高熾這邊,在得到大兄的命令後,立即就回到了燕王府,把事情告訴了母妃。

徐儀華聽完之後,笑著說道:「看來太孫殿下,這是真的極為信任你了,連如此大事,都要交予你來做。」

朱高熾回道:「可是娘親,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才能做好啊。」

「大兄交代的事情,太過於重要了,況且這其中,牽扯極大,我根本沒有半點把握,只怕是最後辜負了大兄的期望。」

徐儀華說道:「熾兒湖塗,從大事者,何時為一人之力,自當請諸多支持。」

朱高熾聞言,連忙作揖道:「還請娘親教我。」

徐儀華點點頭,便開始講述起來。

明朝是由朱元章建立的,最厲害的家族自然是老朱家,不過在大明立國,還有十二個家族也為頂尖家族,他們世代享有高官厚祿,可胡作非為,甚至在犯法後,連最高司法機構刑部都無權抓人,能夠決定他們命運的只有皇帝一人。

朱元章建立大明朝後,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搞出了一部《皇明祖訓》,讓後世子孫遵照奉行。在這本書中,朱元章明確規定:

「皇親國戚有犯,在嗣君自決。除謀逆不赦外,其余所犯,輕者與在京諸親會議,重者與在外諸王及在京諸親會議,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只許法司舉奏,並不許擅自拿問」。

也就是說這些皇親國戚犯了罪,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只能上奏,不能抓人審問。

關於人員,朱元章在《皇明祖訓》中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則是老朱家的姻親。

主要包括皇後家、皇妃家、東宮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駙馬家、儀賓家。

朱元章的子孫後代都是有身份的人,有的人成為皇帝,有的成為太子,有的成為親王,還有的被封為郡王,皇帝的女兒被封為公主,親王的女兒被封為郡主。

凡是與上述這些人結親的家族,都屬於皇親國戚,因此可以享受特權。

另外,這些人還享有豐厚的俸祿。按照明朝的規定;

「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公主及駙馬二千石,郡王及儀賓八百石」.

包括明朝中期以後,皇後家、皇妃家、東宮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都會被授予一定的官職、爵位。

比如明孝宗的兩個小舅子都得到了爵位,張鶴齡被封為昌國公,張延齡被封為建昌侯。

除了豐厚的俸祿外,這些皇親國戚還會被賞賜大量的田庄、土地,「多者數百千頃,占據膏腴,跨連郡邑」。

比如景泰帝的汪皇後家族占田兩萬三千頃,明孝宗張皇後的家族也占有兩萬多頃土地,明武宗夏皇後家族也有兩萬多頃田地。

二則是朱元章的姻親、故舊。

朱元章雖然殘殺功臣,不過對有些人還是很照顧,比如說魏國公家、曹國公家、信國公家、西平侯家、武定侯家。

魏國公指的是徐達、曹國公指的是李文忠,信國公指的是湯和,西平侯指的沐英,武定侯指的是郭英,他們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同時與朱元章有著特殊的關系。

徐達、湯和是朱元章的故交好友,後來又結成姻親。

李文忠是朱元章的親外甥,沐英是朱元章的義子,郭英的姐姐是朱元章的寵妃。

這些人本來就是開國功臣,享有世襲罔替的爵位,他們的家族也一直坐享富貴。

朱高熾對於這些人,自然也是認識,但通過徐儀華的講述,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因為在這些人的背後,可不僅僅只是個人。

常言道一人得道,jī犬升天。

在他們背後,還有著龐大的宗族勢力,這些背後的宗族,依靠著裙帶關系,不管是從官,還是干別的營生,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有些親近的,哪怕是地方的知縣,知府,也得要禮讓三分。

在經商這方面,更可以說是順風順水,未有阻礙,可以說更多的還會依據自身權勢,獲取bào利。

朱高熾聽完之後,有些皺眉問道:「娘親所說的這些家族,孩兒都算是認識熟悉,可是江南那邊,又當如何。」

「大兄的意思,是要整合江南諸多家族,形成一股力,為我大明做事。」

「可是孩兒長居北平,對於江南一無所知。」

朱高熾也非常的清楚,就目前的大明而言,有道是江南賦稅甲天下,可以說但凡說到經商,就絕對離不開江南。

江南地區的富裕程度,是唯有京師可以比擬的。

甚至說最初的時候,便是京師都差距極大。

也就是現在的京師,在大兄的cào辦下,商業日益繁華起來,已然有趕超江南地區的趨勢。

徐儀華聞言,臉上不由露出回憶的神sè。

朱高熾見此,也是安靜的沒有打擾。

半晌之後,徐儀華才開口說道:「若說江南,那么有一個家族,便絕對避不開。」

「如果熾兒能夠擺平此家,整合江南,便變得極為輕松。」

朱高熾連忙道:「還請娘親教我。」

徐儀華微微嘆息,語氣中帶著幾分回憶,還有幾分唏噓:「那便是有著江南第一家之稱的鄭家。」

江南有一個龐大的大家族,號稱九世同居,歷經宋、元、明三朝,同居共食達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時三千多人同吃一「鍋」飯,多次受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章親賜「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又稱鄭義門。

其實在蒙元末期,鄭家還曾經被封為天下第一家。

元朝的末代皇帝叫元順帝,年號至正。元順帝既凶殘又昏聵。

對忠臣,革職充軍;對jiān臣,言聽計從。他整天吃喝玩樂,一點不管百姓死活。

老百姓恨透了他,紛紛起來造反。一時義旗四舉,局勢動盪,眼看皇帝的寶座已經搖搖欲墜了。

到這個時候,元順帝才驚慌起來,他一面派兵鎮壓各路義軍,一面施展他的欺騙手段,派一員大官,前去浙江金華府浦江縣鄭義門鄭家查看「鴉鵲同巢,貓狗同窩,兄弟同心」的奏聞,想宣揚鄭義門鄭家的太平景象,來挽回民心,鞏固其統治地位。

欽差大臣領旨,日夜趕路,前往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