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廟宇群(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43 字 10个月前

說話間,車子就進入了軹城鎮的管轄區域。

果然不愧是在歷史古國的遺址上建立起來的國家,一進去就有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整塊地域的物性就很不同,感覺很厚重,那種感覺就像他第一次見到西周時期的大青銅鼎,讓人有一種情不自禁的肅穆感。

不過在地表上,看到的景象卻又截然不同,因為一進鎮子,感覺就像來到了一個各種神仙一鍋燴的過度,遠遠的就能看到各種廟宇的指路招牌,什么老君廟什么祖廟,什么葯王廟、財神廟、觀音廟,還有什么無極廟、孔聖廟、混元廟等等等等,光招牌就讓人眼花繚亂。

遠遠的順著招牌指示的方向望去,卻是一大片廟宇群,大大小小各型各sè的廟宇坐落在山村的角落里,在綠樹的掩映下倒是有幾分神秘感,只是這種神秘感也太雜了點。

譚英笑道:「這是里廟凹,有很多廟宇,都不大,而且很亂,沒什么參觀價值。」

「去看看吧,閑著也是閑著,」徐景行說著將車子停在路邊,步行往廟宇群那邊走去,邊走邊看,姿態非常悠閑,跟普通的觀光客相比唯獨少了一部相機或者一部手機。

好吧,徐景行其實根本用不著相機或者手機,被他仔細觀察過的建築物,只要有需要,他就能在腦子里將圖像完全重現,甚至可以一絲不差的畫出來。

而且這種地方的風景也沒什么可拍的,除了廟就是廟。

最先看到的是祖師廟。

這祖師廟規模不大,也就三間主殿,兩間配殿而已,不過停新的,只有顯露出來的根基部分像是原配的,有了些年頭了,不過因為是石質結構,所以還真耐用。

進入廟內,倒是挺清凈的,也不知道是時候不對,還是本來就沒多少人,反正不像一些廟宇那樣人氣旺盛,只有一個穿著便服卻扎著道士頭的中年女人在主殿里忙活,看到兩人進來熟練的問:「燒香嗎?」

徐景行擺擺手,進入殿內好奇的打量一番,看到那些個明顯是現代工藝塑造的祖師像也沒嫌棄,反而很好奇的湊過去仔細觀察了一番,那中年女人也不阻攔,自顧自的忙活著。

三間主殿,兩間配殿,卻供奉著祖師爺、送子觀音、葯王、財神爺、華佗、關公、白龍王、無生老母、三皇姑等一眾神仙,而且那些神佛像的做工還都是一個風格的,一看就是同一批次的產品。

然而,這里的香火看起來還挺不錯,以至於這些做工一般並且年代不長的神佛像竟然聚攏了比較qiáng大的物性,雖然沒凝聚出本相,可也在這樣的小廟里能有這么多物性挺qiáng的神佛像,也相當罕見了。

只是這些神佛像的物性雖qiáng,可是卻不夠凝練,雜質多,看上去就像一團沒有tiáo和均勻的泥團,隨時都會散架一樣。

這就是一些志怪小說中講訴的「神道」?如果真是這樣,難怪這種香火凝聚的「神」會那么脆弱,一旦斷掉香火就會逐漸煙消雲散,小說里的描述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這么多不同派系的神仙共處一室而沒有打起來,也算神奇。

徐景行像是發現了新世界一樣在這里逛了起來。

這里真不愧有「廟群」之稱,雖然都是些小廟,可是數量卻真不少,幾乎本土產的神佛都能在這里找到影子,甚至有毛爺廟,嗯,沒錯,就是被萬眾敬仰的毛爺,開國那位毛爺。

那座毛爺廟只有不到四五平方米大小,只有一扇門,連個窗戶也沒,廟宇更是只有兩米左右的高度,位於一座大殿的右側,看樣子是由耳房改造而成的。說是改造,其實就是在正對門窗的牆壁上貼著一張碩大的毛爺印刷畫像,在畫像下邊砌了一個水泥台子做供台,僅此而已,連個牌匾都沒,只是在門上方用黃顏sè的塗料寫了「毛爺廟」三個字而已,這三個字還寫的挺一般。

好吧,說一般都是誇獎了,其實寫的挺爛,別說什么章法了,連最基本的工整整齊都做不到,三個字而已,間距卻一寬一窄,那個「毛」更是偏了三十多度,跟喝醉了似的。

不過這不是個例,而是普遍都是這樣,幾乎所有的廟宇都沒有牌匾,都是直接在外牆上用油漆刷上去的,筆法更是一個賽一個的拙劣,應該蓋廟時施工工人的手筆。

最好笑的是地宮廟。

所謂的地宮廟倒是比較寬敞,一主兩配三件房間,有門有窗,門框上邊用紅漆刷著扭扭歪歪的「地宮廟」三個字,然後還有「鳳凰山yīn陽城」這么六個用黃漆刷的大字。

然而這么六個字,卻被窗戶和房門給隔開了,猛地一看,就成了「鳳凰」「山yīn」「陽城」這樣的字樣,要是讓不懂的人看到,估計會一臉懵bī。

當然,很有可能當初刷這六個字的工人也不知道這六個字是什么意思。

好吧,連徐景行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這地宮廟里供奉的是哪尊神仙,更不知道這「鳳凰山yīn陽城」又是個什么地方,這讓自詡博學多知的他有點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