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撞甲(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525 字 11个月前

大稷山脈。

山腳下,涼甲城的玄鐵重門緩緩閉合,如同巨獸睡前闔攏下頜,只是在巨門咬死之前,有位披著青sè鎧甲的年輕儒將率馬而出。

他面容清俊,眉目間帶著一股子令人心曠神怡的書卷氣息,倒是全身沒有絲毫修為的痕跡。

江輕衣腰間懸掛兵符,余光瞥見背後涼甲城大門鎖死。

這個人生第一次披甲出陣的儒生,此刻面sè不是那么平靜。

有那么一絲絲復雜的意味,帶著些許猶豫,些許惘然。

可當馬匹來至大稷山脈山腳之時,馬背上的那人陡然挺直脊背,那些繁雜的情緒全都一掃而空。

此刻黑夜降臨。

漆黑的山脈里,涼如月sè的光芒猶如一泓清水,在甲鎧上反射傳遞,游走不絕。

黑夜之中涌出了一抹黑。

黑sè甲胄如月牙一般在青甲儒將背後擴散,整頓。

江輕衣兵符上大放異彩。

大稷山脈死寂無聲。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

身後兩千黑甲的目光也隨之落在前方。

兵符上的光芒越盛,就代表著那兩人越接近自己。

江輕衣深深吸一口氣,然後再將那口氣輕輕吐出。

如此吐納三次。

心cháo澎湃變為天塌不驚。

他跟在袁四指身後學習一年多,兵法韜略,率陣變陣,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領悟能力,對用人教人極為挑剔的袁四指都沒有挑出自己的一點毛病。

江輕衣想過自己率陣出戰時候的模樣。

可江輕衣沒有想過,第一次率陣,袁四指便給了自己西關最為jīng銳的十六字營。

他更沒有想過,十六字營的黑甲,居然能夠達到如此高的素質程度。

兩千人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

偌大山脈,在黑夜之中,除了鳥獸橫行時候的聲音,便真正的落針可聞。

也正因為安靜,所以江輕衣可以聽見山脈那邊的聲音。

先是如同颶風過境,山脈那邊古木搖晃。

再是驟然停止。

於是有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安靜。

就好像是奔跑的巨人突然停下了腳步,換成了原地站立,開始沉思。

江輕衣知道那兩個人已經發現了大稷山脈恭候多時的兩千黑甲。

但他們已經無路可走。

回頭,便是袁四指的西關大瓮。

無路可走,又當如何?

江輕衣緩緩舉起右手,在半空之中握拳。

他盯著遠方山脈起伏的線條。

那里是黑夜。

黑夜里有人走出。

不是蓄意已久的出場,那般眾目睽睽之下施施然的走出。

也不是一步一頓,殺氣畢露的登場。

步伐平靜而淡然。

黑袍和布衣從地平線那邊走了出來。

兩個人並肩而行,其間隔著一刀一劍的距離。

易瀟平舉劍,蕭布衣平舉刀。

劍尖與刀尖抵在一起,如同二人肩膀抵在一起。

十萬里的北魏路,就這么走過了一大半。

月sè如cháo。

黑甲如cháo。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這兩個人身上。

......

......

淇江自西向東,越上游越湍急。

尤其是靠近西關的上游江首,俱是大江大浪,罕有駕舟人敢驅舟冒險,若是被一不小心拍中舟身,便頃刻間浪吞小舟,斷然沒有幸存的道理。

大江滔天。

劍舟橫行。

驅舟的船夫已經是膽戰心驚,駭然無力,不敢搖槳。

劍舟在大江之中隨波搖曳,如同無根浮萍。

那個女子依舊站在舟頭,風吹雨打不動,身軀玲瓏嬌小,面sè平靜漠然。

船夫帶著哭腔說道:「居士大人,今兒天公不作美,我們現在想回去都難了,再不掉頭,就真的要死在這里了。」

被喚作居士的女子置若罔聞。

她漠然說道:「還有多久能上岸。」

手腳已然被嚇得無力搖槳的船夫心底開始升起了懊悔,悔恨自己貪圖這個女子不菲的渡費,居然來渡這淇江最險惡之地。

這條路線,是去西關最快的一條。

走水路,登岸之後一路北行,幾乎沒有阻攔,算上車馬勞頓最多只需要三天即可抵達西關峽口吞衣峽。

船夫不知道這個女子為何要選擇在這種天氣出行,從齊梁直奔北魏西關。

齊梁北江上游的渡口,如今只有自己一家,在十二月里艱難以劍舟渡人,賺一些辛苦的血汗錢。

當時自己瞥見了這女子腰間挎著大榕寺的居士令牌,再加上她出的十倍渡船價格,猶豫再三,終於答應了她渡江的要求。

船夫此刻陡覺船身猛然搖晃,天旋地轉,抬起頭來,一道揭天巨浪拍打而下,鋪天蓋地,只道此生已盡。

肝膽俱裂。

睚呲欲裂的船夫看見高高翹起的船頭,那站立不動的女子面對鋪天蓋地的巨浪,只是抬起一手,衣袖內劍氣搖晃,被她壓制不能溢出。

不動用劍氣。

只是緩緩壓掌。

大勢至。

以她為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