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狼(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407 字 11个月前

天狼城距離風庭尚有百余里,距離不算遠,只是再行便是風沙居多,車馬難勞,易瀟等人經過協商,選擇在此處歇腳,稍作休整。

北魏有四王三十七城,天狼王寧風袖乃是春秋年間最年輕戰功最煊赫的大將,北魏稱帝據北,寧風袖被授封天狼之號,北魏南域九城便在寧風袖轄內,其中天狼城便是四大王城中最為繁華,商人來往最為密切之城。

只因南北雖然分據,卻立下淇江之約,經濟合流,南商北上,多是不願意赴遠北交易,一般又多在安定有序的王城立足,故而都選在了天狼城。

可以說,無論是江湖客,還是朝廷人,在天狼城都有一足之地。天狼王寧風袖風采卓越,城下風氣肅然,麾中高手無數,鎮守方圓,在如今太平年間,更是無人敢鬧事。定下的城規,更是沒有一人敢挑釁。早年有洛陽皇室官宦子弟游至天狼城,見sè起意,居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qiáng擄民女,不幸被天狼王遇見,親自一槍挑下馬,以一顆頭顱寄回皇都。

皇都那位不怒反喜,昭文北魏,以天狼王糾正北魏民風有功為名,對那位槍挑皇族的寧風袖居然是不罰反賞,反倒是將那位在天狼城惹事的皇姓大族一貶再貶,貶出洛陽。

此後天下皆知北魏天狼王聖眷無雙。

這位被街坊百姓親昵稱之「白馬銀槍,清風素袖」的天狼王寧風袖不僅僅馬上軍功顯赫,為人親民,更令人稱道的是寧風袖用情專一,北魏多有納妾習俗,堂堂天狼王卻只有一妻,令人遺憾的,是至今膝下依舊無子。

其實寧風袖曾有一子,只不過夭折尚早,此後夫人便是再無生育。如今尚算得年輕的天狼王坐擁天狼城,與齊梁洪流城遙遙相望,只要有一槍尚在,便是北魏門戶緊收,齊梁難以北上。

......

......

易瀟一行人入城後隨意找了間客棧,入住了一宿。

倒也無事,只是一大早,宋知輕就被小殿下拉著出門,倒是看見大街熱鬧非凡,不知是何盛事,居然引得如此多的人出門來看。

「誒誒誒,我們這是要去哪啊!」

天狼城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有位絡腮胡子中年人拎著一位黑衣少年如魚得水般穿行在人cháo中,那黑衣少年看起來不過十四五歲的年齡,面sè有些病態蒼白,穿得嚴嚴實實,街上有不少人已經穿著短袖露臂了,這位少年還穿著一件長袖實衫,後面跟著位青衫抱刀的年輕人,懷中那柄刀鞘大的臃腫,刀柄明顯與之不是一個型號,他嘴里咕噥著,卻是沒有絡腮胡子大漢那般好的身法,在人群中只能勉qiáng行走,堪堪跟上前面二人的腳步。

易瀟被老段拎著走,自然是輕松無比,回過頭看著抱刀艱難的宋知輕,笑道,「入天狼城,自然是做了歇腳打算,不過今日是特殊日子。沒發現街上人群幾乎往一個方向去嗎?」

宋知輕環顧四周,驚訝道,「嘿,這些人是趕著上集?我怎么不知道天狼城有什么習俗傳統,能有這么多人急著上街。」

老段嗤笑一聲,「就你小子還行走江湖,連天榜都不曉得的?」

易瀟笑道,「天榜一年一換,中原為之矚目,都巴不得知道第一手的消息。」言外之意異常明顯,今日便是中原開榜之日。

宋知輕臉上一陣尷尬,訥訥道,「我又不是中原人,我怎么知道天榜什么時候開榜?」

易瀟嘖嘖道,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看到天榜時候的神情,「等到了空曠地方,你就明白了。」

宋知輕被賣了一手關子,眼前兩人說完便不再理自己,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也不知道那神出鬼沒的紅衣兒在哪盯梢,想著想著,想到自己上車後就被那柄劍抵上眉心,差點被那人不講道理地取了性命。

想到了這兩天的遭遇,宋知輕開始後悔自己背刀出走。

宋知輕對這兩天來的遭遇簡直是不堪回憶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

先是被bī著拿自己全部家產買了一把刀鞘,只是自己說什么也不肯扔那塊裹刀青布,買了大一號的刀鞘將青布和刀一同收好。接下來的日子懵懵懂懂,不由分說被迫又是洗車又是喂馬,挑擔拎行李雜事兒幾乎自己全包了,只要敢說一個「不」,那柄劍就會在三秒內遞到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