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鄧彩琪(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42 字 10个月前

當然,廣泛而言,裝裱這個概念還包括其他的裝裱方式,不過其他裝裱方式相對而言比較小眾,使用的人不太多,比如說手卷和冊頁這樣的裝裱方式,幾乎沒什么人用,現在絕大部分吃裱活兒的手藝人甚至根本不會這兩種裝裱方式。

至於那些更冷門的,那就不用再提了,基本上已經被歷史淘汰掉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裝裱看似簡單,實際上講究極多,光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裝裱流派就分很多種,像什么宣和裝、吳裝、行幫、紅幫、一sè裱、二sè裱、三sè裱、仿古裝池、驚燕等等分類都很有特sè。

只是這些所謂的分類,其實就是吃裱活兒的手藝人們從祖輩那邊學來的死手藝,一般只會一種或者兩三種,每每接到活兒只會按照既定的程序來裝裱,很少變通,這樣一代傳一代,雖然特sè越來越鮮明,但路子也越來越窄了。

只有那些真正的裝裱高手,才能將幾乎全部的風格都信手拈來一,因為裝裱這東西,說白了就是給字畫做包裝而已,只要包裝的好看,能襯托出字畫的特sè,那就是好的裱工。

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因為真正的裝裱也相當於是藝術再創作的一個過程,沒有真本事是真做不來的。

所以別看徐景行跟這老太太談的不錯,實際上還沒有松口呢, 現在還在試探這老太太的底細中,只有確認這老太太真有那個本事能把他的《佛圖》裝好,他才會真的答應下來。

而鄧老太太顯然也懂規矩,笑著搖搖頭,「我手里還有些存貨,夠用了,」然後問:「那軸帽呢?」

軸帽就是畫軸的天桿和地軸兩端扣著軸心,能起到裝飾和保護作用的蓋子,普通字畫的軸帽一般用陶瓷或者金屬甚至塑料一類的材質,沒什么講究,但對講究的人而言,軸帽也不能大意,好多人喜歡用貴重材質做軸帽,比如說金銀玉石象牙瑪瑙甚至玳瑁殼之類的貴重材質。

但徐景行卻沒什么偏好,想了想道:「軸帽用黃銅吧,簡單實用也不落俗套。」

「嗯,可以,」鄧老太太點點頭,說著從茶幾下邊取出一本畫冊遞給他,「這是我的作品,你可以翻翻看,沒意見的話,一個星期後就可以過來取畫了。」

一個星期算是標准時間,他自然沒意見,不過還是先翻看那些畫冊。

說是畫冊,其實是一本相冊,里面存的都是各種照片,由新到舊密密麻麻的厚厚一本,照片中的畫的內容應有盡有,水平也有高有低,但裱工卻都非常出sè,不管畫的水平如何,裱工都一樣用心,都在竭盡所能的襯托畫的主題。

當然,裱工所能起到的襯托作用並不是很qiáng,畢竟裱工的限制性太qiáng了,只能在sètiáo、格式、材質方面下功夫,但正因如此,想要把襯托作用裝裱出來,難度才更高。

大致翻過一遍,他對鄧老太太這手藝非常滿意,點點頭道:「手藝很好,我沒意見,一周後來取畫,不過這個費用問題……」

鄧老太太卻搖搖頭道:「我免費給你裝裱,但需要你幫我一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