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避不開這殘酷的結局(1 / 2)

「母後出身並不高,祖父家只是朝中二品,卻在十四歲那年進宮選秀時被我父親看中,求了先皇的旨意納做側王妃,十六歲便生了朕。你知道的,王府之中家眷頻多,父親的正妃又是朝中重臣之女,我母後雖然是母以子貴,卻也不免吃虧受氣。可不管是受再大的委屈,她也從不向父親提及半句。」

東陵無絕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我三歲便開始記事了,府中那些女人的手段我也見了不少,她們不僅會欺負我母後,甚至,連我也經常會被算計。父親那時很受先皇看重,經常忙於國事,根本顧及不了內宅的爭斗。後來,府中的一個姨娘有喜了,府中擺酒慶賀,那天很多人,我也在場,不知是誰推了我一把,我撞在了那姨娘身上,竟就是這么碰了一下,她便小產了。」

聽到這里,沐蘭心中一陣發寒。而他,卻像是在說著別人的故事一般,漆黑的眸中波瀾不興。

「那年我才六歲,又是家中長子,自然不會有人將我怎樣,可王妃卻硬稱是我母後教唆我這么做,將她關在柴房整整三個月。後來,父親氣消之後,在我的哀求下,終於將她放了出來。自那之後,母後終於收起了她的善良,開始學會了還擊。她說,只要能保護我,她什么都願意做,可我知道,自那之後,她再也沒有真正快樂過。」

東陵無絕十歲時,他父親被封為太子,府中的明爭暗斗自是也隨之升級。太後還算是頗受寵愛的,加上她的聰慧與手段,側妃的位子也始終穩坐著。而隨著東陵無絕漸漸長大,她在府里的生活才算真正安逸一些。

然而,才短短三年,太子便被人wū陷,冠以謀反的罪名貶為晟王,遷至南陽。一路又遇埋伏,一干家眷隨從死傷不少。加上南陽地處偏遠,物資貧瘠,生活與京城的奢靡安逸相去太遠,氣候也很不適宜,那個囂張跋扈的王妃哪里受得了這些苦,才去沒兩個月就病死了。

晟王感念太後這么多年的付出與相陪,終於扶她為正妃。本來,遠離權勢紛爭的日子或許也平靜幸福,可兩年之後,晟王也病逝了。

太後一個女人獨自支撐著那個空有頭銜的王府,其艱苦可想而知。那時,東陵無絕便發誓,要撐起一片天下,讓她不再孤苦無依,不再受人欺負與輕視。那時,他已投了金峽關的先鋒營,憑借著他的身手與謀略,漸漸闖出了些名聲。

「在軍營里,可以回去探親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我身份特殊,才得以幾個月回南陽一次。每次回去,母後都會撫著我身上留下的傷疤默默流淚,然後為我做一桌飯菜,看著我吃完。她常說,她不需要什么富貴,只要看著我一生平安順遂。可是,我這個身份卻注定擺脫不了紛爭。所以,她心里再難過,再擔心,卻還是支持我,希望我能歷練得更qiáng。」

崢嶸歲月散不去的峰火里,一個母親將自己在這世上唯一的一點骨血送去戰場,又日日夜夜守著孤燈,盼他平安歸來。三年,多少個日夜,終於換來了皇室的認可。

十八歲那年,東陵無絕被接回京中,立為太子,同年,太後三十四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卻白了發鬢,病魘纏身。他那兩年太子做得也並不順,朝中權貴暗地里反他的大有人在,後更又險些步了他爹的後塵,被人wū陷,是他的皇叔庄親王替了他。而太後雖然家世不豐,在宮嬪貴妃之中卻是應對得體,頗具人緣,也為他後來的登基掌政付出了不少心力。

之後的事,沐蘭便熟了,雖然有御醫晨昏請脈,有天下珍奇良葯補養,太後的病卻終究未能根治,並逐漸惡化,直到,國師莫言以巫術將她自鬼門關拉了回來,又輔以夏涼國的續魂草為引,才漸漸將養回來。

眼見著這天下開始太平了,她卻身中劇毒,下落不明。回想過去這二十多年來她所受的苦,東陵無絕心里如何能不痛,不悲。

沐蘭靜靜的聽他說完這一切,她早知道,依青是有著太後的記憶的,但她卻從來沒有真正去了解過那個女人。如今,聽完了她的故事,不免愧疚和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