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 禪位3(1 / 2)

鳳帝九傾 一季流殤 565 字 11个月前

禪位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滿朝文武大臣無一人能改變女皇陛下的決定。

朝臣們都清楚,宸王府的小世子軒轅予修打小就跟在靜瑜身邊,這三年來更是每日伴著女皇早朝,以少年的聰明才智,三年的時間,足夠他學習如何處理朝政大事。

哪怕只是潛移默化,耳聞目染,也沒人會質疑他是否有帝王之才。

女皇陛下縱然任性了些,也不可能把皇位隨意傳位一個資質平庸的人,況且,予修是宸王和左相大人的兒子。

血脈的傳承,自小的培養,天生的氣度,女皇和風太傅悉心的教導。

再加上最重要的一點。

予修的父親宸王曾經也是最有力的帝王人選,只是後來出了一個神靈選擇的儲君,才不得已退居王臣之列。

所以大臣們心里很清楚,予修有資格登基。

而如今,女皇龍體不適,決意退位,新帝又是個有才能的人,他們還有理由反對?

所以,無聲的抗拒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大臣們就在女皇陛下施加的威壓下,恭敬領旨告退。

此事到此算是成了定局。

雖然他們心里還是覺得禪位一事太過兒戲,並且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這位年輕的女皇陛下怎么好端端的就要退位,但是無疑的,他們無力改變她的決定。

而與此同時,當他們心里覺得此事已經毫無轉圜余地時,另外一個想法自心底悄然升起——回歸男帝當政的社稷,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利大於弊。

從九傾即位開始,朝臣們雖然真心臣服於九傾的帝王威儀,但心里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yīn盛陽衰之感,像是男權被壓制。

若非軒轅九傾是神靈選擇的儲君,當初皇上立儲君的時候只怕不可能那么順利。

女皇傳位給公主,又是女皇當政,朝臣們雖說已經習慣,但到底還是無法真正打心底里認同,畢竟南族開國三千多年,至今也不過出了三任女皇,且每位女皇在位的時間都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