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行求長生(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390 字 11个月前

淇江以南,齊梁境內。涓州官道,馬蹄如雷。

世人皆知,齊梁陛下的小皇子蕭易天賦異稟,從小過目不忘。三歲讀遍百家文,六歲殿前賦詩,八歲師從國師無雙源天罡。縱然齊梁國師浮沉大世閱盡天下,亦未見過如此天才。

源國師卦盡天機,算出小皇子殿下懷有天人八相中的龍蛇相與株蓮相,可惜兩相相克,自小這皇子兒殿下便是體弱多病,陛下召了無數醫道聖手,均是無可奈何。

葯王谷已經十年未曾在人世間上出現,這世間,似乎無人可以醫治好這位天縱奇才的皇子殿下。

國師以十年壽命落子求解,算出小皇子命格游離十六歲之外。

齊梁小皇子蕭易生於春秋元年歷。

如今春秋十六年,初春。小皇子殿下恰十六。

源大國師算出北魏有葯王行走痕跡,此乃最後一載。

三輛馬車,一輛載人,兩輛載書,兩位車夫,十名隨從。

小皇子殿下奉國師錦囊,北去大魏。

此行求長生。

……

……

涓州官道,落英繽紛,正是初春時節。

小皇子殿下在車內安靜讀書,不曾管車馬勞頓。

這一車載滿了聖賢書卷。天大地大,聖賢道理最大。父皇靠聖賢道理治國齊家平天下,故而無論是春秋前各家巨子的經文書卷,還是春秋後名聲初現的大師文籍。年紀不過十六歲的小皇子殿下幾乎已經看了個遍。

馬車軲轆聲音吱呀吱呀,碾過一地落花。

而兩名駕車車夫眯著眼睛,著實提不起什么興趣。

自皇都蘭陵城趕路而來,直至涓州,途三周,遇到了六波刺客。

全部死於小皇子殿下一里之外。

兩位車夫帶著笠帽,一位嚼著野草根,顴骨有一道傷疤,漫不經心的抬頭,右手在背後隱隱約約比了一個手勢。

後面的隨從立馬心領神會,緊接著馬車後跟隨的幾道極為隱蔽的黑衣身影立馬從官道上四散而開。

一里之外,三位埋伏的弩手悶哼聲音都未曾發出便被黑衣身影斬去了頭顱。

這是第七波刺客。

總有人前赴後繼不畏死,來刺殺這位小皇子。

嚼著草根帶著笠帽的那人眯起了眼睛,此行雖然說不上隱蔽,但出行三周,臨時變了四次方向,接連遭遇刺客,不得不說,太巧了些。

小皇子殿下自然不知情,安安穩穩在車內閱書。

另外一位馬夫低頭御車,沉默不語。

若是有明眼人,就會發現,這兩位馬夫,馭馬時候上半身絲毫不動,下身隨馬頻率保持一致,絕非等閑之輩。

嚼著草根的,是有著「bào雨梨花不沾衣」之稱的輕功高手段明勝;低頭沉默的是有著「怒目金剛」美譽的內家高手繆降鴻。

齊梁皇宮,有十二位大內高手,段明勝和繆降鴻便是其中之二。

有這二位保駕護航,足以保小皇子殿下此行安穩 。

段明勝仰面數著落花,腰間一壺花酒晃盪。

「殿下,前去十七里,便是陽關谷。」

小皇子聞言,恍恍惚惚掀開簾子,恰逢大風掠過,兩道梨花飛舞如雨,天空並無滂沱大雨,卻有滂沱梨花席卷。

不知從何而來,要往何處兒去?

他眯起雙眼,明眸彎成好看的月牙兒,伸手摘下一片梨花,夾進書里。

「書上說陽關多梨花,」小皇子殿下若有所思,「我們在陽關稍作停留。」

車隊有如輕煙,沉默而迅捷,行駛在初春的梨花cháo中。

裊裊官道,一位少年。

春秋十六年,陽關十七里。

小皇子殿下並不知道他能否在北魏找到那位行走天下的葯王,也不知道此行會有多大的凶險。

如今他一心閱覽聖賢書,對煩心事不管不顧。

如今他只知陽關初春,宜賞梨花。

如今他只是懵懵懂懂的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