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馬奔騰殺氣起(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645 字 11个月前

齊恕留了一封信。

那封信留給了翼少然,本意是讓青衣大神將把信封帶入烽燧城主府後,拆開供大殿下和小殿下參考。

想要從洪流城趕到北姑蘇道,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齊恕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在翼少然之前抵達烽燧長城。

事實上,齊恕在那場淇江談判之後,就明白了自己的失誤。北魏想要看清楚齊梁的態度,只要自己出席了這場談判,就無可避免的將這份信息交給了洛陽皇宮里的紫袍。

玄上宇是與源天罡在春秋年前就對弈不斷、互有勝負的人物。

齊恕自認學藝不jīng,比之源天罡大國師差了許多,若是真實打實對上那位紫袍大國師,估摸著也只能乖乖接受落在下風的被動局面。

他很想火速趕回烽燧長城。

西關的鳳雛早就來到了西壁壘長線,與妖族浴血奮戰。

蘭陵城的卧龍如今才被放出。

齊恕的身子並不是很好,天闕為了護送他抵達北姑蘇道,動用了十八神將之中速度最快的那位。

風之神將在心底默默盤算。

想要抵達烽燧,跨越大半個齊梁版圖,還要照顧齊恕先生的身體,至少需要十天的時間。

十天。

先生不在烽燧,大殿下和小殿下都在烽燧。

還有那位青衣大神將。

已是齊梁明面上可以排出的一股頂級力量,這股力量放在烽燧......無論任誰來看,都應當穩若泰山。

只有一點讓人擔憂。

西關那邊似乎有著妖族「南下」的消息傳來。

烽燧這些年來固守城池,妖族並未出現大肆侵犯的舉措,所以駐守城池的甲士數量並不算多,若是這一趟妖族真的發動了龐大如十萬獸cháo的進攻,憑借如今烽燧的紙面力量,恐怕那幾位手段謀略再是qiáng大,單兵能力再是逆天,也無濟於事。

齊恕先生一直閉眸凝神的樣子。

似乎並不擔心這種情況的發生。

烽燧那邊......真的還太平嗎?

......

......

「烽燧不太平......」

烽火連天,一盞又一盞的泛青火焰,跳躍在高聳城牆的城頭,相距極遠,跨越幅度極大,一目望去,卻是根本望不到盡頭。

這是一條極其漫長的防線。

長城。

長城的城頭落滿了大雪,森然黑甲相隔數十丈,站哨巡視,一片死寂。

幾道年輕的身影走在長城之上。

大殿下披著重甲,紅巾在大雪之中飛揚,「一萬白耳,一萬陷陣營,一萬大戟士,一萬虎豹騎,三千突騎兵,共計四萬三千甲。我領了這四萬三千甲來到烽燧,這幾年來與妖族之間的細小摩擦,即便不冒進,不犯錯,也磨損了些許力量。北姑蘇道黑甲鐵騎的戰力很qiáng,但父皇的安排很是奇怪,只留了三萬甲士,分布在這條浩瀚長線之上,其余的北姑蘇道鐵騎幾乎退守到了西寧道境。」

齊梁的北姑蘇道,在地域之上,像是齊梁向著西域伸出的一只大手,握住了西域的一片巨大土壤,同時像是凸出的獠牙。

即便修築了烽燧,抵御了漫長的歲月,也無法保證有朝一日面對妖族的瘋狂反撲,這樣的地勢,不會被攻破。

蕭望做的這些安排,其實是做了最壞打算,若是有朝一日烽燧被破,作為退守腹地的西寧,能夠有著極qiáng的反擊力量,保持著大量的鮮活力量,在敵人未能有效防御陣地之時,一舉奪回「烽燧」!

烽燧面對西域之時,易守難攻。

烽燧面對西寧之時,易攻難守。

......

......

大殿下手里握著齊恕先生的信。

他的心底稍微有些安定。

妖族「南下」的消息,來的甚至比身後的小殿下和青衣大神將還要快。

齊恕的那封信里,言語寥寥,並不復雜。

開頭兩句極為重要。

第一句是:「西關在演,妖族『南下』是假。」

第二句是:「若是妖族真的來犯,數量必然不是十萬,請迎面痛擊,無須固守。」

若是西關的袁四指看了這封信的第一句,便會一笑置之。

齊恕能猜出西關在演,卻敢如此篤定,對於西關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一事猜中是為妙人,事事猜中是為神人。

可即便是神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事事以猜來度之,便總能等到犯錯的時候。

大殿下並非不是沖鋒陷陣的猛將。

只是大殿下在領兵符出蘭陵之時,老師源天罡曾對他認真教誨,此行西去,不求能打破西域,只需守住烽燧,四萬三千甲新舊更迭,不要損傷過半,便算是一種大勝。

大殿下字無悔,原名重鼎。

重鼎與布衣,一輕一重。

源天罡便是希望有朝一日,這二人能各自舉重若輕,舉輕若重。

舉重若輕,不貪功不冒進,穩住心性不驕不躁。

蕭無悔謹遵教誨。

老師不在齊梁,齊恕坐鎮,大殿下便認真念了這封信,一字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