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珠山八友(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48 字 10个月前

這件屏風的造型倒是相對傳統,就是那種跟門板差不多的條屏。

只是這件屏風的單扇條屏寬度可能比門板還要稍微寬一點點,一扇的寬度是接近六十厘米,而高度則在兩米左右,但是一套只有四扇,顯然是用在空間較小的地方,不是那種一套八扇十扇甚至十二、十六扇的超級長的宮殿用大屏風。

按說一扇條屏的寬度達到六十公分,這就會顯得有點笨重,往那兒一擺就真的跟門板一樣了,不太好組合,也沒什么美感。

然而在這套屏風上卻完全找不到絲毫笨重的跡象,首先用sètiáo明亮的白楓木所特有的現代感沖淡了傳統文化中相對比較厚重的氛圍,在保留白楓木那特有的山水紋的同時又采用了大幅度的鏤雕工藝,又在造型上做了一些細微的tiáo整,使得屏風看起來不但不笨重,反而多了些靈動感。

這些小技巧很多,比如說頂部的環板做成鏤空的雲紋圖案,同時拉長環板的長度且降低環板的高度,這樣就讓條屏的頂端看起來更輕盈;再比如說,將原應筆直的橫棖設計成對稱的大弧線形,提升頂端環板和屏芯銜接處的流動感等等。

這些小小的設計小小的改動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都是無關緊要的細節,然而正是這些細節,在一點點的提升一件作品的檔次,細節越考究,作品的價值就越高,當所有的細節都跳不出毛病時,作品的價值就被無限的放大了。

當然,有個前提,所有的細節都必須為主題服務。

這件屏風的主題就是要讓寬大的屏風顯得輕靈,而這些細節全都體現了這一點,也全都是為這個主題服務。

如此一來,這件屏風能不漂亮才怪呢。

所以光從這些細節的刻畫上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這件屏風的作者的美術造詣絕對是宗師級的,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木匠,單純的木匠可設計不出這樣的細節。

然而對一件屏風來說,外邊的木質結構框架只是一個背景板,屏芯才是真正的主題。

背景板都這么用心,那么主題能差到哪兒去?

說到屏風的屏芯,材質、題材千變萬化多種多樣,基本上能承載傳統文化表達方式的題材都能被當做屏芯,很多屏風的屏芯跟框架都是一樣的木材,不過一般都會在造型、題材方面重點突出屏芯的中心地位。

不過有的材質只要鑲嵌在屏風上,不管題材如何都很顯眼,因為很多材質本身就特別貴重,特別亮眼,比如說和田玉、翡翠、金銀、象牙之類的材質,那些材質就算不作任何雕琢也很吸人眼球。

然而有一種材質,本身價值並不貴重,可一旦創作者賦予它較高的藝術價值以後,立刻能成為最亮眼的存在——這就是瓷器。

瓷器的造型除了各種瓶瓶罐罐外,還有一種jīng美的藝術表現形式,那就是瓷板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