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獨釣寒江圖(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20 字 10个月前

徐景行這一百八十四塊高浮雕山水圖板的制作過程,除了他外就只有安心參與了,其他木匠也只是簡單的開過料,剩下的工序都是他親自完成的。

至於丁樹懷,更是從頭至尾根本沒參與過,甚至沒有關注過。

也正因如此,丁樹懷能一眼認出《寒江獨釣圖》,就足以說明這老頭兒的眼力很不一般。

《寒江獨釣圖》是宋代著名畫家馬遠的傳世名作之一,原作是設sè的絹本作,畫內的元素很少,只有一葉扁舟和一位附身垂釣的老翁,以及扁舟周圍寥寥幾筆的水波紋,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元素。

然而就是這簡單的圖案,卻透露出一種水氣淼淼寒氣bī人的清冷感,將一個「寒」字一個「獨」字,用這種空間感極qiáng的留白布局給刻畫的淋漓盡致,哪怕不知道畫的名字,也能從畫面中感受到那種撲面而來的蕭瑟和淡泊之氣。

可以說,這幅《寒江獨釣圖》是馬遠的代表作,也是馬遠的巔峰之作,因為馬遠號稱是「馬一角」,意思就是說馬遠極其擅長留白,在畫作中留出大片的空白,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然而像這幅《寒江獨釣圖》這樣留這么大片空白的,依然非常罕見,這不光需要極其嫻熟的筆法來表現,更需要極其高明的空間布局和立意才能刻畫出這種效果。

可惜,這幅罕見的傳世名作並不在國內,而是流落在島國的首都國立博物館里,讓人深以為憾。

徐景行極其喜歡這幅《寒江獨釣圖》,因為他總覺得這畫里表現出來的意境跟他父親guàn輸給他的處事方式有共同之處,所以在雕刻這幅《寒江獨釣圖》的時候,他花費的心血是其他圖案的好幾倍。

至於丁樹懷說的皴筆中有他自己的風格,他也不否認。

這幅畫的原作使用的是鐵線描技法,所謂的鐵線描就是傳統技法中專門用來刻畫衣袂紋飾的一種筆法,線條沒有粗細變化,遒勁有力筆鋒渾圓,看起來跟鐵絲一樣,所以有了這么一個形象的名字。

然而徐景行不是用毛筆模仿,而是用刻刀作畫,刻刀跟毛筆肯定不一樣,為了避免「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他干脆對圖案的線條做了些輕微的tiáo整,線條不再是原作那種鐵絲一般的圓形線條,而是類似於「戰筆水紋描」。

戰筆水紋描也是描線技法之一,同樣也是用來刻畫衣袂紋飾的,不過主要用來刻畫侍女的衣袂,因為這種描法類似於水波紋,最適合刻畫那種輕薄的衣衫。

不過他畢竟是用刻刀刻的,柔和的線條中帶了點刀砍斧斫的頓點和折點,所以看起來變化更多,跟原作比起來,也確實要輕靈一些。

所以被丁樹懷這么一誇,他還真有點飄飄然。

當然,他最高興的是終於把丁樹懷從那狗血的愛情故事中拉扯到藝術交流中來,這讓他舒坦了許多,他才沒興趣聽一個老頭兒跟一個三十出頭的獨處小姑的愛情故事呢。

兩個人就這么在木拱廊橋上一幅幅畫的挨著看,挨著討論畫里的意境和技法,看不清的時候甚至打開手機閃光燈照明,直到手機沒電,這才罷休。

丁樹懷見月上中天,哈哈一笑,「痛快,跟你說話就是痛快,這心情真舒暢了許多。」

「嘿嘿,以後有的是機會交流,今天該睡覺了,再不回去,嘿嘿,芬姐該找到這里來了,」他促狹的笑道。

丁樹懷有點尷尬的咳嗽一聲,「那什么,明天就要正式建塔了,有信心搞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