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生日蛋糕(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28 字 10个月前

然而,創新是那么好搞的嗎?

顯然不是,就算是徐景行,也不太可能在完全脫離傳統文化的前提下搞什么創新。

當然,也不是說絕對不可能,讓他創作新時代新文化新思想新風cháo的藝術作品,他也能做,只是水平肯定沒有平時那么高,畢竟他接受的是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雖然也在現代化的學校里呆了十一年,但是他的思想基礎、文化傳承卻都是老一派的風格。

而且他生活的這個年代里,對封建思想的批判風cháo已經過去了,反而到了一個復興國學、弘揚傳統文化的階段,對老一輩的主旋律思想了解很少,對應在藝術創作方面就是完全沒有相關的生活閱歷和思想基礎,怎么去搞俞老太太喜歡的那一套?

所以,只能另辟蹊徑。

怎么個另辟蹊徑法?

徐景行想到了他最擅長的東西,那就是生活類題材。

他這些年一直生活在農村,要說生活閱歷,他是絕對不缺的,尤其是農村的生活閱歷,這對藝術工作者而言是非常寶貴的財富,而他這些年的創作,除了大量的寫意類作品外,剩余的基本上都是緊貼生活的那種題材,尤其是在他的木雕作品中,有非常多的現實生活和農村生活類的畫面。

而他的特長就是在那些看似司空見慣的生活畫面中尋找一般人所覺察不到的生活趣味,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多有展現。

所以他決定在送給俞老太太的玉如意上雕一幅極具生活氣息並且很有靈性還能表達出那種祝老人健康長壽的意願的圖畫。

好吧,這么多要求,聽著就拗口。

然而除此之外他實在想不到其他更好的主意,所以有困難要做,沒有困難自己創造困難也要做。

然後,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才定下具體的創作創意,又花了兩天時間進行創作,前前後後加上零碎的活兒總共耗時接近一周,這對他這樣的效率型雕刻師來說,已經算是很慢很慢了。

不過成品的效果,證明他的思路是對的,手藝也沒問題,就看老太太到底喜不喜歡了。

當然,他既然敢拿出來,就有一定把握來討得老太太的歡心,因為這柄玉如意上的圖案幾乎是每一個老年人都很盼望的。

什么內容呢?

說穿了,就是一幅拜壽圖。

說到拜壽圖,其實也是傳統題材中的大類,但基本上都脫離不了老壽星、壽桃、壽字、神仙賜福這些范疇,雖然這類題材中不乏jīng品和創作空間,但卻不受老太太歡迎。

所以,他把這圖拜壽圖設計成極具現代生活氣息的畫面,圖案中的所有要素都是現代化的,連房屋、樹木都跟傳統藝術創作中常見的造型有所區別,都帶著濃濃的新時代的符號。

比如說jīng致的二層小洋樓,筆直的柏油馬路,排的整整齊齊的護路林,如此種種,一看就是現代社會的產物。

這是畫面的背景。

背景如此,人物也一樣。

畫面中共有三個人物,兩女一男,兩個女性一大一小像是一對母女,小姑娘穿著一身常見款式的校服,小姑娘母親則穿著一身端庄的連衣裙,唯一的男孩子則穿著短袖t恤衫和長褲,留著一個青皮發型。

這三個人的組合也很有意思,男孩子雙手捧著一個碩大的生日蛋糕走在前邊,走的很是小心,躡手躡腳的姿態將那種生怕摔掉蛋糕的謹慎神情表現的生動形象。

而穿著校服的女孩子則連蹦帶跳的跟在大男孩子身邊,一雙大眼睛緊緊的盯著大男孩手里捧著的蛋糕,似乎有點嘴饞,又似乎是防備著蛋糕會摔下來,一副想要幫忙扶著蛋糕的架勢。

至於穿著連衣裙的端庄女人則落後幾步,一手伸出,嘴巴微張,似乎在叮囑前邊的兩個小人兒慢點走別摔了蛋糕。

如此一來,簡單的畫面,一下子就生動起來,任何人在看到這幅畫的瞬間,就會在腦海中形成極具生活氣息的場景:中午時分,學校放學,母親帶著兒子和女兒從蛋糕店買了一個大蛋糕回家給老人慶祝生日,走在路上時做哥哥的捧著蛋糕走的很小心,當妹妹的像一只活潑的蝴蝶在哥哥身邊蹦蹦跳跳,當母親則在身後大聲呼喊著兩個人要小心點別摔了蛋糕。

嗯,這樣的畫面熟悉不?

不客氣的說,徐景行這個年齡段的人,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類似的經歷,就算沒有親身經歷過,也一定見到過,就算沒經歷過也沒見到過,也一定會覺得非常熟悉,因為這畫面就是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是所有人共同的生活印記。

但如果只是這樣,這幅畫只能算是有點新意,比較有生活氣息,並不能算多么的出sè。

而且,缺乏點睛之筆。

要知道,徐景行搞創作,不管是作畫還是做雕刻,基本上都有點睛之筆來升華主題。

那么,這病玉如意上這幅畫的點睛之筆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