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劍仙(六)(1 / 2)

浮滄錄 會摔跤的熊貓 1608 字 11个月前

四面牆壁。

牆壁的泥胎保存的十分完好,嶄新如昨。

易瀟眯起雙眼,他的腦海當中,浮現出了前半幅衍陸殘卷的景象,與現在的牆壁截然不同,那四副殘卷所在的牆壁泥胎早已經龜裂,像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山主大人輕聲開口說道:「這就是剩下的殘卷。」

易瀟沉默了。

他認真的走了上去,以手指輕輕撫摸著牆壁,確認了牆壁並沒有絲毫的破裂痕跡。

閉上雙眼。

腦海中是無邊的狂風,仿佛身處九天之上。

浩瀚雲氣,天上仙闕,雲海澎湃,瓊漿玉液流淌成河,圍繞雪白城池潺潺繚繞。

身處雲海之上。

易瀟不由自主地抬起頭來,仰望更高的天空。

他仿佛能感覺到一雙巨大的眼睛在更遠的高空當中張開了。

易瀟的眼中沒有了那朵株蓮,他忽然覺得有些刺眼。

遠方有著一道刺目的驟光,宛若大日炸裂,迸射出一道灼目的利箭,撕裂時間與空間,攜卷著磅礴的大氣,剎那砸下!

緩慢滾動的雲海,瞬間便被砸得沸騰開來,以一點為圓心,純白的仙人城池被砸得支離破碎,牆壁碎裂成無數銀屑,雲海翻騰四海轟鳴,所有的一切,都在這一道利箭的砸射之下碎裂!

身臨其境。

這並不是一柄架在滿弦之弓上迸射而出的箭鏃,足以射穿整個天上仙闕。

這是......一柄劍。

陸沉。

盡管早就看過了前面半副壁畫,在真正感應到那一劍降落的威勢之時,易瀟的jīng神承受了無比巨大的壓力。

即便是魂力第十境界,在整個仙闕破碎的場景之下,聆聽著持續而又劇烈的浩瀚雷音,依然有些嗡然恍惚。

震耳欲聾,無比震撼。

這一劍毀去了雲海,劍柄與劍鋒裂開,就此分別。

再之後,便是徒留劍鋒的仙劍繼續下沉,最終化作一道黑點,砸入大地之上。

或許這截劍身在繼續下墜的過程當中,又斷裂成了一截又一截,不知斷裂成了多少截。

但毋庸置疑的是,易瀟曾經在風庭城佛塔當中看到的那柄「陸沉」,絕非贗品,應當只是陸沉的一截劍身。

當「陸沉」落下人間之後,就有了浮州,滄海,以及零零散散數之不清的諸多小世界。

《衍陸殘卷》,這就是「衍陸」二字的來歷。

後面的半副畫卷,以極其細微和jīng妙的筆鋒,勾畫了「陸沉」墜入人間之後的景象。

山河開辟,陸地墜沉,之後萬物初生,有了一塊又一塊的浮沉大陸,海洋肆意,樹木茂盛。

最大的那片陸地,就叫「中原」。

而游離在外的無數島嶼,漂浮在廣袤的海域之上。

那柄陸沉碎裂成了許多截,最大的那一截,壓得方圓海域凝聚出一片巨大的渦流,猶如定海聖物。

看到了這里,易瀟和李長歌的眼神都開始凝重起來。

海流辟易,一塊又一塊的陸地翹起,游離到了這里,便被無形的氣流卷入,那截「陸沉」劍身chā入海底,仿佛帶著無窮無盡的吸引力,將所有的土石都吸附過來。

於是所有的土石開始凝結,一塊又一塊,最終凝固成了......一塊嶄新的大地。

准確的說,是一座山。

畫卷到此終止。

易瀟面sè凝重,手指停下觸摸,回過頭來,對上了李長歌的眼神,彼此之間立馬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山主大人的聲音響起。

「這副畫卷之所以叫做『衍陸殘卷』,是因為就只畫到這里,一共八面牆壁,內容就有這么多,之後的後續,便再也沒有了。」

白蓮墨袍幽幽浮起,山主面sèyīn晴不定,他觸碰著牆壁,指尖跳躍著花火,輕柔說道:「這並不算什么秘密,只要看到最後一副畫面,都知道那截劍身落在了那里。」

空山懸浮。

海流倒卷。

「天極海,普陀山。」

白蓮墨袍山主,拿著輕柔的口吻開口:「傳說當中的佛門的起源之地,六位菩薩都出自於普陀山道場,天極海的海流與尋常海域有著極大的不同,整座聖山都懸浮在空中。」

「但是真正知道真相的人,非常之少。普陀山一整座數千萬鈞重的聖山,在海流之下,是一截深藏海底的劍尖。」

「那柄陸沉劍尖,造就了天極海的恢弘景象,也造就了普陀山的聖跡。」

易瀟閉上雙眼,想到在忘歸山山頂的小日月佛台之上,白袍老狐狸曾經說過。

在普陀山的山巔上,有一座真正恢弘巨大的日月佛台,供奉觀世音菩薩真身像,遙隔三千里海域便能看見,法相通天蓋地。

這該是多么震撼人心的畫面?

那樣的一座山,該有多么龐大?

倒懸在一柄劍尖之上。

他望向李長歌,輕聲開口道:「真的有天極海?」

大師兄沉默片刻,搖了搖頭:「我沒有找到。」

「出海如此之久,我以劍氣外放,尋覓海域的異常,但凡是海流紊亂的海域,我都會親自去探查,大部分的小世界已經破碎,整塊島嶼隨時可能沉墜,更不用說海水倒懸的『天極海』,或者隔著三千里就可以看見的『觀世音』法相。」

李長歌帶著一絲惋惜說道:「或許這是真的,或許......這只是一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