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野山紅泥(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23 字 10个月前

唐先海聽了徐景行的補充,更加無語,因為徐景行說的這幾個名字,他一個都沒聽說過,只是感覺這些人似乎應該都挺厲害的。

本來,唐先海能知道方回這首詩,也是從一個偶然的機會從別人那里看來的,然後記在了心里,剛才看到徐景行的畫,便下意識的背了出來,想裝一裝知識淵博的高人。

結果沒想到才開了個頭,就被徐景行這一連串的bào擊給打的抬不起頭來。

片刻後,只能苦笑道:「好吧好吧,咱們還是說畫吧。」

徐景行也樂了,「畫也沒什么特別的,除了技法稍微有點獨特外,整體感覺也就是正常水平,可達不到那一首詩描寫的那境界。」

「有嗎?我怎么感覺畫的比那首詩描寫的都好,」唐先海撓撓頭,「而且你畫的內容,跟那首詩描寫的景sè幾乎一模一樣,山峰、草廬、小橋、溪水,還有淡雲和疏樹,再加上兩個喝茶的隱士,妥妥的田園隱士風,太有感覺了,而且兩個喝茶的隱士,用的茶壺也是葫蘆壺,這心思也太巧妙了。」

「嘿嘿,你喜歡就行,只是不知道燒出來以後是什么樣子的。」

「應該會更美,因為現在的壺身是灰綠sè的,跟這畫面的對比並不qiáng烈,表現力還是有些不足,但出爐以後,這茶壺會變成嫩黃sè的,會非常好的襯托出這些針坑的存在感,畫面感會非常的qiáng,」唐先海認真地解釋道。

徐景行松了一口氣,「那就好,我還有點擔心這種技法不太適合紫砂壺呢。」

唐先海搖搖頭又點點頭,「對其他顏sè的泥料來說可能確實有些不太恰當,比如說紫泥和黑泥等泥料制作的紫砂壺就不太適合采用這種作畫技巧,可是對顏sè相對明朗的泥料來說,就非常適合了,比如說朱紅sè和嫩黃sè。」

徐景行當然清楚這一點,他雖然接觸紫砂器的時間不長,但對紫砂器的基本顏sè分類還是比較了解的,也知道段泥在經過煅燒以後會是怎么樣一種顏sè,要不然他也不會使出這種他從來沒有使用過的技法。

不過在這個行當里,他確實是個晚輩,跟唐先海這樣的老前輩比起來,不管是經驗、見識還是知識都太過淺薄,這個時候還是別掃唐先海的面子比較好,他還想從唐先海這里學到更多的東西呢。

因此他這個時候像個乖寶寶一樣認真的聆聽,時不時的還點點頭,露出一副恍然的模樣,跟之前討論詩詞、繪畫時那種侃侃而談的自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知道的還以為換了個人呢。

但正因為他的神態在前後有這么qiáng烈的對比,正好激發了唐先海好為人師的沖動,老頭兒找回了身為行業內老前輩的自尊,同時也很滿意他的姿態,便滔滔不絕的開始講解,講解不同紫砂泥料在經過不同溫度以及不同環境煅燒以後所呈現的不同sè澤。

別說,也就唐先海這種經驗豐富的老前輩才能講的這么詳細,這么准確,這種時間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可不是網絡上那些干巴巴的文字和圖片所能表達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