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圖經》(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39 字 10个月前

韓振剛嘿嘿一笑,毫不在意的說道:「過獎過獎,小徐啊,能回答上來嗎?要是回答不上來就說一聲,嘿嘿,我們幾個老家伙不會為難你的。」老頭兒說是什么說,但要是徐景行真的回答不上來,徐景行和連雲海兩個人臉上都不好看,畢竟剛才連雲海誇下了海口。

徐景行當然不可就此認輸,他想了想說道:「在《李道人獨步雲門》一文的第六段中,李道人李清介紹他尋道的緣由,說《圖經》一書中記載雲門山是神仙的第七個洞府,嗯,《圖經》是第一本;至於第個書名則出現在李清得道之後,從雲門山的洞xué中出來,看到子孫給他立的招魂碑,然後想到了《葬經》一書中記載的葬禮規格。

也就是說,您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答案分別是《圖經》和《葬經》。」

說到這里頓了一下,「《葬經》我知道,是講風水術數的,作者是兩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風水學家郭璞;至於第二個書名《圖經》,怎么說呢,這本書已經失傳了,現在只留下這么一個名字而已,至於作者是誰、成書年代等信息統統不詳。」

韓振剛聽到這里,終於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也就是說,你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了?」

「當然不是,」徐景行卻搖搖頭,「您的問題並沒有要求我答出全部內容,而是讓我介紹大致的內容,嘿嘿,這《圖經》雖然失傳了,但還是在一些文獻和資料中留下了只言片語,比如說在閻伯理得《黃鶴樓》一文有這樣一句話:「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褐返憩於此」,另外在蘇軾的廬山五詠之《盧敖洞》的簡介中有說:「圖經雲:敖,秦博士,避難此山,遂得道。」

說到這里笑嘻嘻的說道:「所以就算這《圖經》已經失傳,也不難判斷出來,這是一本關於神仙的書籍,而且根據我的推測,這應該是一本專門記載神仙類故事的雜質類書籍,類似於神仙的縣志或者史書,有點像張君房的《雲笈七簽》。」

說完聳聳肩,「我這么回答,您還滿意嗎?」

再看韓振剛的臉sè,那真的要多jīng彩就有多jīng彩,因為他根本沒想到徐景行竟然回答上來這個問題,而且還回答的這么詳細,甚至連他本人都回答不到這么詳細,他只知道「圖經雲」這三個字在《黃鶴樓》一文中出現過,倒也知道蘇軾寫過《盧敖洞》,卻不知道簡介也摘錄了《圖經》中的內容。

這么一對比,這差距立刻就出來了。

可是,韓振剛怎么能承認他不如徐景行呢?就算心里承認也不能說出來啊,說出來不要緊,傳出去的話,他這一張老臉還往哪兒擱?但要是讓他耍賴,以他的身份地位貌似更加不應該。

這樣一糾結,韓振剛的臉sè能好看才怪呢。

其他人看到韓振剛的臉sè,自然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連雲海一張老臉笑的跟朵花兒一樣,而其他幾個老頭兒則有點失望,反倒是滕亮這個時候開始鼓掌了,一邊鼓掌一邊笑道:「果然長江後浪推前浪,小徐這知識點簡直太淵博了,連老韓都難不住你,就沖著這一點,你也值得驕傲了,了不起,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