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勢至(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635 字 11个月前

天地將傾,那顆碩大無比的龍首吞吐雲霧,以巨大豎瞳抵在易瀟面前。

小殿下面sè不改,眉目自若雙手按在膝上,一襲黑衣獵獵作響。

盤膝而坐,入靜。

忘歸山巔一人一龍兩相對峙。

那顆碩大龍首極盡威嚴,凶神惡煞,張口作勢要吞下自己模樣,最終啞火,只能怒吼連連。

黑衣少年看了半響,最終啞然失笑,發覺這只蒼龍只是頭狐假虎威的畜生,緩緩伸出一只手揉了揉眉心,任這只蒼龍如何咆哮,不管不顧,靜下心神,物我兩忘。

黑衣衣袂紛飛,易瀟低下頭,在日月佛台邊緣盤坐,身下便是山下諸生,可以瞧見整片北魏大地。

他怔怔看著眼前那副縱橫三千里山河極盡北魏格局的觀想圖。

那條巨龍斧鑿刀切般將大地切割開來,無數氣運在龍身上盤踞扭動,星火可以燎原,於是整片北魏萬里浮土被這只蒼龍燃起。

洛陽在龍腹,紫氣沖天,極盡祥瑞,那位紫衫大國師尋龍點xué的手段世上難尋敵手,將皇都種在福緣極深之地,孕育佛骨而脫胎成國,一國氣運自然能夠昌盛。

怪不得北魏如今人傑輩出,無論是北魏四劍子之流,亦或是大魏明珠兒,皆在氣運零散的龍身周圍,最終免不了匯聚到洛陽碰首的命運。

龍脈蜿蜒曲折三千里,東御關山,西抵大夏。這兩處乃是龍爪之處,森然鐵血,不留情面,將大夏棋宮與東關山隔絕在北魏疆土之外,那位白袍兒王爺坐鎮在蒼龍龍爪中,馭使西關十六字營打壓棋宮,十六年來手段極為qiáng硬,東關則是被這只貪心龍爪抓去了氣運,人傑凋落,為北魏徒做嫁衣。

最終來到這座忘歸山。

點睛之筆,亦是鎮壓龍首的神來之筆。

北魏鐵騎踏滅忘歸山佛緣,便是為了將這顆隨時可以騰飛的蒼龍釘死在大魏,鎮壓一顆頭顱在這座忘歸山。

北魏萬里浮土,一枚浮世印鎮壓洛陽,一條三千里蒼龍盤踞氣運。

天大的手筆,難怪能與如日中天的齊梁劃江而立。

這幅觀想圖極為深奧玄妙,大局觀細細看去,有無數細微細節,若能緩緩體味,便能感受到那一股無處不至的勢。

說不清,道不明,便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

那便是勢。

大勢。

北魏要爭奪天下,野心勃勃,吞吐天下,要做世上唯一的霸主。

耳邊龍吼依舊,易瀟不管不顧那條無法無天的蒼龍,眯起眼去體悟那種難以捉摸的感悟。

眼瞳之中緩緩泛起金燦之sè,一朵蓮花在瞳孔中升起。

悟蓮瞳。

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天地大勢,龍脈起伏盤踞,為一國盛運。

佛門以六位菩薩命名的六種qiáng大域意,其中有一種為大勢至域意。

大勢至菩薩,一步動,六界震動,天地聲音振聾發聵。

所謂大勢至域意,舉足行路,生五百億光華,照耀周身;盤膝而坐,震動七寶,擴散佛國。

對敵無雙霸道,能不出手而攝神,以域意震動魂魄肉體,端的是佛門第一殺伐域意!

白袍老狐狸顯露過一手大勢至域意,漫天紫竹林狂呼,震落一地紫竹葉,十丈之內一草一木盡皆俯身不敢抬頭。

大勢至,大勢至。

由深入淺,由大入小。

由一國,入一城,最後入一人。

舉國大勢,皆至一人之身,這個人又是何人?

洛陽皇位上有一道巍峨身影不動如山。

小殿下沒有見過那位魏皇,腦海中卻無端出現了一道身影。

龍盤虎踞,極盡霸道。

一國之主。

再剝奪全部身影,只殘留一股意境。

霸道意境,那便是大勢至?

一言出,天地六界震動?

緩緩揉在自己心頭,細嚼慢咽,易瀟將這些瑣碎念頭一點一點敲碎,然後自問自答。

小殿下緩緩咀嚼,微微叩指於膝蓋。

突然心有靈犀。

似乎有一股微小不可見的震動從指尖傳遞,敲擊在膝蓋骨上,細密而溫和地節節蔓延開來,骨骼一塊接連一塊震動發聲,最終脊椎處傳來連綿不斷的輕微炸響。

毛骨悚然。

小殿下閉上眼睛感悟著這種域意,指尖微微抬起,不緩不慢,一下又一下敲擊著自己的膝蓋。

收心。

佛門有法門,能使人攝六根。

眼往sè上跑,故而閉眼。耳往聲上跑,故而合耳。六根的根性即為本心,攝取六根,凈念相繼。

易瀟心有所悟。

左手抬起,如持開合蓮花,右手屈中間三指,置於xiōng前。

xiōng前一朵紅蓮盛開。

是為大勢至。

如痴如醉。

最終抬起頭來。

小殿下面目平淡對視那只碩大龍首。

雲霧之間那只恐怖蒼龍依舊咆哮,突然瞳孔微縮。

黑衣少年猛然站起身子,chún角出現一抹玩味笑容。

那個少年陡然一聲怒吼,宛若獅子咆哮。

轟然聲音之中,日月佛台雲霧被清掃而開,天地不斷震動,連綿不絕。

大勢至。

天地共震!

那只蒼龍突然被攝取心神,縮回脖子,訥訥不敢出聲。

只可惜這道域意領悟尚淺,易瀟搖了搖頭,看著滿天雲霧又籠罩回來,那股震動緩緩消散。

接著是那條凶神惡煞的蒼龍比之前都要震怒的咆哮,蓋壓了整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