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余波,瑣事(1 / 2)

速度不快,就是快步走的節奏。這樣的好處是不影響看電視。

采訪的記者很厚道,他們是暗訪,所以給人的臉上都打了碼。

出面詢問的人不是記者,因為他們是外地口音,一開口穿幫了。

上前詢問的是司機,工地停工了, 除了一個看場地的老頭,現場再無其他人。

司機問:「老漢,這學校蓋新教學樓,什么時候得好?」

老漢的聲音有點惆悵:「不曉得,影響娃娃們上學咯。」

工地現場什么都沒問出來,兩個記者直接去了鎮政-府,這次直接亮出了身份。

一開始接待人員比較熱情的, 聽說是來央-媽的人來采訪, 頓時就換了一張臉, 表示領導出差不在,無法接受采訪。記者很明確的表示,政-府肯定要有領導值班的,你騙不了人。

在鎮上的采訪進行了一天,記者們什么都沒打聽到,然後就去了縣里,依舊是亮明身份,這次采訪到了一個主-任,分管的副職都沒有出面。這位主-任表示,確實接到了團團反應的情況,也確實答應三天後給結果,當時縣里也確實把事情向下傳達了。至於現在的情況,並不是很清楚,因為鎮里沒有上報。

後面的內容則是采訪秋月, 也是把臉上打碼的采訪,聲音都用了變音器。

「我們這個慈善教育基金是去捐建教學樓的,怎么都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好在出於職業習慣, 我一直都有錄音的, 我放給你們聽聽。」

一段錄音是秋月和鎮里的干部洽談的過程,對方再三感謝,表示秋月只要出錢就行,其他的鎮里來負責。秋月的意思,一切都好說,但是質量監督必須要由基金的人檢查通過。這個檢查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多次,每次檢查合格,才會發下一階段的資金。

從錄音里面聽的出來,對面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聽完這段錄音,秋月拿出合約給記者看,這是當時簽的合約,沒有要求基金方面負責征地的款項。

事情的過程清楚明白,最後主持人語氣凝重道:「我們tiáo查過巔峰教育慈善基金,這是一家注冊地在港城的慈善機構,並不以盈利為目的,所需資金都是由巔峰風險基金總部撥款。這樣一家慈善基金的慈善之舉, 遇見了這樣的事情, 這對今後類似的慈善機構而言意味著什么?這個問題, 值得引起各方的重視。尤其是當地縣政-府的效率,實在是令人困惑。」

這段采訪會引起什么效果,方蟄也不關心看,看完這段節目就關了電視,已經熱身結束,出去在小區里跑步。早晨鍛煉的人里頭,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老頭。方蟄這樣年齡的人,這會應該都在上班了。當老板就是這點好,什么時候上班沒人管。

本以為這個事情會拖一陣的,沒想到秋月當天下午就來電話,表示工地已經復工了。鎮里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堅決按照雙方簽訂的合約來執行,請再三請秋月放心。

秋月戲稱:「看來錄音是有用的,不然你不知道這些人說話還能如此滴水不漏。」

在體制內待過一段時間的秋月,嘲諷起來那語氣活靈活現的,方蟄聽著都想笑。

「這樣,以後的預算增加百分之十,這樣你的工作會從容一點。只要對方不過分,吃點小虧也就算了,進度不能停。」方蟄想了想,補了這么一句,事情大概就是這樣了。

幾天後秋月的一封郵件里又說了這個事情,鎮里的兩個主要負責人tiáo走了。縣里的公安機關下來,抓走了一個人。就是那個跟秋月說話的人。

方蟄對此深感驚訝,縣里這么生猛的么?還是說要做給誰看的?總之不管了,回復秋月:那個鎮你別再去了,讓別人去就,切記。

現在捐一棟教學樓的金額是四十萬了,就現在的物價,四十萬蓋一棟教學樓真的不便宜了。你得看是什么地方不是,現在不是房地產價格起飛,各種建材價格跟著飆升的年代啊。

方蟄覺得自己已經很厚道了,這都還有人不開眼的話,倒霉那實屬自找。

從這個事情上來看,現階段央媽的報道殺傷力還是最qiáng大的。

這次事情就算有個結束了,方蟄的工作卻不能停下,作為一個老板,干活是不用他的,但是很多事情還是需要他同意才能繼續的。錢這個東西就很要命,你要是手太松了,下面的人真是什么都敢做的。所以,方蟄簽字批准的主要文件,就是項目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