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0 章 選定劍法(1 / 2)

在下界時,晏長瀾多有奇遇,學過很多劍法,自己也領悟過很多劍法,但隨著他修為的提升,從前所用的劍法也在被他不斷地放棄,再換上更適合他的。(.k6uk.看啦又看手機版)

直至晏長瀾來到靈域以前,於他合用的劍法只剩下了兩套

一套是晏長瀾在走過生死大恐怖後,通過劍壁考驗後所得,一共只有三招。當時他將之牢記在心,日後也多有習練,並以它們所展現出來的威能,為它們分別命名為風雷天崩、無相無定、劍光雷海。

這三招看似不像同一套劍法,但散發出來的意韻卻很相同,與晏長瀾的真意極為匹配,的確就是一套。只是其並未命名,晏長瀾便喚其為《無名三劍》。

另一套則是出自第九口金鍾,從那些劍痕中悟出了一式劍招——不錯,僅僅只有一式。但內中包含十二種變化,任何一位劍修將自己的感悟融入進去,與這些變化相合、熔煉,就可以衍生出十二招劍法,形成一套。

這一式劍招同樣沒有名字,待日後晏長瀾悟出這一整套之後,再給它命名不遲。

只是,如今的晏長瀾已將《無名三劍》練得十分熟悉,可關於那一式劍招的十二種變化,卻還不能形成新的劍招。

新的劍招須得千錘百煉,晏長瀾心中涌現出無數種想法,卻終究不能確定下來。其中有一個極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融合自己感悟後所衍生出來的招式,竟然與劍壁所賜極為相似——想來也是,那劍壁中蘊含了那般多的劍痕空間,蘊含的劍道千千萬萬,既然晏長瀾的路子不曾走偏,它從里面挑出最適合他的,可不就會和他現下的領悟重合么?

思來想去,晏長瀾明白自己的底蘊就只到此處了,十二種變化姑且算是去掉了三種,還有九種他若能都一一順利地演變一番,也生出幾個劍招,就同《無名三劍》合在一起,或許jīng簡了弄成個無名五六劍、無名七八劍的,又或許九變生九招,最終還是個《無名十二劍》。

·

晏長瀾將《無名三劍》多次在葉殊面前演練,葉殊向來見識廣博,可他畢竟不修劍道,在如今這個境界時,他已無法在劍道上對晏長瀾有所指點。但同樣也因著他見識多,曾經在葉家也見過了許多劍修,眼力頗好,在晏長瀾演練時,能給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時葉殊就對晏長瀾提到,這三劍與風雷真意是融為一體的,其威力也可以隨著風雷真意的不斷提升而不斷變qiáng。以他來看,至少在神游境界時,晏長瀾依舊可以使用這三招,此後若是他再突破到聚合境界,若是底蘊足夠,對這三招的變化有所改進,也還是能用。

另外就是那十二種變化,葉殊也覺得其中三種能恰好合了那三劍頗為奇異,不過仔細想想確是情理之中。不知金鍾里的劍痕是何處而來,與那三劍的威能品級既是在伯仲之間,那么最終兩套劍法合為一套,也是妥當的。

之後新的劍法同樣可以不斷改進,甚至倘若始終能跟上晏長瀾的進境,就可以一直用下去,成為他的本命劍法!

只是……

前三招熔煉了真意和此前的感悟,後面的變化又熔煉什么?但無論如何,劍修的真意是根本,一切變化也都要依托真意而為。

一個劍修的本命劍法,那便是與他所悟出的真意結合最為緊密的劍法了……

·

晏長瀾心里有打算,仔仔細細地從風屬性的劍法開始看起。

第一本是《流風劍》,一共三式,可以融合真意,與流風相關的真意皆很合適,當然直指本源的風之真意也很好。除此以外,雖不要求修煉它的劍修一定是風靈根,卻不能擁有水、土兩種靈根,否則會有所沖突,影響劍法的威力。

像這類劍法典籍與很多功法、雜學典籍不同之處在於,有不少劍法都是可以先看演練的。琉璃「門」上的字跡有提醒,可以前往這書架的末端一格,那里堆放著許多留影石,只要花費少量流雲點,就可以從中取出相應的留影石觀看。

晏長瀾想了想,有意先做個嘗試。

他挑選《流風劍》的可能不大,不過先看留影石感受一番也無不妥。

晏長瀾轉頭看葉殊「阿拙,我們先去瞧瞧如何?」

葉殊點頭「走罷。」

兩人就走到了書架的末端。

這里每一層的最後一個格子中,堆放的都是留影石,而且很奇異的是,留影石上面都鐫刻著一個人名並一個劍法名,那便是演練這劍法之人了——或許是一位長老,或許是某位親傳弟子,又或許只是一位修煉這劍法的內門弟子。但毋庸置疑,不論是何人,其留影石能存在此處收取費用,必然都是經過了檢驗的,能將劍法清晰地展現出來。

晏長瀾從里面找到了三顆寫著《流風劍》的留影石,每一顆的演練之人都不同。

至於流風劍所收取的觀看費用?在那琉璃「門」上便已寫出,只需一流雲點即可……盡管只能觀看最多一個時辰就要歸還,卻也是相當便宜了。

於是晏長瀾將令牌xué|入凹槽後,開啟了那琉璃門,接著就從里面隨意拿了一顆留影石出來。這時令牌自動脫落,里面也立刻扣取了一個流雲點。

葉殊湊近晏長瀾。

晏長瀾朝他笑著搖了搖留影石「阿拙,我們一起看?」

葉殊又點頭,道「這種留影石,要將神識探入其中後觀看。」

晏長瀾自然照做。

接著,兩人便將神識一起探入留影石中。

·

一片白茫茫的霧氣彌漫來又散去,在留影石中倏然出現了一位身著褐sè勁裝,瘦長俊逸的年輕劍修。他手持一把細長的寶劍,身姿倏然一閃,寶劍就「嗖」地刺出,猶若劃過一段絲帛,卻無聲無息。

與此同時,年輕劍修猶若一股微風,其劍法也如微風,眨眼間就穿透到數丈之外——倘若在那處有敵人,怕是已在這無聲的劍法中被刺中了。

緊接著,年輕劍修抽劍而回,劍尖在空中劃過一個圓弧,劍身仿若消失,劍尖又刺向了另一個方向,也是迅速朝前而去,眨眼收回來,神出鬼沒一般。

·

葉晏二人看得專注,他們都能發現,這劍法就是如同流風一般迅疾、悠長,又將流風真意浸透其中,既順滑又輕柔,讓人摸不著痕跡。

的確是威力不俗,那年輕劍修對這一套劍法也可謂是爐火純青,其中隱約透出的真意,正是最為匹配的流風真意。其將《流風劍》修煉到能夠於其他弟子展示的年歲應當也不過就是不足三十歲的年紀,在劍法的造詣上如此之深,也著實個極為出sè之人。

自這影像中,晏長瀾雖不可能全然看出其中的奧妙,卻也大致能看出劍法的威能如何,是否契合自己的劍道。

晏長瀾思忖一會兒,又花費了一流雲點,拿出了另外一個《流風劍》的留影石。

這一回的留影石是出自一位中年劍修,同樣是展示這套劍法,所施展出來的每一個劍招也跟先前的全無不同,其中所包含的真意則有一些不同——那似乎並非是流風真意,雖也透露出流動之風的感覺,但更多的則是一種自在與逍遙。

葉殊略思忖,看向晏長瀾「逍遙真意?」

晏長瀾點點頭「縱然不是這真意,也與之相關。」

二人猜測,這位中年修士應當是擁有風靈根的,其所施展出來的真意是與流風相關,又因著他本身的性情、意志生出了奇異的變化。

就如同當初風凌奚為晏長瀾展示的驚天真意,並非是與之雷靈根最為符合的、直指本源的雷之真意。但最適合自己的真意才是最好的,能悟出直指本源真意的修士,猶如晏長瀾這般的,都是領悟了自己所修之道核心的、對己身之道有著極為深刻理解的,而且他們的意志原本就與這直指本源的真意非常契合。而依托自身意志而悟出真意的修士,都是極為自我的修士,只要他們始終保持這自我,真意也會越來越qiáng大。

這二者談不上哪些更好,哪些不好,但只消堅守本心,終究會有所成就。

葉晏二人對這一次花「錢」買下的影像也頗為滿意,哪怕在影像里依舊看不出太多,卻能從中體會到另一種不同的感覺。

接著,晏長瀾干脆買下了第三人的。

這第三人還是個年輕修士,展現出來的流風劍比第一個年輕劍修展露出來的更加詭譎。當他的劍法神出鬼沒時,透露出的是一種雖然輕柔無聲又匯聚於突刺一點的殺機。

他仍舊領悟的不是流風真意,而是和第二個中年劍修一般,由自我而出的劍道真意。

葉殊見多識廣,還當真就見過這一種真意。

晏長瀾對劍道很有領悟,一下子也能有所判斷。

於是二人幾乎同時出口「刺殺真意?」

然後他們相視,都為彼此的默契微微展顏。

晏長瀾感慨道「一套劍法匹配三個留影石,展現出流風劍的三種修煉方向,流雲宗的師長考慮很是周到了。」

葉殊頷首道「不錯,此間處處都有相助弟子修煉之法,只消弟子們肯盡力,在修煉上應當不至於尋不到門路。」

晏長瀾也是贊同。

盡管在他心里,天劍宗才是最親近的宗門,可不得不說,這流雲宗的教導方式更妥帖。

·

晏長瀾最終還是沒有挑選流風劍,而是拉著葉殊回轉過去,再從風屬性那一層的第二本看起。

第二本是《bào風劍》,其展現出來的種種跟流風劍幾乎是相反的,比較bào烈剛猛。但同樣的,這劍法顯得有些片面,只針對風之真意的一面進行詮釋。若是修煉了bào風真意或者與「狂bào」相符合的、有風靈根的修士,修煉這劍法也合適,可於晏長瀾而言,最好還是能找到更全面的劍法來——至於較為片面的這些,也不是他不想學,只是如今流雲點尚且不足,自然還是先挑最適合的,再來「博覽群書」。

剛剛晏長瀾有所留意,《bào風劍》匹配的留影石只有兩個,他估摸著,多半還是一個bào風真意,一個自我真意。

晏長瀾並未多想,再來到第三個格子前,但這個格子是空著的,只知道個劍法名,好像是《風飄柳絮》,其要求似乎是風屬性、木屬性都可以修煉的。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在那木屬性相關的架子上,說不得也會有這門劍法。

就這般,晏長瀾逐一去看。

接下來再去尋找,又要跳過兩個裝著風屬性功法的格子,跳過三個風屬性身法的格子,再跳過一個煉體之法的格子,才又是好幾門風屬性劍法……

葉殊始終陪在他的身邊,但在他挑選之時,卻一直出口給他什么建議。

在他看來,如今的道侶早已經對己身之道了解jīng深,尤其是在他走過了生死之路後,於劍道上的修煉,就不必再聽從他人之言。縱然是拜師了,其師尊的指點也該是依循他所領悟的劍道,而非是他師尊自己的想法……

·

將風屬性的兩層書架都看完,晏長瀾只暫定了其中的兩門《劍法》,但並未確定下來。接著,他就要去看雷屬性的劍法,最後看風雷屬性的。

依照他的想法,此次的挑選或者是風屬性、雷屬性、風雷屬性各一門,或者便是只挑選風雷雙屬性的,若是雙屬性的並不能挑選出三門來,那么余下的木簽也不會單用在風雷任何一種屬性劍法的挑選上。

他的風雷真意,必須始終保持平衡,一如他所學會的那三式劍招,第一招風雷屬性,第二招偏向於風,第三招偏向於雷。

·

大約過去了數個時辰之久,晏長瀾才堪堪將所有風雷相關全都看完。

他總共挑出來的,風屬性兩本,雷屬性三本,風雷屬性的……一本也無。

晏長瀾沒料想到是這個結果,一時間不知是什么想法。

論理說,風雷屬性的架子足有一層,也就是足有好幾十本適合金丹期風雷屬性修士的,晏長瀾全部都可以修煉,又怎么會挑不出來呢?

在晏長瀾一一看過之後,其中有兩成是功法,兩成是煉體之法,三成是身法,最後三成才是風雷屬性的劍法。如此一來,劍法其實也就十來二十本而已。

其中又有幾本從劍法介紹本身就看出與晏長瀾的性情沖突的,其他那各套劍法,他的確盡數都可以修煉,甚至他每一門都去挑選了留影石來看其威能,花費的流雲點也有好幾十之多。

然而,那些劍法的威力,都不能讓晏長瀾滿意。就算有威力頗為不錯的,其中所蘊含的奧妙,竟然都跟晏長瀾的無名三劍有所重合——

到最後,晏長瀾只能嘆一口氣。

葉殊倒是沒太奇怪,只道「可惜了,盡管流雲宗得了玄雲仙宗的遺澤,到底還是有許多底蘊流失。金丹境界的qiáng大風雷劍譜不能尋到,也不算奇怪。」

風雷齊備的屬性在靈域算是多的,相對於其他屬性也依舊是極少的,更何況以晏長瀾如今的底蘊,其他風雷修士好找的資源,他這里最初就要排除大半,留下來的少得可憐……

晏長瀾便明白,自己先前一見書架層數多就心生歡喜,屬實是樂觀了些。

葉殊輕輕撫上他的肩,安慰道「不必憂慮,你在金丹境界若只能施展無名三劍也無妨,它的威力非凡,招式雖老,好用即可,只要旁人無法抵擋,你就只管用去。何況你不是還尋到了幾門風屬性、雷屬性的劍法么?大不了各修煉兩門,如此一來,你也有五門劍法可用,也能有多重變化了。其他的風雷劍法,日後再來籌謀,等你結嬰之後,你我同去第四層挑選,那里陳列的風雷劍法理應更qiáng,你自其中去找,或許就能找到可用的了。」

·

時日越長,葉殊的性情就越明顯,除卻少數出門游歷、改換形貌與人交往時,大多數是會後他都寡言少語,說話時都用最簡單的陳述。

晏長瀾並不在意這些,不論葉殊開口不開口,他只要能感覺到愛侶的氣息就在身邊,便是心滿意足,半點不覺得被人冷待。

而每逢到了他或失望、或沮喪時……

就如同此刻,他的阿拙就不會吝惜安慰,待他十分溫存。

·

晏長瀾本就是極為剛毅之人,不過是一時沒找到新的劍法而已,那點情緒在出現的剎那就被他的劍心雛形所斬去,不曾在劍心上蒙上半點灰塵。

但就在這時,他便感覺到了自家愛侶的安慰,頓時就滿心歡喜起來。

晏長瀾略側頭,眸光微垂,看向葉殊。

葉殊自然察覺到,道侶的情緒頗好,眼里就也微微柔和。

兩人相視,各有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