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蘭陵閑事(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599 字 11个月前

春秋十七年就這么過去。

蘭陵城的鞭炮轟鳴,除舊迎新,皆是大喜。

易瀟帶著易小安去挨個拜訪了蘭陵城的熟人。

二殿下的訂婚儀式來了許多名流,唐家大小姐搬到了二殿下的緯略殿,倆人算是住在了一起,羨煞旁人,幾乎蘭陵城的每一戶人家都受收到了二殿下的喜糖。

唐門依附在蘭陵城下,而唐家大小姐終於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倆人最終的大婚之日還沒有確定下來,因為二殿下和唐小蠻都不急,也的確是這個理,現在兩個人好不容易見了面,正是依偎溫存的時候,訂婚儀式也舉辦了,婚禮的事情便沒必要忙著張羅,大可以往後拖一拖。

被送到易瀟經韜殿的請柬數不過來。

大大小小的酒會在蘭陵城舉行,能將請柬送到經韜殿的也都是些名流名宿之輩,除了個別推不掉的酒會筵席,其他的都被小殿下推去。

齊恕先生在老舍茶社邀請了一眾文人,請了易瀟和蕭布衣來壓鎮,推脫不掉也不好拒絕,這位短短時間內聲名鵲起的文士,當年只是文評第十,如今蘭陵城得勢如乘風青雲,隱隱有坐上南北兩道最年輕官場頭座的趨勢,青袖飄搖,大庇天下寒士。

齊恕先生的酒會沒有酒,而是以茶代酒,講究一個儒雅二字,論書論道,論修身養息,論齊家治國平天下。

齊梁與北魏的風氣不同。

其實這些大大小小的聚會,去或不去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有些請柬瞥了一眼便被扔到了角落,有些則大發慈悲還柬回去,客客氣氣拒絕了,極少數的起到了請柬應有的作用,請到了小殿下本尊。

外人只道是小殿下忙著修行,但易瀟倒是閑著無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晉入九品之後需要一段磨合時間,更需要靜心,而不是悶頭苦修。

至於這些請柬不同的命運......

全看自己身邊那位大菩薩的心情。

......

......

空中樓閣。

「將軍。」

「又將?」

「抽車。」

「啊我的車!」

大殿下悲憤喊道:「和尚,你就不能讓我一點,跟你下棋忒沒意思,每把都把我棋子全吃光了才肯殺我!」

棋盤那邊的年輕監院大人一臉嚴肅:「喂喂喂,落子無悔啊,這只伸出去的手算什么啊......」

一臉故作茫然的大殿下咳了一聲,動作無比自然把青石奔將而去的黑馬挪了回去,面sè自若說道:「讀書人那叫悔棋,領兵打仗的,丟一個車多心疼啊,這能叫悔棋嗎?」

青石沉默片刻說道:「你,悔棋就悔棋吧......再重申一次,這個叫車,不叫車。」

陛下平時一如往常的忙,只是有了齊恕輔佐,即便國師大人不在身邊,依舊可以省下很多力氣,如今這段日子,差不多就是一年之中最清閑的時候。

蘇鱘陪了陛下一段日子,對易瀟說陛下平時沒太多愛好,三位殿下不在蘭陵城的時候,就是一個人默默看書,坐在青玉案前,闔上眼沉思,更像是睡著了。

如同一個年邁暮矣的老人,這么一坐就是半日。

所以大殿下二殿下小殿下lún著日子來陪陛下。

今日大殿下來的早,還順路拉來了青石和尚,不巧的是陛下還在批改奏折,還叫了齊恕先生入書房里商討國事,便要大殿下和青石兩人先坐在棋桌前消遣著。

此刻棋桌上的棋局與黑白十九道的圍棋大有不同。

每一個棋子上皆有篆刻的文字。

車馬炮兵士相將,隔著楚河漢界遙遙相望。

陛下說這叫「象棋」,如今「象棋」已經火遍了蘭陵城,茶舍里的圍棋對弈與象棋對弈之數,約莫是四六開的場面,相比於被文士研究了千百年早就摸透了的圍棋,象棋更顯得新奇而玄妙,殺法多變莫測,場間對壘如遙指千軍,yīn招險招層出不窮,陽謀對擂亦能斬敵。

蘭陵城里除了國師大人和陛下,對弈的棋手里,齊恕先生算是第一流的頂級高手,說來奇怪,齊恕先生的圍棋上不了台面,但象棋造詣之深卻令人匪夷所思,行事出招天馬行空不逾規矩。

......

......

如果要用簡短的話來概括蕭無悔在象棋上的造詣,大概就是......

除了悔棋一無所長。

好在青石小和尚耐性極好,對著這么一個臭棋簍子還能忍受對面頻頻悔棋。

其實他心底也在默念佛經打發時間。

棋盤兩邊各自無趣。

「今兒書房這邊會比往常熱鬧些。」大殿下撓了撓頭,連棋也不悔了,索性投了將子認輸,訥訥說道:「我還喊了布衣他們,待會應該就到了。」

青石默默幫大殿下把棋悔了,開始一個人自娛自樂自己攻伐自己防守,不停轉換角sè不亦樂乎。

蕭布衣和唐小蠻來得比較早,青石一個人默默下了半盤棋,這對璧人就趕到了空中樓閣的書房前庭。

唐家大小姐從來沒見過這樣新奇的棋子,忍不住向青石打聽了一下,明白了棋桌規則之後美目生輝,看樣子大有躍躍欲試的念頭。

唐家大小姐坐上棋桌對面,說青石下過象棋,對壘不算公平,非要二殿下與自己對弈。

蕭布衣無奈只能坐上棋桌。

唐家大小姐架炮開局,一路殺伐攻勢凶猛,二殿下托腮打量著對面的女子,笑眯眯挨打,一副牛皮糖模樣。

她揮兵頤指氣使過河,他便悄然退過漢界。

她眼中閃過一絲難過,他便退步拱手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