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進度(1 / 2)

雲珏的駕駛技術越來越嫻熟了,方蟄生出了此地不宜久留的念頭,並付出了行動。

前往廬州的路上,方蟄腦子里浮現的是一個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個米國段子。

說是一個酒吧里,酒吧的tiáo酒師手里一個檸檬用完要丟的時候,一個壯漢酒客把檸檬要了過去,表示能擠出不少檸檬汁。拿過去之後, 壯漢捏在手心里使勁,又擠出了一些檸檬汁。然後這個壯漢表示他是個拳擊手,這個檸檬再也擠不出汁了。

一個帶著禮帽的瘦小男子走過來,接過已經干癟的檸檬,也沒怎么用勁,輕輕的捏出了很多檸檬汁。現場眾人大驚失sè,壯漢問瘦小男子的職業,瘦小男子拿起禮帽舉了一下表示,他是稅務局的。想到這個段子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方蟄覺得雲珏去米國的稅務局工作沒問題。

方蟄覺得要改掉好為人師的毛病了,每次給雲珏上課,都是在燃燒生命啊。

來之前誰都沒通知,方蟄先去高新區的工地上看看廠房建設的進度。

不能不說廬州這邊發展經濟的決心很大啊,高新區這邊的路修的叫一個寬啊,六車道起步。資本家都是很混蛋的,能節省的成本一定會節省的。三通一平外帶交通這些事情,肯定是不會自己去做的。地方政府做了,這就是先期的投入,不做這個,投資商不來。

這么說吧,地方政府把前期的基建風險承擔了,賭的就是後續的資本進入。

前期投入會不會造成浪費這種事情,其實也挺無奈的,地方上要發展,就必須要做這些。

已經做了前期巨大的投入後, 地方上的官員心里會怎么想?如何讓資本落地呢?

很自然的就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千方百計的留住投資商。

大環境如此,政治權利為社會權利服務,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某些掌握社會權利的資本家就飄了,謀求得到更大的權利。這幾乎是一種必然。

廠區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三層的辦公樓已經封頂了,廠房已經建成,正在鋪設線路中。下一階段就是安裝和tiáo試設備,可以說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從決定投資到現在才多久?

前方路邊有幾個人帶著安全帽,蹲在地上對著施工設計圖,方蟄下車上前去看看時,地上蹲著的三人抬頭,其中一個居然是鄭清。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居然在這個地方遇見她。

「老同學,你這是多不放心啊,來搞突然襲擊啊?」鄭清笑著站起,開口一番打趣。

有的事情說起來是公事公辦,但是鄭清心里則不是那么想的。飛達能落地廬州,說是考察的結果, 這話別人信,她肯定是不信的。要說條件,現在的廬州肯定不是條件最好的。隔壁的蘇省沿江幾個城市的條件,明顯要優於廬州。你要說人才的話,就你廬州有名校么?真拿徽都的兩所大學不當名校?

只能說人家方蟄權衡之後,有同學關系在這邊,在於地方對接時能更順暢,這才是對比一切之後,各方面都差不多時,影響決定的微妙因素。

越是這樣,鄭清就越不會在方蟄面前顯得生分,必須牢牢的抓住同學這個身份。分寸把握好,工作上做好了,生活上大家是同學和朋友。這才能保證長期的合作。對於鄭清而言,這份政績落地之後,只要正式投產前不出錯,她的前提就有保證了。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上面的領導對鄭清的工作都是很滿意的。方蟄這邊,就更不能讓他挑出刺來,所以鄭清一直定期來工地看看,一個星期至少來兩次。

方蟄看看面前的三人,鄭清之外的兩個人不認識,看服裝肯定是工程隊的人,不是飛達的人。對此方蟄不動聲sè的笑著上前握手,先是鄭清,lún到另外兩人時,很客氣的自我介紹。

那兩人有點受寵若驚,用本地口音很重的普通話自我介紹,他們都是本地工程隊的人。

鄭清心里還是很有數的,領著方蟄視察的時候,口中看似無意的說:「飛達集團的工作人員最近都在忙著員工培訓的事情,負責人蔣女士,每周都會抽一天的時間來工地看看。質監部門的人更是直接住在工棚里,盯著質量問題不放。周末請吃飯你們的人都不去的,方蟄,你的手下很不好打交道啊。」

方蟄心里有數了,淡淡道:「這才到哪啊?設備還沒進場呢,等設備安裝tiáo試的時候,要求更為嚴格。飛達沒有采購最先進的設備,就是考慮到地方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