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1 / 2)

這天下當真有生而知之者嗎?

大孫的經歷,朱元章現在已經可以說是極為清楚了。

在這其中,他很敏銳的發現,於大孫前進的路上,並沒有什么引路人。

也沒有所謂的師父。

除了最開始在西域的流浪,沒多久就迅速的把握住了自身的機會,然後快速的崛起。

在朱元章去學習商道的時候,他仔細的研究了群英商會的經營模式。

看書自然是看所有的書。

然而群英商會的框架,從里到外都是大孫親自一人cào刀打造的。

這個框架,哪怕是最開始的時候,也太過於成熟了,似乎完全就准備好了一般。

朱元章自認為是足夠聰慧,且博覽群書。

一個制度的形成,是很難的,因為你不知道在這個制度下生活的人,會是怎么一個情況。

是有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

朱元章創造了這么多制度,整個大明的框架幾乎都是他一步步逐漸建立起來的。

所以非常的清楚,要想達到成熟的條件,有多么的困難。

好吧,即便是算大孫在商業方面天賦卓絕,沒有走錯過一步的路子,完全是穩穩當當,運氣極佳的走了過來。

那么在軍事上呢,政務上呢。

cào兵的法子,是完全的超越了歷代王朝,是從未見過的方式。

政務上的諸多建樹,更是好像已經完全的看透了未來的發展。

即便是歷朝歷代最為棘手的藩王問題,在大孫的手里也是迎刃而解。

火繩槍的發展,更是現在大明最為qiáng大的利器。

水泥道路,攤丁入畝,軍陣分離,俸祿改革,推動海貿,征討倭國,外交諸國....

一一細數下來,簡直是太多太多了。

恍忽間,整個大明好像是完全的變了一個模樣。

二十五年的大明,卻比不過兩年的發展。

朱元章感覺到自己最近好像都有些跟不上大孫的節奏了。

「是咱老了嗎?」

朱元章心下戚戚。

左右也是無事。

次日早朝過後,朱元章把湯和召進宮里來了。

湯和現在的身體算是好了很多。

洪武二十三年的時候,突然中風了,這也導致現在的湯和對於大明來說已然沒有了任何威脅。

不過就現在的大孫而言,湯和這邊已然是沒有太大關系。

畢竟馮勝藍玉都活了下來,更何況是湯和呢。

看到昔日的老朋友,朱元章的心情極好,便就對劉和吩咐道:「弄幾個小菜,再去熱一壺小酒,今日咱要跟老兄弟好好敘敘舊。」

湯和聞言,面上露出幾分難sè。

他中風是屬於肝中風,這起因其實也簡單,便就是酗酒過度。

曾經是仗著身體好,沒日沒夜的喝,現在臨老了一身的病症。

太醫那是千交代萬交代,切記不能再飲酒了。

曾經美酒對於如今的湯和來說,已然是索命的毒葯。

湯和眼角余光看了看朱元章,只見朱元章是容光煥發,jīng神抖擻,眼神之中沒有半點yīn霾。

這便就心中清楚,陛下今日召自己來,不是要弄死自己,而是真的就只是敘舊而已。

很顯然,自己不能喝酒的事情,陛下那邊還不知道。

這就有問題了。

若是直言說出,很有可能讓陛下心下不悅,壞了氣氛,這後邊恐就有大問題。

自從胡惟庸桉之後,湯和對於這個自小一起長大的陛下,看得很是透徹,都到了這把年紀,給後代鋪路也是正常。

其實湯和的心中,算是比較理解。

當初自己犯了錯誤後,就徹底的明白陛下已然是陛下了,不再是當年的上位,也不再是當年的重八。

君臣之別,猶如天塹,誰若是想要以曾經的功勞來越雷池一步,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湯和現在就是想著自己能夠安心終老,從某些方面來說,也算是給兒孫鋪路了。

湯和有五子五女。

女兒暫且不提,信國公之女,嫁的自然都是門當戶對的好郎君。

就湯和這身份,也沒哪個女婿敢於討岳父的不趣。

長子湯鼎,曾經是湯和的驕傲,很早就跟著湯和隨軍征戰天下。

官至前軍都督僉事,正二品。

只可惜在洪武十四年,當時朱元章派傅友德遠征雲南,湯鼎亦隨行,結果死在了雲南。

三子湯鼐,四子湯燮,都早逝夭折。

五子湯醴,左軍都督同知,從一品,也可惜是征討五開衛的時候,不幸戰死。

唯一剩下的,也就是個獨苗次子湯軏了。

原本湯軏任太原中護衛鎮撫。

朱元章可憐湯和身邊沒有兒子照料,自己又染上重病,便就讓人把湯軏tiáo回了京師,也好過於照料湯和。

湯和也沒了別的事情,每日都在休養。

只要他活在這世上一天,自家次子,長孫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

信國公府,便就是大明最為頂尖的勛貴。

也是有牽掛,加上先前的教訓,所以湯和才會這般謹小慎微,腦子里想著要怎么說,才能委婉的表達出自己不能喝酒的事情。

就在湯和為難的時候,劉和那邊更為難的說道:「啟稟陛下,太孫特意是交代了,陛下不得飲酒。」

朱元章聽聞這話,微微一頓。

而後看了眼湯和,羊怒道:「咱喝酒還需要咱大孫知曉嗎,反了天了。」

「快去給咱熱壺酒來,今日咱便是要跟老兄弟痛飲一番。」

劉和聽聞這話,當下不敢多說,面上帶著幾分掙扎,還是低頭道:「遵旨。」

眼看劉和就要離去,朱元章補了一句:「咱跟湯和老兄弟就喝一小壺,不多喝,你可不能跟咱大孫去說。」

「若是讓咱大孫知曉了,看咱不好生教訓你一番。」

聽著這話,劉和一下子就跪倒在了地上,磕首道:「陛下,那光祿寺的酒,是太孫殿下命人看守的,老奴這番去取了酒,太孫殿下肯定是會知曉的。」

「這就在後邊呢,老奴實在是瞞不過去。」

朱元章聽聞這話,才想起現在光祿寺那邊的廚子,領頭的基本上都是跟著大孫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