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太後娘娘的感受(1 / 2)

「朕同意封臨家大小姐為世女,待定國侯百年之後,由臨家大小姐承襲侯位。」當著侯府所有賓客的面,觴帝的口諭,就等同於聖旨。

「謝陛下成全。」這是第一次,臨鼎天如此正式地說這句話。

感謝聖恩,絕壁是最真誠的。臨鼎天只有臨晚鏡這么一個女兒,自然是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留給她。侯爵之位,對於他家寶貝女兒來說,雖然不怎么重要。甚至,有可能她還會因為有這一層與朝廷的關系而束手束腳。可是,只能是他家女兒不要,而不是得不到!

「定國侯為我夙郁王朝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第一次有求於朕,朕自然不會拒絕。明日一早,聖旨便會頒到侯府。」觴帝這話也確實不假。

臨鼎天雖然囂張卻並不是毫無資本的。他為整個夙郁王朝所立下的功績,足以換得子孫世代的榮耀。本來,當年先帝是想封他為異姓王,其子孫世代承襲王位的,卻被臨鼎天斷然拒絕了。最後,先帝才只封其為侯,三代承襲爵位。

榮寵三代,臨家後人如果不爭氣,不再有祖宗的庇佑,也是理所當然。如果三代之後,有功於朝廷,那也是後人自己的本事。一個家族,想要長盛不衰,光靠世代承襲的爵位,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家族的能力撐不起家族的榮耀,那家族遲早都要衰敗。就算不衰敗,也會成為帝王的眼中釘肉中刺,引人記恨,不除不快。

所以,臨鼎天的拒絕,其實也是對家族的一種變相的保護。但是,到底是他得到的賞賜配不上他的付出,所以,先帝與觴帝對其都很縱容。臨家大少爺已經死了,而且多多少少也是因為皇家才會有此一遭。在他死後,觴帝為了個人計劃,還暫時阻止了臨鼎天為兒子報仇,這又是一個虧欠。

所以,臨鼎天的請求,觴帝沒怎么考慮就直接同意了。定國侯只一嫡女存活於世,難道不該由她繼承侯府嗎?何況,她還是那人的女兒。

於情於理,臨晚鏡這個世女都是應該封的。

被封為世女之後,她的身份,將來也就是女侯,說起來,和景王倒是更為相配了。

在場的賓客,多數都是朝臣。心里縱然有千般萬般不贊同臨晚鏡一個女子繼承爵位,卻依舊不得不笑著與定國侯道一聲恭喜。宴會上,觥籌交錯,談笑間,人們好像都戴上了一層面具。

在觴帝答應臨鼎天的請求之後,自己也乘勢為yòu弟謀福利。

「愛卿,朕答應你封鏡兒丫頭為世女,也承諾以後會封她為夙郁王朝第一女侯,你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流景與鏡兒丫頭的婚事了?」

雖然,他並不想拿此事來作為條件,也不想以帝王的身份來壓迫定國侯。可是,畢竟流景是他的弟弟,站在一個普通人家長兄的身份上來提這么一個條件,不為過分吧。何況,這也算不上條件,頂多就是他提出這么一個提議作為參考罷了。

決定權還是掌握在定國侯手中,他就算是皇帝,也不能qiáng迫人家把女兒嫁給流景。畢竟,站在定國侯的角度,一個父親,真要把女兒的終身托付給一個不良於行的人,還是需要勇氣。

就算是平常人家的父親都不一定能做到,何況是身份地位皆不俗的定國侯!

他侯府的女兒,如果不嫁入皇家,天下男兒可以說是任由鏡兒丫頭挑。臨家的女兒,值得天底下最好的男兒溫柔以待,配得上任何人!

正因為明白這個理兒,觴帝才會用商量的語氣與定國侯商討這個問題。就如同,平常的兒女親家一般。

「陛下,鏡兒還小。」臨鼎天一聽觴帝提到景王與自家寶貝女兒的婚事,剛剛還春風得意的笑臉,立馬冷淡了下來,語氣不緊不慢,看似沒有拒絕,實際上已經是不情不願。沒有明著拒絕,卻比拒絕更加堅決。

「哈哈,我夙郁王朝的女兒,一向是及笄便談婚論嫁。鏡兒丫頭今日及笄,把婚事定下也是合情合理嘛。朕知道定國侯舍不得女兒,想多留她在家些日子。但是,鏡兒丫頭左右是要嫁人的,不過是遲早的問題。」觴帝笑著說道。

雖然是遲早的問題,但是也是有早遲之分的。何況,誰說一定有遲早的問題?他家女兒就不能不嫁嗎?既然都是世女了,為什么不能是她娶?他覺得吧,自家女兒不僅可以娶夫,還應該不止娶一個!最好,把這一桌的美男都娶了!至於夙郁流景嘛,雖然競爭力不如其他幾個,看在陛下的面子上,還是可以給他一席之地!

艾瑪,臨鼎天越想越覺得此法可行。完全沒想過,這是在把他家女兒往女王的道路上捧啊,都想要效仿人家帝王後宮三千了!

「陛下,婚姻大事,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我們侯府一向都是尊重兒女的意見。嫁給誰不重要,主要還是要看鏡兒的意思。」這話,是變相地把主導權交到臨晚鏡手中。他不好明著拒絕,只能這么來。

不過,他面兒上是在妥協,心里卻是連連冷笑的。不僅在冷笑,還時不時地在心里畫圈圈詛咒一下夙郁流景。

不要臉!說好的不許請外援呢?讓陛下親自來提親,又是怎么一回事?

「那還用問嗎?鏡兒丫頭與景王情投意合,整個燕都城的臣民都知道了。」觴帝看了看臨晚鏡,又看了看自家皇弟。

沒錯,只要他這話一出,不知道的,不出半日也會知道。景王與臨家大小姐情投意合,沒錯,是情投意合,而不是景王單方面喜歡臨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