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雞肋之詹徽(2 / 2)

這一切和老爺子的看重有關,但這份才學,還真不是嘴上說說,確有真材實料。

「這三冊文書,爺爺當是沒有看過吧。」朱英翻看一段後,放下文書開口問道。

詹徽道:「回稟殿下,此官員記載之文書,臣目前尚未完成,只有部分。」

「臣便想著,等到大體完成之後,再上交陛下查閱。」

對於詹徽來說,這等記載之冊,於國有大用。

他哪怕今年已然六十,但心中志向遠大,致力於為陛下發現人才,提拔人才。

且這也是他嘔心瀝血之作,心中驕傲。

朱英有些感嘆。

倘若原史之中,老爺子看到這三冊文書,還會執意要處死詹徽嗎。

恐怕不會見得。

只是老爺子殺人,從來都是謀而後定,如雷疾風,不給人絲毫反應之機。

這可成為救命寶物的三冊文書,怕詹徽根本來不及反應,就已經被砍下頭顱。

心中思索一番,朱英道:「詹尚書當知曉,我之詹士府,如今人才短缺,偌大的詹士府,唯獨大小貓兩三只,是以想要請尚書幫忙,引薦一些人才。」

「想來以詹尚書對我大明天下人才之熟悉,應該可以更為了解,不必我親自去這文冊之中挑選了。」

到了這里,朱英沒有自稱『本宮』,而是自稱『我』。

這是對詹徽的一種尊重。

對為大明奉獻,盡忠職守之人才的尊重。

即便已經是年歲六十,但詹徽心思依舊敏捷,察覺到了太孫殿下稱呼之變化,便就清楚了太孫殿下對於自己所著之文冊,極為滿意,故而心中歡喜。

當下開口問道:「不知殿下著重於何等方面之人才,讓臣少許有些方向可尋。」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部門。

或者說儲君更為清晰。

不過太子朱標,在詹士府這方面並沒有太多在乎,因為太子朱標的人才培養,都是朱元章時期的老臣。

所以雖然有這個部門,但多是一些洪武老臣兼任。

目前朱英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核心班底,自然就得另外培養心腹了。

詹士府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

正六品府丞一人

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

在官員的體系中,還是比較豐富詳細,相當於一個小的內閣體系了,或者稱呼為東宮體系更為貼切。

朱英在心中想了想說道:「我想尋之人,當不畏qiáng權,才華尚可即行,最好是在斷桉之上,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

「如今京師隨著商業興起,我在批閱奏章之際發現,諸多桉件也變得頻發起來,因此須心中有著公正之心才可。」

「最好是對於大明律法,有著較qiáng的熟悉程度。」

在朱英的cào控之下,大明京師愈發繁榮昌盛,人流也是越來越多,各地商會,行商,買賣之人,不斷朝著京師聚集。

加上如今海禁解除,經商的環境變得更為友好,雖然沒有明令提高商人地位,但與去年,多數人對於商人鄙視程度,正在不斷的降低。

這些發展和朱英,還有其麾下的群英商會息息相關,自百姓那邊看來,當今太孫殿下都是經商之人,還給京師百姓,太多福利優惠。

廉價的貨物,讓百姓們真正的得到了實惠,這等情況下,對於商人的偏見,自然會發生很大的扭轉。

當京師有了商人的土壤,加上眾多的達官貴人,大戶富戶,高度集中的人口需求,在這里做買賣,也不用擔心受到太多欺壓。

也就不僅僅是大明商人聚集,許多國外商人也聞風趕來。

只是繁華喧鬧之下,競爭也越發激烈,一些帶著不軌心思者,企圖暗中非法奪取財物之人,也就逐漸增多。

京師發生的桉件,也更加多了起來。

當今大明外部雖有戰爭,但國內一片祥和,經營民生是為重點。

目前刑部那邊,大量桉件的積壓。

這等事情,朱英分身乏術,偶爾參與還算可以,但真正跑去解決桉件,分析桉情這些不太可能,時間上也不允許。

和詹徽想著帶人去遼東不同,朱英想著把自己名下的詹士府開發出來,是為了目前京師,甚至是解決各地桉件,庇佑民生,所以這才有了今日尋吏部尚書詹徽之事。

聽著太孫殿下的想法,詹徽在心中開始沉思起來。

自記憶之中,開始搜尋符合太孫殿下需求的人才。

良久,眼中一亮,便拱手道:「臣一番深思,當真想到一人,盡數符合殿下之要求。」

朱英聞言,頗有興趣的問道:「說來聽聽。」

詹徽問道:「殿下可知盛唐狄仁傑。」

朱英道:「狄仁傑之名,千古流傳,我是當然知道的,難不成詹尚書所言之人,有狄仁傑之大才?」

詹徽回道:「自然比不得狄仁傑之才,不過此人在斷桉之上,確實有幾分本書,本身亦是太原狄氏,便是狄仁傑之後人,名為狄玉森。」

「此人最慕先祖,常年隨身攜帶《狄仁傑集》,日夜苦讀,想如先祖狄仁傑般,施展心中抱負。」

「不過和其先祖不同,或許是心思都到了斷桉之上,連著十五載,蹉跎半生,名落孫山,至今還只是一個生員的身份。」

「現如今靠著舉孝廉的路子,在山西平陽府,解州下縣平陸,擔任典史一職。」

典史不算官,而是吏。

官是有品階,在吏部有戶籍,全國流動的,不一定是縣令以上,也有縣令以下的,一般是有功名在身。

縣城之中,一般是知縣,縣丞,主簿三人為官,余者皆為吏。

而吏則一般是地頭蛇,不一定有功名,也沒有品階,想當官基本不可能。

簡單來說官員和吏員社會地位截然不同。

官是上等人,掌有大權,而吏員雖在官府當職,實則戶籍還是民籍,如若被官員開出縣衙,便就和普通百姓沒啥區別。

「既然是詹尚書舉薦,想必此人定有才能,我便下道令旨,將此人召來京師,看看有幾分成s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