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而已(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28 字 10个月前

徐景行當然明白功能性有多重要,可以說,實用器的制作,最重要的就是功能性,功能性不夠,你就是做成花兒那也是廢品一只。

因此他也沒有取巧,老老實實的按照圖紙上標注的尺寸取料做各個部位的零部件。

紫砂壺的零部件其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不到十件,結構相對簡單的西施壺就更少了,壺底、壺蓋、壺身、壺柄、壺嘴、壺鈕,六件而已。

壺底很好說,打個泥片用矩車按照尺寸劃成圓形就夠了。

矩車就是那個類似於圓規一樣的東西,專門用來切割圓形泥片的,常用於壺口和壺底的制作,使用方式非常簡單,他只是略微比劃一下就掌握了。

切下兩個歸歸整整的圓形泥片後,有選取泥料做成長方形,這是用來圍身筒的,也就是只做壺身。圍身筒簡單,就是那長條形泥片圍成圓筒然後銜接好就可以了,但接下來的打身筒卻有了難度。

打身筒是個技術活兒,可以說制作紫砂壺,有一般的難度都在這一道工序上,因為壺身完整不完整,美觀不美觀,就看這道工序做的怎么樣了。

而且因為紫砂的特殊性,這道工序需要在轉盤上用手和木拍子配合著給壺身整形,剛入行的新手,沒有幾個月的練習是把握不住其中的訣竅的。

可是,他是徐景行啊,他的動手能力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盡管他剛上手的時候確實有點慌亂,但等他熟悉了泥料的特性以及類似於制作陶瓷一樣旋轉式塑形技巧後,很快就找到了竅門。

另外制作紫砂器使用的轉盤旋轉速度並不快,而他的反應速度又很快,這無形中給了他很多彌補失誤的機會,所以他從剛開始的手足無措到慢慢熟悉,再到壺身逐漸成型,整個人越來越自信,手里的紫砂泥也越來越聽話,在靈活的手掌與穩定有力的木拍子的夾擊下,那薄薄的紫砂泥片慢慢的按照他的需求改變形狀。

到了這一步,最大的難點也就過去了,置身塑造的形狀完整不完整,美觀不美觀,對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可是木雕師,要是連這點塑形的能力都沒有,還開什么店啊?

所以當壺身在他的手里逐漸成型後,一旁的唐先海已經呆住了,跟看怪物一樣看著他,半響沒有說話。

做好壺身,記下來就是tiáo脂泥,脂泥其實就是同品種的紫砂泥,只是比較稀,帶有一定粘性,可以將紫砂器的零部件完美的連接在一起,連接好以後在稍微修一修,就完全看不出連接的痕跡,像是天生一體一般。

剩下的工序就簡單多了,因為剩下的工序大多跟雕刻有關,不管是修正壺身還是雕刻壺蓋、壺嘴和壺柄,除了材料不一樣外,基本技法跟做木雕差不多,甚至比做木雕還簡單。

做木雕沒有什么tiáo整的余地,做壞了,料子也就廢了;可做紫砂器也不同,這些部件的形狀、結構在成型以後還能進行tiáo整,不如說壺嘴的彎曲弧度、壺柄的高度等等,就算不能tiáo整,大不了重新雕刻,也花不了幾分鍾的時間,反正這些料子不會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