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黃金經書(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21 字 10个月前

這本黃金書上載刻的內容是《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又叫《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經,在1到2世紀的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記載的是釋迦摩尼在袛園jīng舍中講給長老舍利弗等大弟子、文殊等大菩薩以及眾多佛弟子的佛法,主要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世界和正報世界,好讓信眾信仰佛法,是佛門的入門經文,也是凈土修行法門時的必修經文。

徐景行對佛教太大的興趣,也不太願意背誦那些晦澀難懂的經文,但是,就連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佛教能成為三大宗教之一,確實有其獨特之處,尤其是在修行方面,很有一套,比道教更「方便」更「快捷」,也難怪佛教歷朝歷代都能招攬到那么多的信眾,如若不是歷史上有過好幾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可能佛教早就成為這塊大陸上的第一大教了。

就拿這《阿彌陀經》來講,經文中大多數內容在徐景行看來是完全的廢話和無意義的臆想,但其中一小部分涉及到修行方面的內容卻很有用,比如說其中提到的一個概念叫做「五力」,哪五力呢?分別是信、jīng進、念、定、慧五力,分別對應五根,在經文中這五力聽起來有點玄妙,可是對應在徐景行自個兒的修行中,卻很容易就能理解,都是那種不可言說的修行心得,只有當你親身體驗過後才能理解的存在。

如果說的直白一些,這五力其實就是指一個人在修行方面的天賦以及心志的集合體,甚至,這種說法不光可以應用在修行上,就算是普通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也需要有這五力的存在才有機會達到目的,也就是佛教經文中說的「到達彼岸」,按照佛家之言,如果五力足夠qiáng大,甚至能無視苦海的種種從而「直達彼岸」。

另外《阿彌陀經》中還提到了「七菩提分」以及「八聖道分」則是「五力」的進階版。

按照徐景行的理解,當一個人的五力qiáng大的時候,那就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了,因為五力對應五根;而七菩提分則對應的是七覺,也就是所謂的七識,能修出七識,那已經是比較qiáng大的修行者了,徐景行現在也不過是處於第七識初醒的程度而已。

至於八聖道分,那基本上就是佛陀菩薩一般的境界了,已經到了傳說中可以輕松摒棄「貪嗔痴」的地步,說的直白點就一個意思——已經不是人了。

這些內容在普通人看來,顯然全都是無稽之談,甚至就連絕大部分的佛教徒也不知道這些內容到底指什么,只會覺得玄之又玄。

可在徐景行讀來,這篇經文中的一小部分內容確實是有價值的,最起碼,對他本人而言是有價值的,因為不管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涉及到了一個根本——人。兩教中都有大量對人類自身的認知和解讀,雖然使用的詞匯各不相同,但原理卻是一致的,而這會讓他對修行的理解和認知更進一步。

不過現在不是研究佛經的時候,他在簡單瀏覽過黃金書上鏨刻的文字內容之後就將注意力放在了書里蘊藏的靈氣上。

這本黃金書里蘊藏的靈氣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多,但奇怪的是,這書里的靈氣在不斷的往外擴散,用本相一看,這書跟正在運作的空氣加濕器差不多,在不斷的往空氣中排散靈氣。

他見識過不知道多少蘊含靈氣的古董,但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別的古董只會生成並且儲存靈氣,只有在被特殊手法觸動之後才會向外輸出,比如說承露盤仙子像、雙童子耳三足銅香爐、葯杵形黃金煙桿這一類;當然也遇到過漢代白玉雕騎馬羽人擺件那種連如意手套都無法吸取里面靈氣的特殊情況。

可不用動就會自主向外排散靈氣的情況還真有點非遺所以,因為按照這個排散速度,要不了幾年,這本黃金書里蘊藏的靈氣就會被排散一空。

然而事實卻不是那樣的,書里面蘊藏的靈氣並沒有減少,放佛里面的靈氣是無窮無盡的一般。

不過經過他的細致觀察之後卻發現,這書在排散靈氣的同時也會制造靈氣,是制造靈氣,而不是從外界汲取靈氣。

他之前一直認為這些古玩中的靈氣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的,只是因為汲取速度非常慢所以根本觀察不到,可這本黃金經書的出現卻打破了他對靈氣的產生的認知。

靈氣,竟然可以憑空制造出來!

這個觀點實在有點驚人,就連徐景行這種開了掛的都覺得不可思議。

只是在細細觀察過之後,他又有所發現,發現他說的「制造」並不太准確,更准確的說法是應該是「改造」,黃金書里的靈氣是被黃金書的本相改造而來的,當靈氣的本源物質像是電流一樣順著整本經文上的字跡流動一個循環之後就變成了他能看到、能吸收、能利用的靈氣。

然而那種本源物質是什么,經文的字跡為什么會有那么神奇的功效,這些疑點是現在的他完全無法解答的,甚至,是他完全無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