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耙耳朵(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37 字 10个月前

李振剛撓撓頭:「也就臘月上旬吧,具體初幾記不清了,只記得那天早晨來上班的時候被一個老賣家喊住了,說是家里出了點事兒急需用錢,想把手里的物件都給賣出去,我看東西不錯,價格也不高,那人又可憐,就買了下來。」

徐景行聞言有點無語,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這是傻人有傻福?還是太傻太天真?

這樣的故事能信?

一百個騙子就有九十九個用過這樣的梗,三歲小孩子都不會信。

可問題是,這騙子也不知道是看走了眼把手里的寶貝當成了破爛貨,還是怎么回事兒,竟然真把這么一對價值不菲的小酒杯賣給了李振剛,這要是讓騙子知道了,不知道該怎么後悔呢。

不過東西都到手了,肯定不會再退回去。

所以他也沒說什么,只是好笑的問:「那到底是多少錢?」

「咳咳,六千六,」李振剛更加不好意思。

「咦?哥,你行啊,有魄力,敢花這么多錢買一對自個兒看不懂的酒杯,偏偏還讓你賺了,簡直……」徐景行更加無語,六千六,這對普通上班族來說真不是一個小數字啊。

李振剛現在的工資才五千左右而已,擱一年前,那更是只有苦bī的兩三千,得兩三個月才能賺回來。

而且別忘了,李振剛已經成家立業了,這工資不是自個兒一個人花,還要養活孩子老婆,花這么多錢買這種「奢侈品」,不是腦子抽風了,就是不想過日子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掉進人家設計好的陷阱里了。

人被騙的時候,腦子真的不夠用,這跟智商無關,只跟社會經驗以及警覺性有關。

也就是這對小酒杯是好東西,如果是贗品,那么現在的李振剛絕對笑不出來,而是哭都找不到地方,好在只是六千六,而不是六萬六。

當然,六萬六的話,李振剛估計也拿不出來。

也就是說,騙子是摸透了李振剛的經濟實力,然後才對症下葯的。

李振剛說賣家是老賣家,意思就是熟人,最起碼應該是在古玩市場上常見的那種,要不然也當不起「老賣家」這個稱呼。估計李振剛就是因為覺得面熟,認為熟人不可能偏熟人,所以放松了警惕。

可實際上絕大多數騙局都是發生在熟人之間,就算之前不是熟人,騙子也會想方設法的跟你成為「熟人」,這樣不但可以順利的打消你的警覺心,更能順藤摸瓜的摸清楚你的經濟實力、社會關系等底細,為接下來的行動做鋪墊。

基本上,等到騙子們准備朝你的錢包下手的時候,就已經是整個行動的收尾環節了,其他環節早在你還沒就覺察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

那個時候,李振剛這樣的「傻子」基本上已經無處可逃,只能等著人家宰割,最關鍵的是傻子們還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甚至,很多傻子在事後都不敢相信那些個「熟人」會是騙子……

再說了,就算李振剛說的老賣家不是以行騙謀生,也不等於人家不會行騙。

古玩市場上混飯吃的都是人jīng,一個個察言觀sè的能力絕對是各行各業的楚喬,只要他們想騙人,瞅准了機會隨時可以下手。比如說,人家不想在這兒干了,臨走的時候打草摟兔子順手就能賺兩筆外快。

估摸著李振剛碰到的這位老賣家就是這種情況。

只是那位老賣家估計死也沒想到,那一對小酒杯竟然是難得一見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