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紀大煙袋(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28 字 10个月前

澄泥硯跟其他的硯台不同,他的制作原理跟陶瓷器紫砂器類似,是用jīng選的泥沙經過研磨沖刷篩選之後留下的細泥加上專用膠塑性雕刻再經高溫煅燒以後形成的,上品的澄泥硯質地跟石頭一樣堅硬,發墨既快又好,最關鍵的是塑形很好,能塑造成想要的任何形狀,對環境也沒那么大的破壞。

畢竟其他品種的硯台都是采集現成的石頭來進行雕琢,采石這種事情對環境的破壞可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一些礦石埋藏在比較深的地下,需要挖很長很深的礦洞,不但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甚至開采的過程中也充滿了不可預知的風險。

當然,現在要好的多了,開采有地方管控,開采工藝也比以前要好,對風險的防控能力也得到了加qiáng。

不過要說到硯台本身的可塑性,還得數這澄泥硯,添加了特種膠質的細泥特別易於雕刻,比硬邦邦的石頭好雕多了,下刀的時候不崩不裂,想雕成什么形狀都可以,以至於對澄泥硯的雕刻技法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流派。

徐景行自己就是做雕刻的,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因此看著面前的澄泥硯感覺非常喜歡。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這方硯台確實漂亮。

這方硯台的顏sè是黃澄澄的,還泛著淡淡的光澤,靚麗中帶著一絲沉穩,猛地一看跟黃楊木雕琢成的一般,但入手沉重堅實,猛地一摸感覺挺細膩,但再摸又覺得有點剌手,粗糙程度恰當適中。

除了顏sè好看外,造型也相當驚艷。

這方澄泥硯的尺寸不大,也就一個普通盤子大小,整體造型也是圓形,准確的說是荷葉形,整方硯台就是一枚荷葉,各方面的細節相當bī真,形狀栩栩如生,簡直跟真的一樣,連荷葉上的脈絡都非常寫實的勾勒出來了,甚至那些脈絡的盡頭還連著半截殘留的葉梗,葉梗折斷的地方不但有那種中通的細孔,甚至還有一滴水珠,仿佛剛剛從水中折下來的一樣生動。

而點睛之筆則是荷葉上的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蜻蜓。

小青蛙做蹬腿捕獵狀,而作為捕獵對象的小蜻蜓則略帶慌亂的展翅欲飛,這個畫面介於動靜之間,青蛙快要蹦了起來但還沒有離開荷葉,兩只後腿還在葉片上踩著,小蜻蜓也一樣即將騰空而去,但兩根細長的腿同樣沒有離開荷葉。

這種畫面的截取看起來很容易,但先要把那種似動非動的姿態刻畫出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這不光需要高超的雕刻技法,更需要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比如說青蛙是怎么捕食的,蜻蜓是怎么起飛的,這都是有講究的,如果亂來,落在有心人眼里就會出丑。

很顯然,這方硯台的制作者具備非常濃厚的農村生活經驗,對這些平時不太引人注意的細節都觀察的非常仔細,比如說蜻蜓腿的彎曲幅度和長度比例等等都刻畫的非常真實,而不是根據臆測胡亂拼湊。

如此一來,這方硯台的藝術含量就很重了。

一方極具藝術含量的澄泥硯,在市場上可是能賣不少錢的,因為現在的文房用具價格正處於歷史的最高點上,根本不缺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