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劍譜孤本換請柬(1 / 2)

這個朝代的及笄禮,與中國古代還是有所不同的。

中國古代,雖然也要行及笄禮。但是,並不是十五歲生日這天舉行。

《禮記·曲禮》說:「子許嫁,笄而字。」女子是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內則》鄭玄注:「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記載,《通典·女笄》只說,「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學者大多也認為應當與冠禮相似。

意思就是,中國古代的女子行及笄禮,是十五歲之後,訂了親之後,才能舉行及笄禮。行了及笄禮之後,就標志著成年以及身有所屬。

而到了二十歲,還沒定親,也必須要行及笄禮了。

龍騰大陸呢,是十五歲生日這天便舉行及笄禮,不是過了之後隨便挑個良辰吉日。這里的女子,只有舉行了及笄禮之後,才能談婚論嫁。當然,定親可以從小就定,及笄之後呢,才能許嫁。這里的許嫁呢,就是是指完成了婚禮六禮中的「納征」禮?,納征之後才能正式婚嫁。

當然,這兩個不同的時空,也有相同的地方。

比如:笄禮由母親擔任主人。笄禮前三日戒賓,前一日宿賓,賓選擇親姻婦女中賢而有禮者擔任。

可是,定國侯府有些不同。

臨晚鏡這不是沒有母親嗎?不對,不是沒有母親,而是月彌夫人不在。所以,她的及笄禮又與別人有所不同。

照理說,沒有母親,就可以請家里的女性長輩來代為主持大局。可是,臨鼎天是獨子,在家里,他這一輩,並沒有女性長輩。再延伸一下,可以由老夫人代為主持。偏偏,老夫人又瘋了。當然,就算不瘋,臨晚鏡也不樂意讓她給自己主持及笄禮。她不樂意,老夫人肯定也是不情願的。所以,這一茬兒,肯定不行。

原本,觴帝建議過讓皇後親自來主持,卻被臨老爹果斷地拒絕了。他就算再怎么傻,也不可能讓皇後這般特殊的身份來為自家閨女主持及笄禮。

一口拍定,母親這個位置空出來,他一個人又當爹來又當娘。誰反對都沒用,誰讓臨晚鏡這個女兒,是他這個當爹的一手帶大的呢?他有的是理由說服臨家的族親們。

又當爹又當娘,何其荒唐!偏偏,到了定國侯這兒吧,他就是做得出來。

至於這個主持及笄禮的人,他請的誰?

長公主!

與觴帝感情最好的長公主,這位長公主,在朝廷上下頗有話語權,曾經也是先帝最疼愛的女兒。然後呢?更重要的一點是,她和皇後交好,與太後關系僵硬,冷淡。

在觴帝得知他請了長公主來主持鏡兒丫頭的及笄禮的時候,幾乎以為臨鼎天是故意的。就為了與太後娘娘作對,所以請了個與她水火不容的長公主。

長公主夙郁流蘇,曾經也是響當當的美人兒一枚,可是因為太後,她的第一段婚姻並不幸福。最後,還是先帝做主,讓其再嫁,才嫁得有情郎一枚。不過,與太後娘娘的疙瘩,從此再也沒有解開過。

長公主與定國侯有交情嗎?

也不見得!雖然,長公主蠻欣賞他的,可平素來往不多。頂多也就是點頭之交而已。這一次,能這么爽快地答應替臨晚鏡主持及笄禮,還不是看著是個能與太後娘娘對著干的好機會。

而兩個贊者,是皇宮里的兩個老嬤嬤了。榮嬤嬤和玉嬤嬤,觴帝專門派來的,千叮嚀萬囑咐,不能讓臨家大小姐的及笄禮出一點兒差錯。

夙郁流觴那是不知道,兩個嬤嬤砸聽完他的話之後,完全是摸不著頭腦了。都說陛下寵信定國侯吧,這樣子看,甚是愛屋及烏啊。臨家大小姐就算成了燕都第一貴女,可有些事兒,之前還是鬧得不好吧。沒想到,陛下如此大度,完全不介意她之前的種種言行。

除了兩個贊者呢,還有四個有司,都是侯府的大丫鬟。其中有紅玉,橙玉,還有兩個,藍玉,青玉。紅玉原本是老夫人院子里的,老夫人病了之後,她就徹底投奔了臨晚鏡。還是在老夫人的院子里做事,不過更多的是做了臨晚鏡的一只眼睛。

橙玉呢,也是侯府家生子,是臨鼎天nǎi娘的女兒,一直負責伺候臨老爹的。雖然臨老爹並不需要女人伺候,可橙玉因為相當懂規矩,還是被唯一允許在臨老爹身邊伺候的一個婢女。不過,她也從來近不了臨老爹的身。

因為臨老爹通常用的都是仆人,她只負責臨老爹飲食起居中的一小部分。

至於藍玉和紫玉,也是府里教習嬤嬤tiáo教出來的兩個大丫鬟,懂事兒,乖巧,從來沒出個岔子。這一次,便選了她們倆。

還有一個重要角sè,正賓!正賓確實是個非常難以選擇的人。

臨老爹原本是沒打算請誰的,最後,竟然有人毛遂自薦了。

郭皇後的母親,郭老夫人,那可是老一輩響當當的才女一枚。與郭帝師,是佳偶天成的一對。

郭老夫人之所以毛遂自薦,也就是聽了蘇家大小姐蘇幕簾的話。蘇幕簾的及笄禮也是她給當的正賓,臨晚鏡這一次及笄,蘇幕簾不知道從哪里打聽到定國侯並沒有打算請誰當正賓,才主動去找了郭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