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對侯府可有二心(1 / 2)

一起吃個便飯?

他們現在想的不是吃飯,而是立馬回宮見太後娘娘,讓太後娘娘來決斷。

只要進了皇宮,就不是定國侯說了算了!

可是,這個時候,臨家大小姐的語氣,真的是不容拒絕。還有景王那紅果果威脅人的目光,簡直冰冷如刀,他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說出一個「不」字啊。

最終,子虛道長與常公公沒能抵得住臨大小姐的絕情攻勢,只能留下來一起用午膳。

皇宮里,得不到任何消息的太後娘娘與紀貴妃已經不耐煩好久了。

「紀貴妃,你確定你已經安排好了?此事不會出了什么岔子吧?」等了整整一上午,太後娘娘只覺得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從來沒有哪一刻,如現在這般煎熬。主要是,要對付的,是她此生最討厭的人。所以,就算是等自家大兒子被立為太子的聖旨時,都沒這么心力交瘁過。

紀貴妃也不見得能平靜到哪里去,在屋子里,來來回回走了好多趟了。

「太後娘娘,您就放心吧,臣妾已經做足了准備,而且,還留了一手。就算第一個辦法失敗了,還有第二個。只要子虛道長按照臣妾所說的去做,就保證不會出錯。」只是,為何現在子虛道長和常公公都還沒回來,她也有些拿不准。

而且,到現在為止,侯府那邊都還沒給她傳來任何消息。這確實是不正常的。這一次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再怎么心思齊備,也架不住臨晚鏡那個小賤人的詭計多端。怕就怕這一點!

「但願你的方法有效!」太後娘娘沉著臉,冷聲道。

為何沒有人給紀貴妃傳消息回去?

因為,現在她安排的兩個人都在臨晚鏡的視線范圍內,就算想找個機會傳消息,都不行。就連如廁,臨晚鏡都是讓人監視著的。

那二人是誰?

「臨夢琪」與翠屏也!

沒錯,曾經在皇宮里,與翠屏和「臨夢琪」相會於廢棄的宮殿之人就是紀貴妃,紀茯苓!

而「臨夢琪」也就是銀鈴,與翠屏,現在一個正坐著陪吃飯,一個站在旁邊伺候。

明明翠屏是可以借故離開的,可被一句「我們侯府的丫鬟還沒有這么不懂規矩」的給攔了下來。

她這話說出口,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說臨家大小姐說謊也不臉紅。想想,她身邊的丫鬟,有哪個是懂規矩的?

特別是畫兒!子虛道長和常公公都想反駁了。

臨大小姐,您那丫鬟可以再目中無人一點嗎?

不過,畫兒現在倒是很安靜,站在自家小姐身旁,做起來布菜的工作。

可是,當她拿著筷子給自家小姐夾了第一筷子菜的時候,就被旁邊景王如冰刀一般的眼神給震懾住了。

王爺,您這是要鬧哪樣?畫兒給自家小姐添菜,沒有礙著你的事兒吧?

您如果也想吃的話,找您家破浪就可以了,虎視眈眈地看著銀家做什么?不過,想了想,畫兒丫頭覺得自己應該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於是,她又夾了一塊魚片,想要放到景王的碗里。

卻忽然被一只手攔了下來。她抬頭一看,是破浪童鞋不贊同的目光。

「你站後面去。」夙郁流景忽然開口對畫兒道。

「啊?」畫兒丫頭有些反應不過來。不是要她夾菜嗎?她怎么覺得,景王的眼里盡是嫌棄咧?

好歹,她也是個合格的小丫鬟好不好,為什么要用這般嫌棄的目光看著她?

如果她這話問出口,在一旁的破浪一定會告訴她:不,我家王爺怎么可能嫌棄你呢?哦,不,是怎么可能只是嫌棄你呢,分明是非常嫌棄有木有!

嫌棄的是什么?不是她給自己添菜,而是,她給她家小姐也夾的一塊魚片。

這一道菜,是臨晚鏡少數會吃的水煮魚片。刺很少,又嫩滑,入口即化,味道正宗。

不過,有一點,魚片中難免會有隱藏起來的小刺,不細看,根本找不出來。

而她又從來不是那種嬌滴滴的千金小姐,吃個魚都要丫鬟幫忙理刺的。所以,畫兒丫頭只夾魚,沒理刺,也很正常。

可,這在景王看來,就非常不滿了。

當丫鬟是怎么當的?平日里當真是鏡兒對她們太好了嗎?連給自家小姐布菜,都不知道把魚片里的刺給剔出來。

不過,他倒沒有說畫兒什么。她不會做正好,他來!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只見高大上,冷酷炫的景王,理所當然地夾過臨晚鏡碗里的那塊魚,認認真真地剔除魚刺,剔完之後,才又放回她碗里。

銀鈴就坐在臨晚鏡下手,正好可以清楚地看見景王的一舉一動。同為女子,原本也是個大大咧咧的性格。看到這一幕,卻也有些食不知味起來。誰說景王就一定不好?他這般性子,雖然冷漠孤僻了一點,身體帶疾,可起碼對心上人好啊!看他為臨家大小姐剔魚刺的動作,細致而專注。

有那么一刻,銀鈴甚至覺得,夙郁流景是這個世上最英俊的男人。只因為,他寵愛喜歡的女子入骨,事事親力親為。

在很久很久之後,銀鈴都在感嘆,此生見過太多的悲歡離合,卻再也不見一人,能比得上夙郁王朝的景王,對妻子,之用心!

那個時候,臨晚鏡與夙郁流景,已經是整個龍騰大陸巔峰一般的存在。他們的恩愛,家喻戶曉。

但是,很多人也只是聽他人言傳,卻不曾親眼見過。親眼見過的人,很少有會講出來的。因為,那種兩個人在一起,就自動屏蔽了周圍所有的感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用言語來形容。

見過的人,說得最多的也就是一句——景王與王妃的世界,外人不可觸及,只能景仰。

整頓飯吃下來,都是臨晚鏡心安理得地吃,夙郁流景心甘情願地伺候,毫無違和感。

而子虛道長與常公公,都在心里非常有默契地想:太後娘娘,就算是您要了臨家大小姐的命,只怕也找不回自家兒子的心了。

這個時候,他們反而不太贊同太後對臨家大小姐動手了。因為,就算太後只動了臨家大小姐一根毫毛,也有可能招致自己與小兒子的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