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大滌子阿長(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27 字 10个月前

這是一幅大橫軸畫,尺寸很大,畫工也很好,是設sè紙本畫,畫上有些許的蟲眼和水痕,也有修補的痕跡,看起來有點破,不過畫卷整體還是比較完整的,畫面也沒有缺損,要是能找到個修復古畫的高手好好修復一下,品相會上一個檔次。

這畫的內容是典型的山水人物畫,或者干脆說就是山水畫。

畫面以大片大片的山水為主,山勢不是很高很偉岸,但卻很秀氣,樹木山石疏密有致,看上去特自然。

畫面中的人物是一主一仆二人沿著山間小徑往上攀登,主人手執竹杖,仆人肩挑小擔,神情姿態各不相同,但很生動,寥寥幾筆就把兩個人物的形象和特點勾勒出來了。

至於設sè,更出sè,猛的一看很不起眼,細看才能發現筆墨間的sètiáo,sètiáo多很淡,同樣以自然和諧為主,完全沒有那種喧賓奪主的感覺,不細看還真發現不了設sè的痕跡。

但就是這種濃淡相宜的設sè,讓這畫的畫面更加bī真。

畫的技法很跟高明,皴筆不多,點筆很巧,少有大片的濃墨,但每一片都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或拓展空間,或劃分層次,或點明yīn陽,用的都非常巧妙。

另外這畫中筆法的變化也很多,在行家眼里看著很雜,能從中發現許多大畫家的特點,但是在這幅畫里,卻又完全融為了一體。

這種對技巧的嫻熟掌控能力,絕對不是一般畫家的手筆。

徐景行簡單瀏覽一下畫面之後直接看向題跋和落款,以及印章。

看清楚之後整個人倒吸一口涼氣。

竟然是這位的墨寶。

「大滌子阿長」落款、「搜盡奇峰打草稿」六字篆書白文印、「靖江後人」四字篆書白文印。

這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啊,對華夏繪畫史有所了解的人就不會不知道這些元素。

石濤。

這是華夏繪畫史上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一個人物,繪畫和書法水平在整個華夏史上都是可以排得上號的。

許浩峰手里就有好幾件石濤的作品,只是品質大都一般,尺寸也較小。

但這一件卻不同,是石濤最為拿手的設sè山水畫,而且看技法,還是畫工已經日臻大成的中晚年時期的作品,尺寸還這么大,擱在市場上可能值不少錢呢。

按照他的估計,在不溢價的情況下也能賣到五百萬。

好吧,五百萬對現在的他來說不算什么大錢,但在古玩行里這已經是一流的價格了,上千萬的那都是最頂級的好東西,整個世界都沒多少件。

在不溢價的情況下賣到五百萬,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好東西了。

何況對徐景行來說,能賣多少錢是其次,他喜不歡喜才是關鍵。

這幅畫,他就很喜歡。

不光是因為這畫值點錢,更因為這畫的風格、意趣以及技法都深合他的胃口,讓他情不自禁的有了收藏的想法。

那種感覺怎么說呢,就像走在路邊忽然看到一個令他怦然心動的女子,那女子可能不是最漂亮的,氣質也不是最高貴的,但就是有一種讓人想要親近的沖動。

嗯,就是那樣一種感覺。

至於畫的真偽?

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好么,如果是假的,他根本就不會打開,現如今的他,六識越來越qiáng,假貨贗品不用上手都能分辨出來,簡直不要太輕松。

只是這畫是許中衡送的。

他有點不太想要,因為這畫的價值嚴格來說是超過他送出去的那件玉佩的,因為石濤的畫是有數的,每一件都是不可再生的極品古畫。

而他做的玉佩,雖然價值也很高,但可以預見的是存量將越來越多,畢竟他還能活好多年,哪怕沒年只雕很少的幾件,一輩子下來也是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所以他還真做不到心安理得的收下這幅畫。

尤其是考慮到這幅畫對許中衡的意義,他就更不太想要了。

這畫對現在的來說確實不算什么,他倉庫里不知道有多少件可以跟這幅畫相提並論的極品古玩,多這么一幅不算多,少這么一幅也不算少。

但對許中衡而言,那就不同了,許中衡只能算是有點小錢,開這個字畫店過日子,雖然也逍遙,但可以想象得到,這種級別的古畫肯定不會有太多,很可能就這么一件,畢竟這樣的好東西確實不常見。

所以他琢磨著要不要把這畫送還給許中衡。

這時,安心溜進來,看到徐景行手上的畫卷,眼睛一亮:「師父,是真的假的?」